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梅貽琦復活,現在很多校長會羞死在廁所……

如果梅貽琦復活,現在很多校長會羞死在廁所……

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閱讀全文約需10分鐘

梅貽琦:最好的校長

文/晏凌羊

1

如果你要問我,電影《無問西東》里演技最好的人是誰?我的答案是祖峰。

某次我看八卦,發現祖峰居然和趙薇、黃曉明、陳坤是同班同學,他還是班長。陳坤、黃曉明的顏值比較受市場歡迎,所以紅得早。祖峰紅得晚,但演技在線,向來演什麼是什麼。

這次在電影《無問西東》里,祖峰飾演了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角色:有「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之稱的梅貽琦。

祖峰真正演出了梅貽琦那種溫文爾雅、志向堅定、胸懷大智慧的民國大師風範,讓人覺得民國的校長就應該是他在電影里所表現的那樣的。

那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氣象。

而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便是別有一番氣象的梅貽琦。

《無問西東》里最令人震撼和感動的故事,發生在哪個時空?我估摸著很多人會投「1937年的西南聯大」一票。

校舍雖破舊,但有大師坐鎮。下大雨的時候,教室屋頂的雨聲遮蓋住了老師的聲音,師生們靜坐聽雨,推開窗戶往外看,有人在雨中釣魚,有人在雨中奔跑。敵機在頭頂轟炸,老師和同學們躲進山坳繼續上課,甚至還不忘帶上教具:恐龍化石。

這再一次印證了梅貽琦所說的那句名言:「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在大師之大。」那時候的西南聯大,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真正擔當得起「國之重器」的稱謂。

有人說,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

在抗戰八年那樣艱苦的環境下,西南聯大一共培育了3882名學生,其中包括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以及各學科的創始大師、100多位人文大師。

這是啥概念?是讓人光聽聽、光看看就想跪拜的概念。

為什麼《無問西東》結尾字幕上出現民國那些大師的風采時,很多觀影者會看得熱淚盈眶?因為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西南聯大能結出這樣「桃李滿天下」的碩果,之後的大學很難再超越了。

大學時候每次回老家,途經昆明我都會去西南聯大舊址看看。那裡有梁思成設計的教室,楊振寧坐過的桌椅,陳岱孫、沈從文等走過的足跡,馮友蘭撰寫的紀念碑文。西南聯大當初能落址昆明,雲南人何其有幸。

2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鐵蹄踏入了華北,清華淪陷、北大淪陷、南開大學被夷為平地。

在敵強我弱的背景下,為保住中國教育奄奄一息的火種,保護文化人才,國民政府基於「騰出空間,贏得時間」的戰略考慮(大讚民國政府這一點),向北大、清華、南開三大學的校長發出公函,公函要求:三校南遷長沙。

接到公函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率領三校師生開始了徒步南遷的「長征」。

長沙的臨時大學

隨即他們發現,日軍很快也要攻打到長沙,湖南很快也變得不安全了。

於是,大部隊繼續南遷,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歷經艱難抵達昆明,創建了「西南聯大」,由梅貽琦擔任校長。

當時,張伯苓、蔣夢麟兩位校長常在重慶並另有職務,三校南遷和主持校務,實際工作幾乎落在梅貽琦一人的肩上。

梅貽琦本身有深厚學養,學貫中西、視野廣闊、作風包容、性格圓融,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無人匹敵的責任感,他也能擔此重任。

梅貽琦的兒子梅祖彥回憶說,到了抗戰中後期,反動勢力猖獗,西南邊陲物資匱乏、物價飛漲,學生與教師的生活愈趨艱苦,再加之敵機對昆明頻繁轟炸,不僅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且使聯大校舍多處受毀。梅貽琦為了維持學校工作順利運轉,經常跑重慶尋求政府的支持,保證了辦學經費、物質供應、運輸工具、學生校外活動,乃致學生的就業安排。

每年,梅貽琦必須親自去重慶奔走一次或幾次。那時由昆明到重慶乘飛機是件難事,要半夜起床,很早到機場去等候,飛機說不定什麼時間起飛,一天走不成,得第二天再來等。

1941年,他去了趟重慶,後來又去成都,途中飽嘗了敵機轟炸、陰雨饑寒及車船不便的艱辛,在旅途中耽擱了近3個月才回到昆明。

那時,他在一次會上說:

