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民間神話傳說之新議
前幾天七夕,牛郎織女來相會。在網上和一個女孩聊到中國的四大民間神話傳說,有了些新的發現和感悟。
白蛇傳、牛郎織女、七仙女與董永、沉香劈山救母,是這四個嗎?應該是吧,都是家喻戶曉。不過沉香劈山救母這個傳說我直到看了《寶蓮燈》才知道,不曉得是不是我孤陋寡聞。我倒是覺得梁祝應該名列其中,比起沉香劈山救母來更有名氣,至少我還是聽說過的。
如今反觀這四大傳說,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幾個故事中的夫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夫弱妻強。
先看看這幾位男主人翁。觀相貌,傳說中好像沒有特別提起說哪個人是絕世美男,想來幾個人也就是普通少年郎,長得端端正正眉宇間透露幾分英氣吧。論才幹,許仙和劉彥昌都是窮酸文人,用「文人」還太抬舉他們了,他們倆只是讀了點書而已,頂多也就是個秀才罷了,無官無職,既沒出過著作也沒開過專欄;牛郎和董永呢,似乎更慘,放牛種地連書都沒讀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文盲,董永倒是好像在地主家打過長工,充其量也就是農民工了。察德行,論德這四個人真是值得稱讚,都具有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勤勞、善良,不過反過來說難道做人不該勤勞善良嗎,難道世間大多數人都是懶惰邪惡的嗎,這麼看來他們幾個也沒什麼特別值得表揚的;論行此四人實在沒什麼可以圈點的,都是憨厚老實之人,看不出什麼機智果敢,看不出什麼銳意進取,沒個性,沒抱負,將來能弄幾畝地或者開個小店啊,再娶房媳婦傳傳香火什麼的這輩子也就不再多想了。總而言之,這四個男主角在各方面都沒什麼過人之處,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平凡勞動人民的代表,分屬於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
反觀幾位女主角,從白素真到三聖母,三大特點,一是美,二是強,三是肯為愛獻身。美貌嘛,不必說了,神仙妖怪那還不是要多美有多美,豈是凡人可以相提並論的。而這幾位女性,一個突出的特色是能力強。由於懂得法術,她們往往把家庭的內外事務大包大攬,不但要持家營生還要幫丈夫應對各種小人的算計徹底扭轉憨厚老公總是吃啞巴虧的局面,讓她們的夫君感到生活原來是這麼美好而簡單的一件事情。為愛獻身那就更不用說了,專心侍夫的女主人翁們無不是為了能和夫君朝朝暮暮而放棄仙道正途,可結局呢,沒一個好下場的,都逃不出被囚禁的厄運。能有這樣的妻子,那真是祖宗八代修來的福分,可比去跨國公司拿高薪或是進國家直屬機關當公務員幸福多了。
中國古代一向是重男輕女的,可為什麼四大傳說里都是女性的形象比男性的高大呢?其實也不奇怪。重男輕女是傳統封建禮教的思想,也可以說是政府的官方哲學,但事實上這種觀念是不公平的,是對女性的一種壓制和侮辱。而神話傳說恰恰是發泄這種壓抑的好工具,於是傳說中女主人翁成了美貌與智慧並存、文武雙全的超級女生。她們幾乎無所不能,主內又主外,丈夫每逢跨不過的門檻都是她們出面搞定,而老公呢,既沒才幹也沒個性全靠老婆罩著,動不動還給妻子添麻煩。女性的形象雖然高大,只可惜非神既妖,也就是說現實中是找不到的,不然那些禮教的老夫子們怕是不依。可再問一句,既然要渲染突出女性的高大形象,那幹嗎不塑造一個救世的女俠或者女神的形象呢,這或許是因為尋常婦人的形象定位更接近生活,同時有個平庸的丈夫作陪襯效果更明顯吧。此外,還有另一方面的因素,那就是男性在傳說的創作和傳播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從這些傳說的共性中不難看出它們都承載了古代下層男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不求聞達於諸侯,只求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安樂生活。