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作為自戀型父母的孩子,你可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

作為自戀型父母的孩子,你可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

新媒體管家

作者丨代桂雲

一提起自己的母親,海棠就恨得咬牙切齒。

5歲那年,

母親帶她去趕集。母親在買棗的時候,偷偷地往她口袋裡裝,被賣棗的人發現。惱羞成怒的母親揚手打了她一耳光,罵她:「你這個死孩子,你怎麼能偷人家東西!看我不打死你!」

12歲的時候,

有一次她在洗澡,母親非要過來給她洗。她不同意,母親很粗魯地搶過浴巾搓她的身體。搓了幾下,看著她的下體,得意地說:「還害羞,你可是我生下來的,哪個地方沒看過!」

16歲的時候,

母親不同意她讀高中,逼著她出去打工。她從小學習都很好,特別是作文,經常被語文老師當作範文在課堂上讀。不顧她的苦苦哀求,母親說:「你是女孩,上學有什麼用!我可不能白養你。」

海棠對母親的恨是近兩年才產生的。她因為在親密關係中老是陷入控制和被控制的模式而尋求幫助。之前,她談過四段戀愛,發現她找的每個男人都像母親一樣控制甚至虐待她。不僅如此,她發現自己周邊充滿了與母親類似的人,比如老闆、房東。這讓她意識到,母親可能是她糟糕生活的源頭,因此對母親生出強烈的怨恨。

在諮詢中,我發現當「控制」成為一個人的核心命題時,TA往往有一個自戀型的母親或父親。

01

你的父母是自戀型的嗎?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擁有一個自戀型的父親或母親,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人生(生活)我說了算嗎?

這個大問題可以拆分為無數個小問題:

留什麼樣的髮型自己說了算嗎?

穿什麼樣的衣服自己說了算嗎?

做什麼樣的工作自己說了算嗎?

與什麼樣的人結婚自己說了算嗎?

生不生二胎自己說了算嗎?

離不離婚自己說了算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己都說了不算,父母都要干涉的話,那你的父母可能是自戀型的。

美國註冊婚姻和家庭治療學家卡瑞爾·麥克布萊德,主要從事有關自戀家長對孩子影響的研究。她在《母愛的羈絆》中提出10種當母親有自戀特質時,母女之間存在的關係問題,並將這10種母女互動關係,戲稱為「10根毒刺」。

1、你發現自己常常想得到愛、注意和讚許,卻從來沒法取悅母親。

2、你母親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讓你感覺如何。

3、媽媽嫉妒你。

4、媽媽並不支持你進行健康的自我表達,尤其當這些表達和她自己的需要相衝突,或威脅到她的時候。

5、在家裡,所有的事都圍繞著母親轉。

6、你的母親沒有同情心。

7、你母親沒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8、母親愛挑毛病,指責別人。

9、你媽媽把你當朋友,而不是女兒對待。

10、你在媽媽面前沒有界限,沒有隱私。

一個男性來訪者在諮詢中說:

「我真希望自己的媽媽像絕大多數媽媽一樣只看重學習成績,那樣至少我知道如何討她歡心。可是,我每次都不知道她今天又會為什麼事發火。」

海棠也發現,母親動不動就歇斯底里,鬧得全家雞犬不寧,自己在她面前完全沒界限,母親也不允許她有自己的隱私。

02

自戀型的父母不允許你做自己

一粒豆子從豆莢中剝離出來,掉到土壤里,一場雨之後,就會長成一棵豆芽。這個成長過程如果不被外界打斷,它就能長成一棵豆苗,然後開花、結果。

一個孩子生下來也是這樣。蒙特梭利認為,兒童能夠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按照自發的內在程序、秩序成長。如果這個成長過程沒有被父母入侵或扭曲,他就能成長為他自己。

可是,自戀型父母,是不允許孩子做自己的。

卡瑞爾·麥克布萊德將自戀型母親區分為三種類型:

事必躬親型:這類母親試圖影響控制女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她替女兒做決定,左右女兒的穿著、行為、言談、想法和感受,女兒幾乎沒有自我成長或發現自己天性的空間,在許多方面都成了母親的附屬物。

心不在焉型:母親不給女兒提供什麼指導、情緒支持、情感共鳴。她們從來不考慮,甚至否定你的情緒。

事必躬親和心不在焉的混合型:大部分自戀的人都傾向於表現兩種類型中的一種,但這兩種類型卻不是排他的,母親有可能在事必躬親和心不在焉之間變來變去。或者,對兩個孩子表現出兩種極端:對兒子事必躬親,對女兒心不在焉;對老小事必躬親,對老大心不在焉。

這三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各不相同。

事必躬親型父母,讓孩子有一種被吞噬感。

有一位來訪者表達了這種痛苦:「母親什麼都要管我,恨不得替我呼吸」。這種父母最喜歡做的事是扮演上帝,認為自己做的所有的事都是對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的自我幾乎完全被父母吞噬掉了,他們只是身體上活著,精神上完全被扼殺。有這樣父母的孩子形成的一種自我概念就是:我是無用的。

心不在焉型父母讓孩子有一種被拋棄感。

這讓孩子的安全感和價值感都很低。有這樣父母的孩子形成的自我概念則是:「我是被嫌棄的」、「我不可愛」、「我沒有任何價值」等。一位女性來訪者對男人的讚美沒有一點抵抗力。一個男人只要獻獻殷勤、誇誇她,就能輕易地哄她與自己上床。