「在這風雨飄搖之秋,清華正好像一條船,漂流在驚濤駭浪之中,有人正趕上駕駛它的責任,此人必不應退卻,必不應畏縮,只有鼓起勇氣,堅忍前進,雖然此時使人有長夜漫漫之感,但我們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風定,到那時,我們把這條船好好開回清華園,到那時他才能向清華的同人校友敢告無罪。」

這番話,如今聽來都很讓人動容。

在這裡,我們要講一個電影《無問西東》沒講到的小插曲。

南遷之時,已經逃出北平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趙忠堯,想到有約50克放射性鐳還在清華實驗室的保險柜中,居然又折返了回去。

這50克放射性鐳是他自己從英國劍橋大學學成歸國時被特別贈予的,這是一份全世界都禁運的極其珍貴的高能物理材料,趙忠堯歷盡無數艱難險阻,終於將它帶回祖國。如今北平淪陷,日軍已進入清華園,如果東西落到日本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突然潛回北京,請梁思成開著一輛小轎車,冒著危險一同進入清華園,在人去樓空的實驗室將盛裝鐳的鉛筒找出。又借著朦朧的夜色,躲過日軍的盤查,驅車返回城中。

當時南遷的情形大概可能也許是這樣的

南遷過程中,他把這個寶貝放在一個鹹菜罈子里抱在胸前,夾雜在逃難的人群中向長沙進發。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他的胸部都被放射性物質給腐蝕爛了。

那時候,西南聯大校舍簡陋、教授清貧,卻很少有考試作弊、學術腐敗、職稱造假之類的醜聞,每一個師生都想為搶救文化、救亡圖存作貢獻,大家耐得住清貧,也守得住底線。

在西南聯大曾經流傳著這麼一件事,一名乞丐在大街上追逐朱自清先生乞討,朱先生被糾纏不過,便回頭道「別跟我要錢,我是教授」。乞丐聽到這句話扭頭就走。艱苦歲月逼得教授們各自施展特長,聊以謀生,梅貽琦的夫人也曾上街賣過糕點。

如今,我們想想梅貽琦,想想趙忠堯,想想那時候的大師們,再想想當今那些性侵學生、歧視女生、索賄受賄、搞各種潛規則的「大學教授」,真是哭都哭不出來啊。

3

梅貽琦是清華大學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1931-1948)。

有人說他的一生僅僅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成功地執掌清華並奠定了清華的校格。

可是,這件事情已經相當了不起。

那時候的大學校長,可不像現在這麼好當。梅貽琦出任校長的時候,國內情勢風雨飄搖,學潮起盪,尤以北大、清華為甚,學生們動不動就把校長趕下台(還可以這樣操作?好民主啊)。

但是,梅貽琦上台後,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們都很擁護他。有人問梅貽琦有何秘訣,他風趣地說:「大家倒這個倒那個,就沒有人願意倒梅(霉)吧!」

對待老師,梅貽琦用人唯賢。我們熟悉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朱自清,一個是華羅庚。

任教清華之前,朱自清先後任教於杭州第一師範、揚州八中、吳淞中國公學、台州六師、溫州十中、寧波四中、白馬湖春暉中學等校。

從1920年6月到1925年8月的五年時間內,朱自清走馬燈般地換了七個學校,都是中學,但因為有真才實學,他就是能到大學當老師。

朱自清曾這樣評價梅貽琦治校:「清華的民主制度,可以說誕生於十八年(1929年)。但是,這個制度究竟還是很脆弱的,若是沒有一位同情的校長的話。梅月涵(梅貽琦)先生是難得的這樣一位校長。」

華羅庚只有初中學歷,先做小學教員,後為店員,被破格召進清華大學加以培養,又破格從一位系資料員轉升為助教,而且被允許修習大學課程。接著,他破格被送到英國劍橋大學去「訪問研究」,最後又破格未經講師、副教授階段而被聘為教授。

