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航海時代 | 長崎軍遠征台灣島及鄭氏海上武裝集團的移民屯墾

大航海時代 | 長崎軍遠征台灣島及鄭氏海上武裝集團的移民屯墾

原標題:大航海時代 | 長崎軍遠征台灣島及鄭氏海上武裝集團的移民屯墾



實際上,在進入江戶幕府時期後,日本方面並非完全放棄了對台灣的圖謀。在大局初定的17世紀初,儘管江戶幕府已經決定將視線轉向建立新秩序,但各種舊武力遺存的軍事衝動,仍然時有發生。位於九州南部的薩摩蕃對琉球的用兵,只是其中一例。公元1615年5月(萬曆43年),一支由13艘船、3000餘人所組成的海上遠征軍,由長崎出發駛向台灣。



值得注意的是,組織這次遠征的長崎地方長官,是一名天主教徒,並且長期從日本、呂宋貿易中獲益。從這一背景來說,與其說這次軍事衝動是日本內部需求需要,倒不如是九州商業階層為從「南蠻貿易」中獲取更大利益所做的努力。其真實目的,是為在台灣島拿下一個貿易中繼點,而不是殖民擴張。只是為這次遠征提供軍事支持的地方軍閥,志向就未必在此了。


在元朝遠征日本的兩次戰役中,所謂「神風」成為了日本最有力的保護者,而在日本這次南下台灣的軍事行動中,風暴卻站在了日本人的對立面。選擇在太平洋颱風季出行的日本船隊,在琉球附近洋面被風暴吹散。其中的三艘船(包括旗艦),甚至飄抵越南,直到一年後方才返回日本。整個船隊中,只有三艘船抵達了台灣北部(其目的地為台灣南部)。悲劇的是,率先靠岸的先遣船,很快就被原住民包圍並消滅(船員無一生還)。

九州航海距離數據




早在長崎遠征軍出發之前,琉球王國已經遣使將消息傳遞給了明朝政府。很顯然,明朝方面並不相信,那些來自九州西北部的日本人,目的是為了台灣。事實也證明了這點,在琉球海域被風暴驅散之後,日本遠征船隊中的九艘船(包括曾靠近台灣北部的兩艘)在琉球修整之後,第二年就出現在了中國的東南沿海,並再次以「倭寇」的形象出現在了大明王朝的視線中。


公元1616年的這次「倭患」,大體算得上是倭患的終結篇了。從江戶幕府的角度來說,是絕對不願意再與明朝政府為敵的,尤其是剛剛在朝鮮半島遭遇一場失敗的情況下(豐臣秀吉時代便已下達了海盜行為禁止令),批准長崎地方勢力遠征暫時未被明朝政府管轄的台灣島,更多是一次不置可否的觀望之舉。在遠征船隊變身「倭寇」並返回日本之後,尷尬的江戶幕府為了緩和中日關係,遣使將侵擾行動中俘虜的明朝官員禮送回國,並期望以此為契機,說服明朝政府重啟中、日朝貢貿易。然而,這次最後的倭患卻無疑加重了明朝方面對日本的不信任感,針對日本的海禁,依然沒有看到鬆動的跡象。

這次倭患,亦進一步提升了明朝政府,對台灣島的注意力。要知道,以當時航船的航速來說,橫穿台灣海峽的時間大約為兩天時間。最早自16世紀60年代起,便有中國海上武裝走私者,以台灣沿岸港口為基地,往來海峽兩岸的記錄。而明朝水師,也有過多次追擊海盜至台灣沿岸的行動。只是有些時候,一些僱傭了日本浪人的中國海盜,會被籠統的歸類於「倭寇」。


在缺乏政府管制力的海上,商與盜之間的界限本就不是那麼分明,即使沒有劫掠行為,單憑武裝對抗官軍一條,便足以被定性為「海盜」了。一般情況下,無論在陸地還是海洋上,對於這些不服王命的盜匪, 都是「剿」、「撫」兩種手段。如果政府有能力武力剿滅,自然最好;如果做不到,那就招安,用他們來協助維持秩序。以至於南宋初年便已有「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的俚語流傳於市井。