可他們所面對的現實是複雜社會環境的束縛以及自身才能的貧乏,他們無力快速翻身,自然就渴望能有貴人相助帶給他們幸福,而由此滋生的一個懶惰而又兩全其美的想法就是能遇到個美麗、賢惠又能幹的妻子,要是這個妻子再會點法術能幫自己擺平各種難題那就再好不過了,這或許就是男人的仙女情結吧。想娶織女、七仙女、三聖母的人多半還有些嫌貧愛富攀附權貴的意思,覺得皇家的才是好的,要是能跟天庭跟玉帝攀上親戚,那可是無上榮耀;想娶白娘子的人則似乎有些浪漫情懷和叛逆心態,覺得人與妖為何不能結合呢,義妖勝於常人,若是行的通那豈不快哉,高貴的神仙沒幾個,妖怪倒是多的很,此外或許還有些眾生平等的佛家思想吧。不論娶哪個,其實都有些貪便宜撞大運的味道,自己吧,普普通通,不成氣候,按門第能找個小家碧玉也就不錯了,卻能因為忠厚善良而被天仙義妖看重以身相許,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唉,好貪心啊!這麼看來倒是可以把這些神話傳說看成是古代社會底層的男性勞苦大眾在勞累的工作之餘做的白日美夢,多少有點不勞而獲的感覺,沒出息。
當然傳說也不盡如此,梁祝就是另一種氛圍。梁山伯和祝英台都是人,平凡的讀書人,誰也沒有特異功能,誰也罩不住誰,是平等的。他們相知相愛,只是苦於封建世俗婚姻觀念的束縛而無法結合,最後只能以死抗爭。這個故事,除了結局有點神話色彩外,其餘的故事情節都可能是曾經發生過的真人真事,打動了當時的世人,再經過一定加工而流傳後世。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就是範例。梁祝裡面看不到什麼遇仙女脫苦難的幻想,更多的是對婚姻自由的追求,對人性解放的渴望。這個傳說講的是讀書人的事,我懷疑讀書人也是它積極的創作者和傳播者,因為它體現的是古代知識分子對不通人情的封建禮教的嘲諷、鞭撻。
說了這麼多,反思覺得自己有些輕視下層勞動人民的意思,難道說癩蛤蟆就不可以吃天鵝肉嗎?唉,是有點對癩蛤蟆不公平。不過再看看今天的文學影視作品,大多是天才愛美麗,美女配英雄。與古代傳說中的夫弱妻強不同,現在傳說中更多的是夫強妻弱,女人只要善良美麗即可,而她的男人呢,要做「四有新人」。我們說過去封建禮教婚姻有門戶之見,現在我們推翻了封建主義的大山了,難道說門戶之見就消除了嗎?沒有。只要這個社會還有階級的存在,還生活著不同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人群,就一定有婚姻的門戶之見。記得曾經有個大學教授的兒子娶了在他們家做工的小保姆,結果惹得一陣議論,最後還上了電視訪談節目。他們夫妻都是守法納稅的自由人,只是家庭出身社會地位不同而已,可他們的相愛卻為世人驚奇,這不是門戶之見又是什麼呢?
千百年前,皇帝的女兒不會嫁給一個農夫,而神話傳說彌補了勞動人民心中的空白,把織女嫁給了老實憨厚的牛郎。在當今,有哪個美女會嫁給牛郎呢,而今天的傳說承認了這個事實,宣布美女只配英雄,把所有的人都推向競爭的舞台。這既是一種務實的進步,可其中也透露出一絲悲哀。我想自己有些輕視下層勞動人民的思想或許是因為身處這個競爭型社會我也不願作一隻醜小鴨而想變成白天鵝,可無論將來自己是否能夠成為白天鵝,醜小鴨永遠都是這個社會的主流人群。如今各種成功人士主宰著中國的經濟文化生活,某種程度上給人一種錯覺,那就是這個社會是成功者的天地,落後的人是沒有立足之地的,是不值得一提的。我們這個社會在鼓勵競爭以加快社會發展的同時是不是也該給那些廣大的弱者留一點社會空間呢,讓他們覺得不是只有英雄美女的浪漫傳說,還有「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TAG:奇聞軼事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