上述過程大多是在梅貽琦的親自過問下實現的。

當校長,梅貽琦沒有一點官架子,他曾親自到火車站接國學大師趙元任先生,並與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等一直保持著誠摯的友誼。王國維1927年夏在頤和園自殺,也是梅貽琦親自去園內收殮並料理後事的。

《無問西東》裡帶著學生們在雨中跑步的馬約翰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你們要好好鍛煉身體,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勁,要去干。外國人打棒球,踢足球,你們也要去打,去踢;他們能玩什麼,你們也要能玩,不要出去給中國人丟臉。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別人一發狠,你就怕;別人一瞪眼,你就哆嗦……」

那時,大學普遍不重視體育。羅家倫出任清華校長期間,瞧不起體育,曾把體育課的學時和任課教師砍去一半,把享有聲譽的馬約翰教授降格為「主任訓練員」。梅貽琦上任後,將不得志的馬約翰老師提為體育部主任,發展學生的體育技能。梁實秋就曾經因為不會游泳,被他判不及格,直到後來在水裡學會了「狗刨」,才勉強過了關。

對待學生,梅貽琦也是保護有加。1936年2月,「一二·九」運動餘波,軍車開進學校,軍警來清華抓人。那一夜,全校熄燈,憲警摸黑走遍各個宿舍,卻發現全是人去樓空,只好在天亮前胡亂抓了二十多位學生。

誰幹的好事?當然是梅貽琦。

第二天,梅貽琦發表演說:「昨天晚上來勢太大。你們領頭的人不聽學校的勸告,出了事情可以規避,我做校長的可不能退縮。人家逼著要住宿學生的名單,我能不給么……我只好很抱歉地給他一份去年的名單,我告訴他們可能名字和住處不大準確的……你們還逞強稱英雄的話,我很難了,不過今後如果你們能信任學校的措施和領導,我當然負責保釋所有被捕的同學,維護學術上的獨立。」

執掌清華那麼多年,梅貽琦從來沒有因為政治原因而開除過任何一個學生。在西南聯大時,他也從不干涉學生活動,從來沒有不許學生開什麼會,或者組織什麼活動,只是叮囑學生們要注意安全。

特別是聯大後期,民主運動高潮時,有幾次在學校的廣場上集會,聞一多教授在台上什麼都敢講,但他也從來沒有干涉過。

直到今天,很多清華人依然覺得梅貽琦能代表清華的風骨,是他奠定了清華之魂,也是他將一所有名氣但無學術地位的學校推進了國內名牌大學之列。沒有他,就沒有清華。

4

今天的人們,對梅貽琦的名字並不熟悉,對他的歷史評價也態度曖昧,大概跟他在1948年的選擇有關。

1949年北平面臨解放,梅貽琦也面臨著是走還是留的選擇。當時,周Sir和吳晗都竭力挽留他,可他還是選擇去了美國,觀望一陣之後去了台灣並出任台灣清華大學的校長。

梅貽琦離開大陸,倒不是因為他有什麼政治立場,事實上,他向來是追求學術獨立的一個人,政治上的事情他不摻和也不關心。他當時之所以選擇離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支撐學校運轉的庚子賠款當時在美國。

當時,他說:「我一定走,我的走是為了保護清華的基金。假使我不走,這個基金我就沒有辦法保護起來。」

可以說,是這筆錢,救了他,讓他免於被「十年浩劫」傷害。

很多年後,梅貽琦對友人說:「我若留在大陸,只能有兩個結局:一是做『反革命』,一是做傀儡。這兩者都是我不願意的,所以只能離開。」

你看,他其實對政治形勢還是有自己的判斷。

1949年,清華校長梅貽琦前往美國處理「清華基金」保管運用事宜。

他妥善管理清華基金,力求基金保值和增值,以充足的資金為學校添置設備和聘請教授。

去到台灣後,國民黨政府再三邀請梅貽琦入閣,他維持了一貫的中間立場,婉言謝絕。

之後,他利用清華基金的利息籌辦了「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也就是後來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的前身,後來,他擔任台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被稱為「兩岸清華校長」。

1962年5月19日,梅貽琦病逝於台大醫院。他逝世兩個星期後,人們打開他生前隨身攜帶的手提包,裡面不是什麼金銀珠寶,而是清華基金的賬目,一筆筆非常清楚。

躺在病床上的梅貽琦

清華大學建校源自庚子賠款,百年後,這筆款項仍在運作。即使到現在,新竹清華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

震驚嗎?我好震驚!

