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不要迷信大神這篇文章教你決策買房!

不要迷信大神這篇文章教你決策買房!

前言:

你才是一切的根本!

你需要知道的,是別人思考問題的邏輯,而不是具體的結論。如何決策,取決於你的個人實際,別人的觀點只是參考建議。

1、房價預測?信息越多越難決策!

在上一波樓市調控後的2014/2015年,樓市平淡無奇,大家對房子的熱情逐漸退卻,當時連萬科都宣稱房地產告別了黃金十年,進入了白銀時代。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2015年底,中央提出「房地產去庫存」,緊隨其後的寬鬆信貸支持,讓近乎全部一二線城市房價有了50%以上的漲幅,不少城市房價甚至翻倍還多。

一石激起千層浪,房價刺激了大家腎上腺素的分泌,關於房子的焦慮開始在民眾中蔓延:「一套房決定一個人的階級」、「一套房讓你少奮鬥二十年」、「現在不買房,這輩子再也買不起房」……一時人心惶惶,唯恐自己階層往下沉、財富被洗劫、時代的高鐵甩頭而去。

自2016年9·30全國樓市統一調控以來,各地樓市趨於穩定,甚至部分城市樓價還出現了下跌(環京房價近乎腰斬,情緒入場者得站崗了),於是關於房價漲跌的爭論也越發激烈。你想啊,一方面是2016年房價暴漲後的財富膨脹讓人垂涎不已,另一方面是國家嚴厲調控後害怕自己成了接盤俠,能不焦慮么!

看多者認為:中國城市化紅利、人口紅利、閘不住的貨幣放水紅利、以及高鐵帶來的虹吸效應等,一二線城市房價將永遠漲!大炮任志強/各地水庫的多軍們以及各樓市大V又為看漲的論調推波助瀾,再加上近二十年房產牛市的過往經驗,更是讓看多者堅定不移。

看空者認為:這次調控不同以往、是來真的,不僅限購、限價、限貸、限售,還要建立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如租賃房建設、保障房建設、共有產權住房等,就連大Boss都不止一次的強調「房住不炒」,如果再暴漲那不是打老大的臉么?!

樓市大V/房產大神/地產公眾號等也紛紛出來預判房價,反正不管看漲看跌,其背後總有一批擁躉——有房的就支持看漲派、沒房的當然就支持看空派了,反正大多數人都是屁股決定腦袋,感性遠大於理性。

對於要買房或要賣房的你,整天關注這些爭論,估計更加焦慮、甚至還可能神經衰弱:到底是買呢、還是賣呢,信息越多越沒了主見、越難決策了。

其實,你到底猶豫什麼,我全懂——找到接盤俠,找到收割的韭菜。

2、收割韭菜?小心自己成了韭菜!

你每天花這麼多時間看公號、讀研報、刷微博、上頭條,無非是為了提升認知,可最終目的是啥?避免成為接盤俠、尋找到能被收割的韭菜啊。誰不想低吸高拋、買在山底賣在山峰、賺夠最後一個銅板呢?

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可是太骨感。如下:

逃頂VS接盤

抄底VS割肉

前面的詞與後面的詞有什麼區別嗎?沒有!只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

逃頂與接盤/抄底與割肉,是同一個事:有人勝利逃頂,肯定有人無奈接盤;有人流血割肉,肯定有人抄底成功。

經常看到新聞:某個理財違約了、某個P2P跑路了、股災洗劫中產了、私募弄死富豪了……財富損失了多少多少個億。錯!錯!錯!財富並沒有減少,只是轉移了,有多少人哭就有多少人笑,有多少人虧損,對應的就有多少人盈利。錢寶網若涉案500億,其背後肯定會成就一批千萬富翁。

收割韭菜?小心自己成了韭菜!

2014-2015年A股牛市時,當時的新三板也如火如荼:掛牌、定增、擴股……定增價格一漲再漲,就那還不一定能買到。大家瘋一樣的去搶新三板掛牌的股份,為什麼?原始股啊!如果能轉到主板上市,那該會是多少倍的豐厚利潤呵!可現在呢?大多數股價相對於增發價跌幅在50%以上。虧損也就認了,可因為沒有交易對手盤,硬生生的賣不掉、出不來!本來一腔熱情的去收割韭菜呢,誰曾想後來自己成了韭菜!

抄底成功,同時又能勝利逃頂的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甚至就不存在,即使存在也很大程度上是運氣。所以沒必要費那麼大勁去幻想著抄底、逃頂,賺個相對收益已然成功了。

可很多人並不信這個邪,那麼多的大神和大V們都成功了啊,他們走過的路就是我們未來的征程。於是,花費大量的金錢、時間、精力、熱情去追隨大神們——知識星球、分答社區、線下講座、付費課程、公眾號文章、微博問答等。

下一個大神會是你嗎?