在真倭屬性侵擾中國東南沿海的日本「長崎遠征軍」退回日本之後,盤居台灣的中國海盜很快便被招安(1619年)。只是在台灣未納入中央政權有效管控的情況下,無論剿、撫都只能帶來數年的平靜,很快便會有新的力量便會填補前人留下的空白。若想從戰略層面解決,最好的辦法是移民實邊,然後以之為基礎建立行政機構。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自己先得有足夠多的人口。在這一問題上,來自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是沒有優勢的。至於日本,相對來說倒是寬裕的多。有記錄表明,戰國末期日本人口突破了1000萬,其中超過80%為農民。雖然這個人口總量,僅及當時中國的1/10,但考慮到日本狹小的國土面積,也是十分驚人的了(目前亦相當於1/10)。


限制日本人海外遷徙衝動的原因,在於生產力和體制。鑒於生產力的落後,以及對農業的依賴,中國和日本在體制上都傾向於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如果不是受海外貿易的刺激,中央之國本身同樣不會有移民的衝動。中國作為最大商品供應地的特殊地位,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為海外移民群體的形成提供了可能。那些在鄭和時代,曾經在東南亞與之發生交集的中國移民勢力,便是典型代表。只不過,貿易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才是引發中國人出海熱情根本原因。即使在19世紀末,中國人大量移民海外經商、務工之時,絕大多數人也都是抱著落葉歸根的想法,希望有一天能夠衣錦還鄉。


儘管解決台灣問題的根本在於移民實邊,福建地方政府也的確有過向台灣移民、囤田,甚至設置郡縣的想法,但在北方戰事緊張(在東南有所建樹的官員,甚至被招安的海盜都被調往北方戰場),而身處北方的政治中心又對經營海洋缺乏信心的情況下,簡單封鎖政策再一次成為了選擇。公元1623年,明朝政府頒布了針對台灣的封鎖令,禁止任何船隻駛往台灣。在決策者看來,尚處在未開發狀態的台灣島,本身在經濟上,包括生活物資的供給上極度依賴大陸。只要切斷海路,那麼無論在台灣建立基地的是中國走私商人,還是日本人、西班牙人、荷蘭人,都無法長久處之。至於葡萄牙人,明朝地方官員們倒是不擔心。事實上,為了取悅這個大客戶(順便打擊競爭者),葡萄牙人往往樂於主動充當明朝官軍,打擊海盜的得力助手。

海禁政策並非一無是處,最初以台灣為基地的海盜之所以能夠被招安,很大程度便是因為明朝水師控制了海路,尤其是控制了澎湖這個重要的中繼點。然而這一次,準備繼續向海謀生的海商們,卻已經想好了對策。明朝封禁台海決策,反倒成為了民間大規模移民台灣的開端,並促成了一個龐大海上武裝集團的誕生。對這個海上武裝集團,不同角度、時期,有著很多種稱謂,比如「一官黨」、「十八芝」、「東寧王國」、「延平王朝」、「明鄭政權」等等。


明代移民台灣示意圖



這些標籤指向的都是以同一家族所領導的海上武裝集團。其中「一官」是鄭芝龍的曾用名,「芝」則是其在台期間,集合18名首領時所選定的共同用字(自此改名為「芝龍」);「延平」則是鄭成功在明朝所受的爵位(延平郡王);「東寧」則是鄭成功之子鄭經主政之後的自稱。簡單點說,就是由鄭芝龍開啟,鄭成功擴大影響並正式進入中國正史的「鄭氏海上武裝集團」。基於視角的局限性,大多數人對鄭成功以台灣為基地,堅持「反清復明」的那段歷史更為熟悉,而對台灣和海洋如此異樣的,出現在中國地緣舞台的背景缺乏了解。