換現在很多校長,如果手裡有這麼一筆錢,最大的可能會拿去幹什麼?廢話!當然是建大樓啊。

5

翻閱同梅貽琦相關的歷史材料,都提到他的行事性格和原則,寡言慎行、低調含蓄、剛毅穩重,人們都習慣喊他「寡言君子」。

梅貽琦也常說「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他寡言、慎言,學生曾作打油詩「大概或者也許是,不過我們不敢說,可是學校總認為,恐怕彷彿不見得」來形容他的說話風格。

在生活中,梅貽琦個性沉靜。

早年投考清華第一批直接留美生,在630名考生中名列第六。在看榜的時候,別人都很活躍,考上的喜形於色,沒考上的則顯得有些沮喪。惟有他始終是神色自若,單從面部表情,誰也看不出他是考上了還是沒考上。

西南聯大被日軍的飛機轟炸時,也只有他不慌不忙地、鎮定自若地疏導師生。

據說當年飛往台灣時,大家都生怕趕不上趟,只有他不慌不忙安排好所有事宜後,提了個打字機、拿了兩本書就上了飛機。

我們講到民國的大師,往往會講到他們的感情生活。民國很多才子,感情生活那叫一個亂,很多人雖然有才,但在情感問題上往往一個比一個渣。

可是,梅貽琦不是。

梅貽琦早年家境還可以,後來父親失業後,家境亦每況愈下,但父親依然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後來,梅貽琦成為天津南開學堂的第一班學生,又成為首批清華招考的留美公費生。

留美學成回國後,他為了報答鄉土養育之恩,先在天津基督教青年會服務半年。期間認識了在女青年會服務的、後來結為終生伴侶的韓詠華。

韓詠華照片

兩人很快建立了戀愛關係,很快就訂了婚。訂婚前,韓詠華的同學跑來對她說:「告訴你,梅貽琦可是不愛說話的呀!」韓詠華說:「豁出去了,他說多少算多少吧!」

就這樣,她和沉默寡言的梅貽琦共同生活了43年。兩個人感情甚好,梅貽琦從來沒搞出過什麼出軌啊、紅顏知己之類的幺蛾子。

梅貽琦和妻子以及長女

西南聯大期間,韓詠華為了補貼家用上街賣糕點。梅貽琦下班後經常去接老婆,甚至和她一起賣。

梅貽琦就遲到過兩回,但每一回遲到原因都讓人心酸。

為了給公家省錢,某回外出回昆明,他放棄坐飛機而是坐更便宜的郵政車,結果車開到半路壞了,搞得他很狼狽。

有一回,因為幫夫人看糕點攤(夫人走開了遲遲沒回),他上課遲到,很不好意思地跟學生們道歉。

他從來不揩公家的油水,家庭經濟並不富裕,但很懂得尊重妻子,也懂得體諒妻子的艱難。

去到台灣辦學後,他留妻兒在美國。那時他能領到的薪水微薄,支付不起妻兒在美國的花銷,已經62歲的韓詠華毅然決然出去打工,先是在一家衣帽工廠做工,後轉一家首飾店賣貨,繼之經人介紹到一家醫院做護工,最後轉到一個盲童學校照料盲童。

1960年6月10日,梅貽琦被診斷患癌,施行摘除手術,聞訊趕來的胡適等人給韓詠華髮了電報,她才終於抵達台北與丈夫相見。兩年後,梅貽琦溘然長逝,享年七十三歲。

梅貽琦故去後,韓詠華於1977年落葉歸根,回到大陸安度晚年,政府給予優厚待遇,並安排她為全國政協第四屆特邀委員。1993年8月2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一百歲。

6

你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純粹的人么?我相信。

只可惜他們大多出現在清末或民國。詹天佑算一個,梅貽琦也算一個。

他有知識分子的品格與操守,有最清正的風骨。

西南聯大時期,當時的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了這所大學最大的支持。有一天,龍雲特地來拜訪梅貽琦,說孩子沒有考取聯大附中,請求破例錄取。

你知道梅貽琦是怎麼做的么?他留龍雲吃飯,並請聯大教務長潘光旦作陪,請潘光旦派老師晚上輔導龍雲的孩子,等明年再考,並且言明老師的家教費得由龍主席支付。

梅貽琦做了那麼多年的清華大學校長,沒有憑個人關係錄取過一個「自己人」。現在的大學校長或老師,有幾個能做到?