而事必躬親和心不在焉混合型的父母,則造就了大量的心理失衡者。

在我國重男輕女的社會文化下,那些被父母忽略的女兒,可能一生都在被父母太偏愛哥哥或弟弟而深受傷害。我的一位女性來訪者,因為父母偏愛妹妹而產生怨恨,與父母和妹妹都不再來往。「我哪點不如妹妹,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她哭泣著說。

無論哪一種類型,孩子健康的精神胚胎都被傷害,「兒童的理性」(蒙特梭利語)都被扭曲,孩子最終長成的那個人已不是真正的自己。孩子的身體自我、智力自我可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但情感自我卻嚴重殘缺。因此,自戀型父母養育出的是情感殘疾孩子。情感殘疾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親密關係。正如海棠一樣,她總是選擇控制或施虐型的男人,後來乾脆選擇了自我破壞。

03

如何擺脫自戀型父母的不良影響?

卡瑞爾·麥克布萊德根據自己數十年的研究,提出了三步康復模型。

第一步:是理解問題所在,收集問題產生的背景信息,從認知層面認識到自己父母的自戀,以及他們對自己的影響。

第二步:要對問題帶來的相關情感體驗進行處理,讓自己宣洩情緒,充分體驗這一切,轉換內心的消極概念。

第三步:重建積極觀念,用新的方式來審視問題,找到真實的自我。

第一個步驟相對容易。當來訪者走進諮詢室,都能很快接受並承認自己有一個自戀的母親或父親,而且自己深受傷害。僅僅這一步,就會讓他們輕鬆不少。楊今年25歲,在海外留學。他說自己上大二時,才意識到母親不正常,後來看了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覺得9條內容母親全部符合。「知道母親是自戀者後,我小時候的那些奇葩經歷都能解釋通了」,他說,「我知道不是我不正常,是母親不正常,這讓我得到了很大的解脫。」

第二步就難很多。海棠的第一步進行得很順利,但久久卡在第二步。她對母親產生了巨大的憤怒和強烈的怨恨。她參加了一個自我成長的課程,每天在學員群中分享自己的經驗。她惡毒地詛咒母親,並變得非常易怒,她的怨恨和憤怒嚇到了別的學員。她每天都寫很多母親對她的傷害,以及她對母親的怨恨,誰抗議她就和誰開戰。她一連寫了三四個月,文字中的暴戾和血腥才漸漸減少。

很多人不敢表達對父母的憤怒,一是因為自己會產生強烈的內疚感;二是當他們這麼表達的時候,其他人會說:「父母那樣做都是為你好,你要體諒父母。」他們的憤怒從來沒有得到確認,這往往造成另一種傷害。要擺脫自戀型父母帶來的不良影響,我們需要給自己的憤怒和其他情緒一個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還會產生深深的悲傷,為那個自己從未有過的父母而感傷,也為那個自己未能成為的孩子而痛苦。那個從未得到父母疼愛的小孩,會讓現在的我們心疼不已。

在這個階段,要允許自己釋放情緒,無論是憤怒、內疚、悲傷,還是痛苦,都允許它們自由流淌。

正如《母愛的羈絆》中米尼所說:我現在懂得,必須先成為這個暴怒、惡毒的受害者,才可能超越這個階段。

海棠在這一個階段中,就成為了一個暴怒、惡毒的人。

有一天,她寫道:「現在我認識到,母親傷害了我,但她也把我養大。她傷害我,是因為她也沒有得到過愛……」我知道,她終於超越了第二階段。

到了第三步,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從自戀型父母那裡獨立出來。

自戀是一個連續體,連續體的一邊,是少量自戀特質,另一邊是自戀型人格障礙。如果你的父母有嚴重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你要接受他們可能永遠都不會改變了。為了避免他們繼續傷害你,就需要你建立底線。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們,你做什麼,不做什麼,或者他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我一般建議來訪者先從小事劃界限。比如父母進你的房間要敲門。當你這樣要求時,他們可能憤怒地攻擊你,你也可能產生內疚感,但堅持住你的底線,一遍一遍地堅定地告訴他們:進我的房間請敲門!直到他們改變為止。

再是要對父母降低期待,他們就是沒有能力愛你,無論你再怎麼努力,都不能讓他們對你更好些。而且,他們一生都改變不了了。你最好與父母建立一種「普通關係」,只在必要時才與他們接觸。

你需要重建自我概念,父母對你的定義是扭曲的,你需要從中走出來。你已經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你可以做自己的父母,抱慰那個從來沒有得到疼愛的小孩。

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對父母的投射的反應不那麼強烈了;你能夠建立起清晰的底線;由於你已經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他們不能再那麼輕易地激起你的痛苦;由於你接受了他們的缺陷,你對他們不再抱有那麼多期待了。

最終,你就會達到卡瑞爾·麥克布萊德所說的療愈的境界:既親近,又獨立。到那時,你既能呆在父母身邊,又能跟他們保持距離。無論哪一種情況,你都能保持自身的獨立性。

你真正成為一個既獨立又完整的人。然後,你就能處理好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作者:代桂雲,一個追求心靈成長的實踐者與分享者。

你也討厭社交?那我們交個朋友吧

TAG:小崔不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