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它三十歲 我八十歲

它三十歲 我八十歲

GIF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在改革開放中關村創新發展40年的歷史河流中,在中關村龐大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中,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說到的這種人,他們在一次次的磨礪中,不忘初心,守護夢想,凝聚為推動國家進步的力量。在改革開放、中關村創新發展40年,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立30年的2018,我們要找到這些人,以此向曾經奮鬥和正在奮鬥的中關村人致敬!

30年前

他放棄鐵飯碗,通過競聘成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辦公室第一任主任。

30年後

他坐在中關村Z-PARK標誌前打開記憶的匣子追憶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來應聘的年輕人,遇到中關村三問

第一問:你為什麼來?

第二問:來了以後準備怎麼辦?

第三問:你打算具體怎麼做?

「舍卻一車兵器,吾以寸鐵殺人「,這三個問題就是」寸鐵殺人「的好問題,簡短精鍊,但非深思熟慮、非視野開闊不好作答。

直面三問,胡昭廣用四點以對

1、以市場為導向;

2、兩個規劃;

3、長計劃短安排;

4、大社會小政府。

四點思考,無論是跟蹤世界新技術發展的高科技規劃,還是海淀試驗區里的地域發展規劃,胡昭廣表達的核心意思是即將誕生的「試驗區」必須走一條新路。

可以想像的是,胡昭廣的這「四對」一定給當時的主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後試驗區的第一任領導之位便屬於了躊躇滿志的胡昭廣。接下來的事實也充分證明,新誕生的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也確實按照這四點指引的方向在飛奔。

在改革的巨浪里,這裡是漩渦的中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四季青的大棚蔬菜比科學院的科研成果有名的多,海淀區最主要的支柱產業是鍋爐廠, 如何把大所大院圍牆裡沉澱的科技資源、創新成果活化起來,成為當時的緊迫問題。

「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對我們寄託了很大希望,希望我們開發區的工作能夠使高科技產業有所發展,能夠不斷地跟進到世界的先進行列里,能夠推動科技轉化為生產力,能夠為國家的經濟服務,圍繞這三點大事,我們思考了半天,工作怎麼定位,就一條,創新!」

30年後

「創新「這兩個字在胡昭廣先生的口中說出已是舉重若輕,而在當時整個八十年代提出這兩個字要承受「千鈞之重」,80年代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碰撞最劇烈的時期,舊思想頑固的存在,試驗區在夾縫中生存。

「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試驗兩個字的核心就是創新,創新是試驗區生存的靈魂」

從「0」到「1」的突破是最難的

海淀划出一塊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做試驗區,年青的「試驗者」們要在這裡用不變的創新信念應對萬變的困局,築起圍堰,開闢草萊,為新生的企業撐起「保護傘」,著手推動機制體制的變革建立市場要素。創新的種子在中關村的圍堰中發芽、生長。

「最典型的比如中關村進行了財會制度改革,試驗區各種形式和體制的企業財務統計報表多達36種,如何更好地統一管理?試驗區編製了一個財會制度,在自身範圍內進行先行先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一財務制度,最終進入了財政部的會計制度系列中,這是中關村的創新之一」

在歷史的大路上 ,我是一塊鋪路石

148家企業,總收入9個億。

這是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剛剛成立時的數字。

4525家高科技企業,總收入407個億。

這是1999年更名為中關村科技園區前期的數字。

多不勝舉的企業,4.6萬億。

這是2016年的數字。

「我們中關村科技園區有強大的生命力,從9億到4.6萬億,我都不敢想像,當時我們做規劃的時候定的100億,當時都覺得那能完成嗎?」

在胡昭廣先生看來,中關村三十年,每一個十年都有非常大的變化,非常大的發展。中關村三十年的發展腳步有跡可循,是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國家的改革過程能在中關村看的清清楚楚。

未來,我們不僅要努力跟蹤世界科技的前沿,更要努力搶佔世界科技的至高點。這是我們三十年來特別是後十年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創新,以人才為中心的要素聚集,依然是中關村飛速發展的關鍵。

80歲的老人肯定記得那個最初的開始

50個生氣勃勃的年輕人匯聚到一起,把舊桌舊椅搬進來、把試驗區牌子掛起來,連個儀式也沒有試驗區就開張了!

80歲的老人肯定記得當時拚命奔波

找國家銀行借錢,向人大代表遊說,打通各種關節……在白頤路、學院路、科學園路的馬不停蹄調研企業,向上級彙報,向下級部署,還要抽空不斷接受記者訪問,感染聽者也熱血沸騰!

80歲的老人肯定記得一些高光時刻

在人民大會堂向全中國宣布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誕生、把3000人請到北京展覽館來聽他們解釋「十八條」、確認118家企業為「第一批新技術企業」……

可能還有建立商業新秩序問題、股份制改造問題、會議制度問題、公文處理問題、建立檔案問題,讓一個個問題迎刃而解的滿足時刻。

歲月流金,可堪回首

「回首,這條路太長了,我們每個人大概只是一塊鋪路石,鋪路石堅硬,有韌性,它也能承載一切的壓力。我們是一塊在科技體制改革當中小小的鋪路石,但是國家可能會把某些事當成里程碑。」

歲月流金,可堪回首,發展正是如此,正因為有了這許許多多的「鋪路石」,歷史的車輪才會碾過一個個高光的節點,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新的「里程碑」!

用不變的信念應對萬變的困局,用非凡的魄力書寫發軔史。不失赤子之心,不失淋漓元氣,中關村最早的鋪路石已將自己壘進了歷史厚重的軌跡里!

寄語

它三十歲,我八十歲。中關村還是要一直走下去,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希望我們中關村人能夠緊緊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的發展趨勢,能夠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大機遇,面向未來,腳踏實地,為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胡昭廣

採訪手記

Yesterday is but today"s memory and tomorrow is today"s dream.

——哈利勒·紀伯倫《先知》

據說在機遇的巨浪中,愚人見石,智者見泉。總有「先知」,他們嗅覺靈敏、魄力超群,在偉大的時間點做出關鍵的抉擇。如今我們用泡枸杞、保溫杯在調侃中年危機的時候,當時的他們敢於亮劍,正面迎戰危機。他們的擁有的歷史觀是:每個人都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寫好自己的歷史,對自己、對吾國吾民有交代,對未來的人有指引,在改革開放、中關村創新發展40年,中關村科技園區成立30年的2018,我們還將邂逅更多像胡昭廣先生一樣的面孔,敬請期待!

來源:海淀園管委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核心區 的精彩文章:

TAG:中關村核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