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齊魯大地,人傑地靈,孕育了大批彪炳史冊的英傑。明朝儒將戚繼光出身將門,卻通曉經書大義,十五歲時就「以經術鳴於時」,後來一生戎馬,被讚譽為「私淑陽明,大闡良知,胸中澄澈如冰壺秋月,坐鎮雅俗有儒者氣象。」後又將其實踐理論創作為《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兩本軍事著作,被認為是「談兵者遵用焉」。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_圖

為何將戚繼光稱為儒將呢?

究其一生,戚繼光始終將儒家思想奉為圭臬,雖為將門虎子,戚繼光在統帥將士時卻更強調仁義禮信,他從儒家思想中西吸取「仁」的精華,從兵家理論中領悟「利」的實在,將儒家的「自強不息、奮發有為、求知上進、奮發有為」和兵學中的「重智謀、尚功利、重視經世致用」的思想完美融合,做到了真正的兵儒合一,南征倭寇,北御韃靼。

時勢造英豪

戚繼光生活的年代,正值多事之秋。明王朝的統治風雨飄搖,內憂外患。

嘉靖年間,倭寇在東南沿海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使得沿海地區人心動蕩,本來建立起來的友好海外貿易一度分崩離析,給明朝造成了巨大禍患。

實則,倭寇之亂,從明初以來就一直困擾著大明王朝,及至嘉靖二十六年,倭寇侵擾東南沿海的行為逐漸猖獗起來,甚至形成了倭寇與海盜相勾結大舉進犯的現象,加上南方是朝廷的賦稅重地,這樣一來,民不聊生,國家的經濟命脈遭到了嚴重威脅。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倭寇之亂_圖

另一方面,北方的少數民族更是明朝的心腹大患,伴隨著明朝勢力的衰落和蒙古勢力的崛起,明朝北方的防線經常受到蒙古騎兵的突破,甚至在庚戌之變中,皇帝被俘,京師遭圍。一時之間,北方防線全線告急,此後韃靼不斷犯邊。

再加上明朝中後期軍備荒廢,很多士兵看到風雨飄搖的明朝,都想著逃跑或者換籍以此保命。

所以明後期的軍後衛出現大量空缺,所剩殘卒也多為軍官奴役,軍戶生活相當悲慘,加上強制的軍事屯田,世代不得脫籍,軍餉微薄,戰時做炮灰,平時做苦力,一旦被發現逃亡,還實行殘酷的連坐制度,家人遭殃,長此以往,這種為戰而戰的職業士兵根本就消耗殆盡了他們的作戰士氣和戰鬥力,戰爭一來,以這種狀態迎戰無異於自取滅亡。

在這種情況下,戚繼光謹記著家族訓導,懷揣著報國之心出現了,建立了一支為國、為民、為兵的戚家軍。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戚家軍_圖

為我所用,打造戚家軍

由於原有的大部分兵力都無法為之一用,所以戚繼光必須自己去組建一支新的軍隊。而他打造的這隻軍隊必須是要用儒家的思想武裝頭腦,用兵儒合一的方法去訓練和教育。

戚繼光十分重視選擇能獨當一面的統帥,認為沒有得力的統將,即使有數量再多的隊伍,還是要打敗仗,所以,他選將領,優先從優秀的儒生當中選擇,應是德、才、識、藝兼備,他提出以下三個標準:

1、重將德

從哪個方面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呢?首先心術要正,心術正,才能做到忠君、衛國、愛民、敬人;其次要有遠大的志向,戚繼光將人的志向比作花草、樹木、種子,它們小的像塵沙,大的也就像拳頭一般,在沒長大時,螻蟻都可以食用它,一旦它們長成參天大樹,那就沒什麼可以將它摧毀的了;三是能有正確的生死觀,一個軍隊,如果連領隊都貪生怕死,那麼他的軍隊就會像他一樣畏首畏尾;最後,領將要講求實務,戚繼光特彆強調了弄虛作假的後果:「今之通弊,率以眼前迎合為能,卻將臨敵失機大法置不復顧,以繳一時之幸,以冀資遷。疏不思,理欲不並舉,實事虛聲不通道。」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福州戚公祠_圖

2、看將才

何謂將才?要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長於駕馭戰爭的才能。戚繼光對自己的將領也有自己的要求:第一,精於兵法,他形象的將指揮戰爭的藝術比喻成醫生治病救人,治病時,要根據病人的癥狀對症下藥,而不能胡亂開藥,如果病沒治好,還歸罪於葯,就好比打了敗仗就歸罪於兵法不好一樣可笑;第二,有御軍之才,提出領將帶兵時要恩威並施,強化節制;第三,知識淵博,他否定那些領軍打仗就要放棄閱讀經典著作的行為,並認為《孫子兵法》是研讀的首選書籍。

3、會將藝

將藝大致指武藝,關於將領是否要具備武藝,筆者認為其實要分是帥還是將。如若是統籌全局的帥,像漢朝的韓信、張良,三國諸葛亮等,那就沒有必要;但若是統領軍隊作戰的將,如漢朝李廣,唐李靖,宋岳飛等,那還是要具備相當的武藝的。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戚家軍虎蹲炮_圖

兵儒合一,百戰百勝

在作戰中,戚繼光都是如何做到兵儒合一的呢?

首先,戚繼光在台州之戰前,首次定下了優待俘虜的政策和方式,也就是實行「善俘」。

他一方面堅持了前人給俘虜的人道主義優待,比如在每次大戰之後,他都會親自監督部屬釋放戰虜和脅從,給予他們尊重,給他們選擇生路的機會;另一方面,戚繼光還將善俘的原則用於戰陣之間,作為瓦解敵軍的一種手段,以柔克剛。

第二,「零傷亡」原則

幾千年的戰爭表明,傷亡是戰爭的一般規律,有其必然性,但戚繼光卻恪守零傷亡的原則,戚繼光在其著作中曾經提到過這一思想:要做到零傷亡,首先要保存自己,再圖消滅敵人。雖然戚繼光並未明確提出這個名詞,但他和他的戚家軍卻實實在在的落實了這一原則:「南灣之戰,殲敵281人,傷4人;花街之戰,殲敵310人,傷3人;牛田之戰,殲敵698人,無一人傷亡。」在冷兵器時代,戚繼光能做到殲敵近700,己方無傷亡的成績,堪稱奇蹟。

戚家軍如何做到戰鬥力極強勝率極高,而傷亡卻極低

戚家軍鴛鴦陣模型_圖

第三,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戰而屈人之兵」作為中國戰爭之道的最高境界,由孫子明確提出,但實際上,能做到的將帥少之又少,這一原則在戚繼光的戰爭中嚴格恪守。例如在對北方的守邊過程中,戚繼光建立了車、步、騎營,並與之協同作戰,改造武器,訓練士兵,修建長城,這些措施改變了薊州的防守狀況,使敵兵不敢輕易進犯,真正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戚繼光用儒家思想練兵、練將,從訓練身體變作練心,彌補了兵家對思想訓練不足的弊端,更加強了士兵的士氣和積極性,大大加強了戰鬥力。古人云:「心中無敵,則天下無敵。」這難道不是恰與戚繼光的兵儒合一思想不謀而合嗎?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江河澄澈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夏商夷的關係原來那麼曖昧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