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國女人與明清皇家禮服的40年情緣
古董商特雷莎·科爾曼(圖片來自《南華早報》網站)
參考消息1月17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1月11日刊登題為《從香港遊客到頂級中國古董商:1980年代來中國後就從未離開》一文講述了一位來自英國的中國古董商的故事,以下是文章摘要:
被偷走的夢想
我在英國的薩塞克斯長大,專業是繪畫與攝影。在完成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藝術碩士課程後,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攝影記者。
1980年代早期,我姐姐和她丈夫住在香港,所以我決定在環遊非洲後去香港。我姐姐建議我從倫敦買一些歷史照片和刺繡到香港來賣,這樣可以抵消我的旅費。
我本打算在游完香港以後去南美洲,但是我剛到香港時相機就被偷了,攝影記者的生涯也就隨之結束。那時,姐姐一家已經搬去新加坡,所以也無法幫助我。
彌敦道展出
我去了幾家商店、並拜訪了姐夫的同事,以便出售這些照片和刺繡,攢一些錢。我發現談論別人製作的美好事物比自己做攝影記者更簡單。對於這個工作,我做的非常好,所以我決定回到英國、重新進貨。那是1984年,我想就是從那一年起,我放棄了週遊世界的計劃。
我的公司——特雷莎·科爾曼古董公司在香港彌敦道的一家酒店開辦了第一個名為「中國風景」的展覽,主要展出18世紀關於香港和廣東的照片、繪畫或銅版畫。但沒人來看展。
香港癌症基金會創始人莎莉·羅(圖片來自《南華早報》網站)
以香港的方式做生意
薩莉·羅是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創始人。她收到我的展會邀請函後給我打電話,詢問展覽進展。我承認進展得並不是很好。多虧了她,我才明白展示說明和讓合適的人來參加開幕式的重要性。
我用我的視覺藝術知識來裝扮展覽,並在淺水灣一家富豪和名人常來的私人俱樂部「鸚鵡螺俱樂部」重新舉辦了一次,同時舉辦了一場時裝秀。我們捐了25%的錢給在桑迪灣的肯特公爵夫人兒童醫院。這次展覽進行得非常好。
特雷莎·科爾曼藝術館(圖片來自《南華早報》網站)
明清皇家禮服
我開始四處尋找在創業初期可以賣的東西。在賣瓷器時,我犯了錯;又沒有足夠的錢買傢具。於是,我開始研究紡織品。我並不了解紡織工藝,但它的美讓我驚嘆不已。
我所收集的大部分服飾是清朝時期(1644至1911年)的,但我也有一些明朝(1368至1644年)的,我已經數不清到底搜集了多少服飾。滿族服飾樣式的設計是基於游牧祖先騎馬時所穿的衣服。只有皇室成員的衣服上才能有龍,而只有皇帝的衣服前襟能有圓形龍紋。而且每個等級都有特定的衣服顏色。
特雷莎·科爾曼藝術中心展出的一件皇家禮服。(圖片來自《南華早報》網站)
這些禮服都是在皇家作坊里製作的,工匠們通過敲打和切割精緻的金箔製成金線。即使是非正式的服裝也需要大量的工作。
我所收藏的一件19世紀的深靛藍絲綢非正式服飾上有著非常複雜的花卉刺繡,它由一種極其複雜的、精細的針法綉成。我喜歡這樣的視覺衝擊,並通過他們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來得容易去得快」
上個世紀80至90年代,我來到了中國大陸,也去了政府組織的古董市集,你甚至可以在北京的友誼商店裡看到古董。上個世紀90年代,我去了西藏,並帶回了一些好看的衣飾。西藏人願意用這些來交換我帶來的西方韁繩、馬鞍和寶麗來相機。
雖然我也參加了世界上很多的拍賣會,但我一般會從到香港的外國商人那裡買東西,他們會說:「特雷莎夫人,我們給你帶了難忘的東西。」
那時,人們對古董禮服並沒有多大興趣,一件綉龍紋的禮服只能賣25000港元(1港元約合人民幣0.8231人民幣——本網注)。現在,價格已經翻很多倍了。
1993年,特雷莎·科爾曼在她的雲咸街藝術館裡拿著一把中國摺扇。(圖片來自《南華早報》網站)
我自己當自己的公關,我會參加電視節目、在博物館和私人俱樂部演講。我開始賣尼泊爾和西藏的藝術品、出口的銀器、精緻的扇子、刺繡扇套和繡花鞋。今天的人們要麼有很多錢,要麼沒有錢,但在二三十年前,貧富差距並沒有這麼大。人們會在午餐會前走進店裡,為他們要見的人買一個5000港元的禮物。
我曾有過5個全職員工,在中環雲咸街的四層樓上有一個藝術館,現在變成了蘭桂坊酒店。香港人對待金錢的態度是「來得容易去得快」。
2001年,原本位於雲咸街的特雷莎·科爾曼藝術館。(圖片來自《南華早報》網站)
住在南丫島
因為我想住在華人社區,我很快就搬到南丫島去了。那裡去市中心很方便,而且很安靜。一幢三層鄉村別墅的租金和市中心的一套小公寓一樣。當時,南丫島上只有八到九個西方家庭,它是一個安靜的小漁村,沒有酒吧也沒有餐廳。過去,我很討厭蝦醬廠的氣味,但是我最終還是愛上了它。
1999年,當有一次我下渡輪時,跳板突然彈了起來,我的頭撞到了屋頂上。這次事故對我的脖子造成了嚴重傷害,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恢復。10年之後,我才得到了補償。從那時起,我的生意就不景氣了,我的睡眠也變得不是很好。
飆升的租金
上世紀90年代是我最忙的時候。一年內,我們在香港舉辦了三場展覽,並參加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展。自從那次事故發生後,我的旅行減少了很多。而且因為租金的原因,從2011年起我不得不搬到了雲咸街的一個小房子里。
面對高昂的租金,許多荷里活道上的畫廊都倒閉了。古董市場也發生了變化。之前,香港當地的中國家庭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西方人都會來店裡購買古董,來裝點他們的房子、酒店,或是收進博物館。
現在,人們會馬上問我這個或那個物件是否有升值的潛力。我告訴他們我不知道!我只能說,它們很罕見,而且被保管得很好。
我希望,有一天人們能有興趣談論我的藏品。這些皇家禮服,只有在人們了解的情況下才有意義。它們都是令人驚嘆的視覺歷史資源。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