公元1623年,在明朝政府招撫台灣海盜,並特別頒布對台灣的封鎖令之後,往來於中日之間的中國海商/盜們,決定在福建漳州、泉州一帶,招攬移民前往台灣屯墾,以徹底解決糧食自給問題。由於給予充足的生產物資和待開發的土地,並提供武裝保護,加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本來人地矛盾就比較突出,這一計劃最初便吸引了3000餘移民。蘇軾有詞雲「此心安處是吾鄉」。 能夠讓中國人在異地產生落地生根想法的基礎在於兩點,一是土地;二是存有與之背景相同的社群。在中國大陸向台灣移民的問題上,這兩個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不過移民台灣計劃的初始主導者並不是鄭芝龍,而是顏思齊。後者亦因此被稱之為「開台第一人」。如果要套用《水滸》模式的話,大體相當於晁蓋和宋江的關係。在這個嚴肅的視角中,拿一本小說情節來進行類比,似乎不是很恰當。然而客觀上,在成書於元末明初的《水滸傳》廣為傳播之後,這本書客觀上的確成為了民間武裝力量的組織聖經。


與內地那些仿效梁山好漢的起事者不同的是,出現在這一時期的中國民間海上武裝,在地緣屬性上呈現出非常複雜的特點。以他們的原籍地來說,幾乎都出自於以漳州、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且在文化及國籍認同上,毫無疑問的屬於中國;同時,基於日本對中國海上走私集團的貿易依賴性,日本方面又會給予他們非常寬鬆的環境。除了在平戶這個對外貿易窗口給予的居留權以外,還會允許他們擁有武裝。


日本這一寬鬆政策所引發的另一個地緣後果,是諸如鄭芝龍、顏思齊一類的中國籍海商/盜,往往會在平戶娶妻生子。一個廣為人知的事實上,鄭成功便是出生於平戶(母親為日本人)。需要說明的是,儘管日本方面很希望以此為鄭成功及鄭氏家族烙上日本印記,但在中華文明處於高位,以及父權時代的背景影響下,與日本發生的這些交織不會影響類似家族的中國認同。


另一個鮮為人知的情況是,出於與「南蠻貿易」對接的需要,很多中國海商會受洗加入天主教(鄭、顏二人都有此行為),包括學習對方的語言。這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鄭芝龍,歷史記載他不僅通曉日語,還習得葡萄牙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等語言,並因此而成為中國海商與荷蘭人的聯繫人。不過,對於這些中國海商來說,無論是語言還是宗教信仰,都只是用來拉近商業關係的工具。在他們看來,受洗於天主教,只是在自己的中國信仰(比如媽祖)中多加入一位神罷了。


促使中國海商戰略性將基地,從平戶移至台灣的另一個大背景,是進入江戶時代的日本,逐漸開始壓縮中國海上走私集團的自由空間。之前寬鬆的政治環境,在於處在分裂期的日本諸侯,尤其是九州地方諸侯,需要中國海商的力量支持。也可以說,儘管日本對外貿還有依存度,也需要來自中國、歐洲的貿易者前往日本貿易,但像戰國時代那樣,允許境外武裝、意識形態在日本境內存在的環境將不復存在。在這一背景下,原本獲准在平戶貿易的西班牙人,被驅離平戶(1624年);葡萄牙人在日本天主教徒叛亂之後,在長崎的貿易權也被荷蘭人所取代。


至於鄭芝龍所屬的中國武裝走私集團,有記錄表明他們甚至想在平戶發動一場針對幕府的武裝暴亂(1624年),然後割據九州西北部的幾個島嶼以為基地。只不過計劃尚未實施,便已被幕府所探知,並被迫逃離日本。問題是即使武裝暴亂計劃得以順利實施,在日本內部已經統一的情況下,試圖長期割據日本外島的想法也是不現實的。有鑒於此,已經開啟屯墾計劃的台灣,成為了中國武裝走私集團的唯一選擇。問題在於,此時荷蘭人也已著手登陸台灣。



二者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樣的碰撞,我們下一節再接著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緣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大航海時代 | 地緣樞紐「台灣島」

TAG:地緣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