3、複製大神?天時地利你才成神!

成功是一個系統,天時地利人和的結合才造就了一段傳奇,大神們也大致如此。

就以樓市多頭、房產投資獲利頗豐、被尊奉為神的水庫論壇創始人歐成效來說,改革開放後國運的到來是大時代下的機遇,中國迅猛城市化下的上海樓市盡享城市化/人口紅利,2008年後的貨幣大放水讓一線城市房價暴漲,大城市裡的金融發達、融資渠道豐富(如信用貸/信用卡融資等)又提供了一臂之力,而歐成效恰好處在大時代下的超一線城市上海(當然不可否認個人的努力)。

可六七十年代、身處甘肅金昌的小張能靠買房財富逆襲嗎?九五後、身處東北鐵嶺的小李能因買房資產暴增嗎?

英雄離不開他身後的時代,大神是一系列的機緣巧合。

可普通群眾卻總是以結果找原因、以成敗論英雄。因為結果成功,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確的,說的每一句話都如同金科玉律,總之一句話:成功的人放個P都很有道理。不成功的人呢?說的話再有理也就是個P啊,完全忽視了時代背景和運氣成份。

知識可以學習、複製,運氣卻因人而異,你以為自己深得大神的衣缽真諦,實際上那只是大神的運氣。

還以買房為例,大神發跡的年代,不限購(離婚/法拍等方式輕鬆規避)、不限貸、不限售、甚至能夠以貸養貸。而今呢?政府嚴厲樓市調控,買房除了房票(漏洞基本堵住),還嚴禁各種信貸資金(消費貸/房抵貸/信用卡融資等)流入樓市,買房之後還有少則3年、多則6以上的鎖定期,根本就不是大神崛起的那個短炒年代。

事物是變化的,大家都知道某一結果,就會在這一結果上做出反應——都知道買房賺錢,大家都衝進去,所以政府調控就愈發嚴厲。時代環境已然天翻地覆,你還膜拜舊環境下的方法技巧,從而陷入路徑依賴。

我只聽說過悶聲發大財,還未看到過秘方公開後的滿盤皆贏。

一群渴望財務自由的草根群眾,收割/燃燒自己去助力別人財富膨脹、甚至財務自由,用大神的舊技巧去面對瞬變的新環境,我也是沒轍了。

在沒有大神/大V/知名公號研判樓市情況下,我們就茫然無措、無法決策了么?

4、茫然無措?買房投資就這幾招!

別人的方法/觀點只能參考,不能硬學,你的情況是獨一無二的,只能量身定製而非模式套用,你才是一切的根本。

選房總原則:能住、能租、能售、能貸款。

若是自住,那就不要糾結於房價高低、時間節點的選擇,而應考慮自己能否籌措到首付款、月供能否負擔,如果回答肯定,那就買吧。

生活快樂、家庭和睦、體驗幸福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也是一生當中最寶貴的財富。如,有了婚房就更有安全感、夫妻生活就更和諧;有了學區房,子女教育就更優質、更可能培養棟樑之才;有了三套房/四套房,就能方便父母過來居住,享受一家團聚之樂……請看輕看淡自住房價格的高低漲落,很多東西比錢更有價值,並且你也做不到抄底和逃頂

如果你資金量很多,如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上億的,又沒有好的投資渠道,那就按照上面選房的總原則去買房子吧——可租就有了現金流,相當於理財啊;可售就是一筆資產,就能變現用作生意/理財/救急等用途啊;可貸款就是一個融資工具,在不方便出售(如房價上漲期)而又需要錢時,就可以貸款補充現金流解燃眉之急啊。

以上是否買房的決策,需要對樓市趨勢進行預判嗎?不需要!只需要牢記選房的總原則,只需要關注你自己的實際即可,這才是一切的根本!研究預判只是細枝末節的技巧,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請不要本末倒置!

那讀研報、看分析、問答買課、線下交流等等就該徹底拋棄么?當然不是!上文已說了,要知道別人思考的邏輯,而非具體結論,要吸收別人的知識為你所用,而不是被別人的觀點牽著鼻子走。

國運分析、人口分析、產業分析、城市分析、信貸分析、情緒分析……都只是增加你把房子買到相對低價、賣出相對高價的概率,並非鐵板釘釘一錘定音,更不要為此耗費大量時間精力,並因此擾亂了自己的頭緒、忘忽了根本!

面對預判,吃瓜群眾總是一驚一乍、手忙腳亂,真的大神才會心如止水、氣定神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筐投資 的精彩文章:

風雲突變!貨幣供應史上最低,泡沫即將破滅?

TAG:米筐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