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老農挖到一隻「馬槽」,被專家500買走,如今價值遠超5億
清朝道光年間,陝西寶雞虢川的一位陳姓老農在深耕土地時,犁鏵鐵無意間碰到一硬物,差點把犁鏵鐵給崩斷了。於是,老陳便放下手頭的農活,找來鎬頭,想把地里的異物給清除了。結果,他挖出了一個銹跡斑斑的「鐵傢伙」,清理完泥土才發現,是只長方形的巨型金屬器——鐵盆容積很大,長137厘米,寬86.5厘米,高39.6厘米,重達420多斤。老陳想,家裡的馬槽正好壞了,就把它扛回家當馬槽使,這樣的鐵傢伙,耐用。於是,他找來幾個幫手,用馬車將鐵盆運回家裡。
虢季子白盤
虢川老農從地里挖了個大傢伙的消息不不翼而走,人們瘋傳老陳撿到寶貝了。不久,時任陝西眉縣縣令徐燮鈞領著他父親到虢川司遊玩,他們路過這位農民家時,發現這農民正在清洗馬槽子(青銅容易上銹),這個農民用木棍敲擊馬槽子里的銅銹時,所發出的「咚咚」的異響,讓見過世面的徐燮鈞聽出了異樣——這絕對不是普通的聲音。這是青銅器才能發出的異響,徐燮鈞花了500文錢,就將「馬槽」買走了。
虢季子白盤
徐燮鈞父子都是讀書人,根據盤上所刻銘文,認定這是西周之物。據銘文記載,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銘文語言洗鍊,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徐氏父子遂據此將其命名為「虢季子白盤」,供於衙署。徐燮鈞卸任後,又把它帶回老家常州,將其藏於鳴柯巷徐家的「天佑堂」中。
戰火驟起
然而好景不長,太平軍攻打到常州,徐夔鈞一家被迫逃難,因為「虢季子白盤」太重,不便攜帶,所以只能忍痛割愛。之後,「虢季子白盤」最終落到太平軍護王陳坤書手中。陳坤書是個大老粗,他根本不識貨,於是,「虢季子白盤」又一次成為裝草的馬槽。
淮軍將領劉銘傳(劇照)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5月11日,時任直隸提督的淮軍將領劉銘傳在追殺太平軍的過程中率部佔領常州,劉銘傳住進了太平軍將領陳坤書的護王府。一天,夜半更深,劉銘傳在護王府大廳秉燭讀書,忽然聽到院中有金屬撞擊的聲音,以為有刺客潛入。劉銘傳大驚,立刻傳呼眾親兵趕到院中搜索。原來聲音是從馬廄里傳出的,於是,一件兩為馬槽的稀世珍寶,才得重見天日。
馬廄(資料圖)
第二天,劉銘傳叫士兵把馬槽洗刷乾淨,這時才看清楚是一個銅盤。該器通體呈橢方形,具四邊、圓角,周身滿飾竊曲紋及大波曲紋,每邊飾獸首銜環二,共八獸首,內底鑄有銘文111字,面幅工整,結字優美。讀過幾年古書的劉銘傳知道這種文字叫籀文,為三代文字,他暗想此物年代久遠,必是國寶,忙叫人"三熏三沐",洗滌乾淨,並在自己奉命攻擊浙江湖州、安徽廣德期間,設法叫士兵運回自己的家鄉——安徽肥西劉老圩。
虢季子白盤銘文拓片
1949年後,文物工作者得知老劉家有件祖傳的寶貝,便上門動員劉家後人將寶貝上交國家。1950年1月19日,劉家人在其家中一間人跡罕至而又破舊不堪的屋子裡,挖開多年的封土,將虢盤掘出,獻給國家。虢季子白盤自1864年初夏與劉銘傳結緣,歷盡滄桑86載,傳四代人,終獲新生。
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如今,傳世銅器虢季子白盤與散氏盤、毛公鼎並稱西周三大青銅器。虢季子白盤現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是該館的鎮館之寶,價值連城。更重要的是,它還被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永久收藏在博物館。
※長江邊上的最牛小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悄悄改了個名!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