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賈寶玉談死亡,表現出了他娘而不偽的一面

賈寶玉談死亡,表現出了他娘而不偽的一面

文/富鴻雪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曾經多次談到死亡,無論是「死了乾淨」的氣話,還是「不如我死了」的鬧脾氣,總是透著一股濃濃陰柔味道。然而,在原著第三十六回,賈寶玉曾經發表了一番對死亡的理解,極具藝術性:

「比如我此時若果有造化,該死於此時的,趁你們在,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屍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為人,就是我死的得時了。」

其實,這句話在原著中極為點題,套用清代批評家的關鍵詞,這句話之於全篇是「著眼」的一句。首先,這是一個極為「娘」的死法,極為女性化,也是極為瑪麗蘇的死法。天下人都愛上我,這本身就是女孩子的價值體現。

其次,死得方式很娘,但死得形式非常莊嚴,雖娘但不偽。短短的一段話,體現出了賈寶玉對死亡的最美想像。儘管極為悲慘,但是又超級詩意,是一種超越常人想像的浪漫。這也是賈寶玉對死亡的另類追求。

再次,這段話中對生與死的理解是極為高深的,並非簡單的詩意化的想像,背後有一定的哲學訴求,同時也映襯了神瑛侍者投胎為人的設定。賈寶玉希望自己隨風化了,從此再也不託生為人。這句話很關鍵,說明他相信有來世,相信輪迴。

最後,讓別人的眼淚逆流成河,浮起自己的屍體。這句話表面看是極為悲壯的自戀,其實並不是。原著對賈寶玉的設定是眾位姐妹都很喜歡他,家裡的丫鬟也喜歡。他知道,在這個時刻死去,眼淚是足以托起他的屍體的。

賈寶玉為何悲觀地認為,此刻死去才能收穫足夠的眼淚,而不是此後呢?因為賈寶玉明確地感受到整個賈府,甚至是整個大觀園一直瀰漫在「別離」、「凋零」的神秘氛圍中。姐妹們嫁人的嫁人,死的死,傷的傷,慢慢的人去鏤空了。

賈寶玉的悲傷不是因為他的性格很娘,而是因為他超越常人的敏感。其實,賈寶玉骨子裡有很陽剛的一面,也有很爺們的一面,只是他是神瑛侍者轉世,他來是經歷人間之苦的,所以他不可能如薛蟠、賈璉一樣蹉跎人生。

同時,賈寶玉的這種娘,表達出了情感的真摯,這是他從內心發出的真情實感,而不是為了泡妞說的花言巧語。因此,他娘歸娘,但是並不虛偽。無論他想死的心是真還是假,但是絲毫看不到他虛偽的動機以及他虛偽的結果。

所以說,賈寶玉談生死,總能點到人生最敏感也是最痛的地方。僅僅用女性化的思維來概括賈寶玉的所有行為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全面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僧奇譚 的精彩文章:

TAG:老僧奇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