掌管著豐厚的庚子賠款多年,梅貽琦分文不取。身為基督徒,他活得非常簡樸。他辭去司機,自己開車;辭去廚師,讓夫人下廚。

梅貽琦的清廉,是出了名的。

剛出任清華大學校長時,他就主動放棄前任校長享受的免交電話費、免費僱傭家庭幫工、免費拉兩噸煤等幾項「特權」。

1939年以後,昆明物價飛漲,師生基本生活極難維持,梅貽琦向國民政府教育部申請了一些補助金,有給老師的,有給學生的。梅貽琦的四個子女都在聯大讀書,他卻不讓妻子領取補助金。其實,梅貽琦一家也過得非常清苦,他一個月的工資只能維持一家人半個月的生活,其妻子不得不做些糕點寄賣以補家用。

1942年,美國駐華大使特別助理費正清來昆明,梅貽琦請其吃飯,本來完全可以用公款報銷,他卻為費正清舉辦家宴,一頓飯花了不下一千元,而他當時的月薪不足600元。

清華校史專家黃延復在研究清華校史時,曾經抱著「求全」心理,想找點梅貽琦先生的劣跡,但卻一無所獲。這充分說明,梅貽琦當時有多受愛戴。

什麼是純粹?簡單的來說就是擁有一顆純粹的心,不為世俗所左右,不為權勢、名利所束縛,明白什麼是自己內心深處最本真的追求。這一生,能像一個孩子一樣,用乾淨的眼睛看這個世界,用乾淨的手去觸碰這個世界,用乾淨的心靈去感受這個世界,用乾淨的手段去造福這個世界。

即使看透了這個世界的所有暗黑的規則,他們依然能保有一顆玲瓏剔透的心,對於真善美有異乎尋常的敏銳感受力和珍惜之情。

他們不一定是為了「要臉」而活成了一個純粹的人,也許只是因為他們就覺得人應該這樣活,這樣走過自己的一生。

看芸芸眾生,有幾個人能做到這樣?正因為很多人做不到,所以不相信他們能做到。我們總傾向於拿著放大鏡去找大師、偉人身上的毛病,發現一點劣跡就欣喜若狂。這種劣跡足以讓我們心裡產生這樣一絲安慰:原來他也有這一面啊。那我這麼活著,也可以心安理得了。

我相信這世界上是有純粹的人存在的,只是特別稀少。也唯其稀少,才能顯出他們的珍貴。

所以,如果下次你在哪兒見到梅貽琦的雕塑、肖像,就請在心裡給他深深鞠一躬吧。

總有一些人,值得被我們銘記、頌揚。

他們才是中華脊樑。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每次文章稍微寫長一點,就會被各種提建議:「寫短一點,這樣我沒耐心看」。感謝建議,但我很抱歉這建議我暫不採納,讀者沒耐心看完真不是作者的問題(當年我也沒耐心看《紅樓夢》)。自媒體時代,大家都只追求「短平快」的快餐式閱讀,我可以理解,但對作者而言,把一個人、一個問題盡量寫透是我們能拿出的基本誠意,形式重要但實質更重要。ps:其實我也有看不下去的微信文章,但我最常做的是關閉頁面或挑自己感興趣的看,而不是對作者提要求,讓TA按我的喜好來寫,因為我總覺得這樣做不大禮貌。任何時候,作者和讀者之間都是平等的,人和人之間講究的也就是一個臭味相投。我會努力,為更多喜歡我的人。謝謝每一個你。

關注「晏凌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晏凌羊 的精彩文章:

晏凌羊:我的畢業求職之旅

TAG:晏凌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