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病人
鄴城文學●與你有約
Yecheng literature
拯救
緣分的天空
孫楠
00:00/00:00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病人
文/張文梅
作為醫生,我每天都在與形形色色的病人打交道。大多數時候,我們醫患之間的溝通合作是愉快的,極少數時候,是令人不爽的,其中有一類焦慮型病人最令我頭疼又無奈。
舉個典型的例子,大家就能明白。
有一李姓男子,三十多歲,小學文化,已婚,無煙酒嗜好。系城鄉接合部居民,失去土地,無專業技術,無固定職業,只能做些粗笨的活兒來貼補家用。他先天有些毛病,口齒言語不甚清晰。他總是穿著破舊的衣服,面帶誠實憨厚的微笑。
前年立夏節後的一天,他來我門診看病,主訴右上腹不適。我給他做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初步診斷為膽囊炎,建議他做個超聲檢查明確一下。他欣然同意,不久報告單出來了,超聲診斷為:膽囊炎,膽囊息肉(息肉大小0.2cm)。為了讓病人更直觀理解其病情,我畫了膽囊及膽道系統草圖,給他說明:你的膽囊炎很輕微,我給你開一種葯吃吃就好。平時按時吃飯休息,保持心情舒暢,少食肥甘厚味,膽囊炎就不會複發。你的膽囊息肉很小,暫且不需要治療,息肉長的很慢,如以後發展為多發息肉或單個息肉大小超過0.8公分以上,有癌變風險,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每年複查一兩次超聲就可以了。
他似乎聽明白了,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證明能夠入他心的只有這幾個字:息肉癌變,手術切除。
第二天下午,小李又來了,他絮絮叨叨了半天,我終於聽明白了:昨天回家後,他放心不下,拿著報告單去某診所諮詢,那位診所大夫說膽囊息肉很容易癌變,建議他吃藥兩個月,保證能治好。因費用高,他沒拿葯。今天他來再證實一下,膽囊息肉到底會不會癌變,要不要吃藥治療。
我斬釘截鐵告訴他:目前你的膽囊息肉不會癌變,不需要吃藥。
面對如此焦慮性格的人,我說話若模稜兩可,他更加寢食不安。
「那我就放心了」,他似乎吃了定心丸,微笑著離開我的診室。
我暗自欣賞自己剛才堅定的語氣和明確的態度,讓他不再疑神疑鬼。
我高興的太早了。
因為不到兩周,小李又來了。
那天風雨交加,門診冷冷清清,難得的寧靜,我正專心看書呢,他突然推門而入,我一看,又是小李。雖然他拿著傘,但衣服幾乎濕透了。
我以為他有什麼急症發作呢,不然,這樣的壞天氣,不到萬不得已,誰來醫院啊!
你怎麼了?
他指著右腋下說:「我這兒難受!」,並反覆問我,是不是膽囊息肉引起的?要求做超聲檢查。再仔細問診,他也說不出有價值的線索,我看他腋下皮膚無紅腫,無結節,無壓痛,病人不咳嗽,不胸悶,不氣短,基本排除無器質性病變。我告訴他:這個地方難受與膽囊息肉無關係,不需要做檢查,這點小毛病,不需要吃藥,觀察三五天,可能自己就好了。
我拒絕給他開檢查單,他很不情願地走了。
我想,他以後可能不再找我看病了。
恰恰相反,他一如既往仍「信任」我。只是我的醫囑在他身上得不到貫徹。
第二天,他又出現在我的診室,臉上帶著歉意的微笑,不由你不憐憫他。
我一問才知道,他昨晚幾乎沒睡著,老感覺息肉要癌變。今上午去市人民醫院就診,在那裡做了上腹部超聲。下午帶著兩家醫院的報告單,讓我比較一下膽囊息肉長大了嗎?
兩份報告單,診斷幾乎一模一樣。
「市醫院專家怎麼給你解釋的?」我問他。
「給你說的差不多,不用吃藥,不用手術,觀察就行。」他說。
這次你該放心了,本地最好的醫院你都去了,要相信醫生的判斷。
「那我就放心了」,他高高興興走了。
我想,他以後不會再糾結他的膽囊息肉了。權當花錢買放心吧。
但是,不久再次證明,我的看法又錯了。
因為十幾天後,他又來找我了。他說右背疼,並再次懷疑是不是息肉引起的,而且要求做CT檢查。
我看不是內科範圍里的病,我把他領到推拿科王主任診室,讓王主任給他看看。
王主任認認真真給他做了相關體格檢查,認為是局部肌肉緊張引起的,沒必要做CT檢查,並隨著給他做了推拿治療,做完,他感覺好多了。
臨走時,王主任拍著他的肩背,笑著說:小夥子,把你看病的錢去買一瓶二鍋頭,半斤豬頭肉,好吃好喝,好好去工作,出出力,流流汗,你這毛病自然而然就好了。
他點點頭,笑著走了。
王主任的話中之意,他理解嗎?
不能理解。
因為,僅僅過了兩三周,小李又光臨了,手裡拿著前一天在我院做的上腹部超聲報告。那一天我休班,接診大夫不了解他的情況,他說他有膽囊息肉,就給他又複查了一次。
超聲結果,當然沒什麼變化。
他還是反覆問我:息肉怎麼樣了?用手術嗎?
我真想踹他一腳!不想回答他!
俗話說:寧可與明白人打一架,不想與糊塗人說一句話。小時候,經常聽大人這樣嘮叨,卻不能理解。
此刻,何止是理解!
面對這樣一位孤獨無助,膽小卑微,焦慮不安的病人,我是不是該換一種方式幫助他?
他可能更需要親人的關注。
於是,我用很緩慢的語氣告訴他:你的膽囊息肉沒怎麼樣,是你心理出毛病了,你過於焦慮了。回家讓你媳婦來一趟吧,我給她聊聊,也許對你有幫助。
不久,他兩口子一起來了,他媳婦也是老實人,聊了幾句,我感覺,她的認知水平與小李不差上下。我就不再多說了,多說也沒用。
讓你父母抽時間來見見我吧。
很快,他媽媽一個人來了,六十來歲,一看就是利落人,乾乾淨淨的,衣著很得體,說話很清晰。
總算找到明白人了。我把她兒子的病情及近兩個月來的就診情況說了一遍。希望她多關注關注她的兒子,噓寒問暖,以後最好陪著她兒子來看病。他媽媽說:這一兩個月,他整天說難受難受的,也沒去找活兒干,我看他能吃能喝,也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他給我要錢,我就給他,知道他也不亂花,錢掙的不容易,他過日子很節儉。
之後好幾個月沒見小李的身影。
去年春節後不久,小李來複診。他可能吃肉食多了,右上腹部稍微有些不舒服。超聲報告,膽囊息肉大小沒有什麼變化。他的精氣神很好,看到報告單,他也沒再反反覆復問這問那。
類似小李這樣的患者,何止他一個!每一個醫生的病例群中都會找到焦慮者的身影,只是各自表現的程度有輕有重。
我應該感謝我的病人,正是病人給予我的信任與理解,鞭策我不敢停下學習的腳步,進與病謀,退與心謀,幾多春秋,甘苦得失,樂在其中。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病人?寫下這個題目,我在思考,我用善心,愛心及誠心,盡我所能幫助患者走出疾病之陰影,病魔之煎熬,與其說在拯救病人,其實也在拯救我自己!
作者簡介
張文梅,女,臨漳縣人,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中醫醫院內科醫師,人生格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TAG:鄴城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