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鍾哲平:民國,是教育的「黃金時代」嗎?

鍾哲平:民國,是教育的「黃金時代」嗎?

原標題:鍾哲平:民國,是教育的「黃金時代」嗎?



「民國熱」並未消退,比起前幾年來,人們對「民國范兒」只是少了點新奇感。但知識分子和文藝工作者熱烈擁抱民國的情懷並未改變,就連許鞍華在回顧《黃金時代》創作過程時,也一往情深地說:「為什麼感覺民國時代那麼好,這個很主觀,丁玲、蕭紅、蕭軍,包括魯迅……這些作家那個時代比較自由,生活和創作也很自由,有一種高度的文明,不僅在師生之間,朋友之間,情侶甚至情敵之間,無論忠誠和反叛,都有自己的支點和底線,有一種責任和禮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許鞍華還強調,從文學、文化的狀態來看,「那個時代肯定比現在好。」



民國黃乃耐私立小學。黃乃耐是國畫大師黃賓虹的胞妹


明清時期的木魚書 鍾哲平 攝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畢業證書,三位校長共同簽名



1934年中山大學畢業證書,有孫中山頭像和兩面旗幟,四角是中山大學當時的校徽



1942年,抗戰時的「臨時畢業證明書」



民國學生服布匹廣告


明清時期的木魚書,農村婦女識字的重要途徑  鍾哲平 攝




1916年,培華女子學校校服,左一是林徽因


對於逝去的民國的讚美和嚮往,甚至到了連民國時代各種版本的中小學教科書也被翻出來重印,而且銷量奇佳,有的到了脫銷的地步。物極必反,也有人質疑這種思潮的非理性,認為對於逝去的時代的嚮往乃至美化,部分原因是對於當下的不滿,所謂「生活在彼岸」是也。不久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員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說新中國教育不如民國」是很荒唐的;因為新中國更重視基礎教育,大大提高了國民的識字率。文章引起爭議。


民國和當下,到底哪一個更接近教育的「黃金時代」?


【正觀點】


木魚書曾是鄉村民眾識字的重要工具


豐子愷在《中舉人》這篇散文里寫道:「祖母讀書識字,常躺在鴉片燈邊看《綴白裘》等書。打瞌睡時,往往燒破書角。我童年時還看到過這些燒殘的書。」

豐子愷生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他的祖母,應該是道光或咸豐年間的人。清代民家婦女識字的不多,其中一種識字的重要途徑,就是看戲、聽彈詞,對戲曲故事積累了一定感性認識之後,就試著看看《綴白裘》之類的戲曲集子,還有寶卷、「救生船」之類的勸善書籍,看多了,就大概認得幾個字。


在廣東,唱曲識字最典型的就是看木魚書。木魚歌是廣府說唱藝術之始,木魚書即木魚歌的曲本。清末東莞詩人鄧爾雅有《東莞竹枝詞》:「南音體例若彈詞,書熟剛同飯熟時。從古稗官能化俗,家家解誦摸魚兒。」就是描寫婦女一邊煮飯一邊唱木魚歌的情景。


在小學教育未普及之時,木魚書是不少鄉村民眾,尤其是女性,識字、知禮的重要工具。


當時廣東教育費、建設費各佔30%


到了民國,普及教育開始得到重視。以廣東為例,陳濟棠1929年主政廣東時,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爆發, 廣東是商貿重地,經濟受到重創,加上國共分裂、粵桂戰爭、商團叛亂等動蕩因素,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但就在這樣困難的時候,陳濟棠在1932年頒布的《廣東三年施政計劃》中,依然把教育擺在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明確「三年計劃是以經濟為重心」的前提下,強調「教育是立國之本……物質建設,精神建設,須均衡發展, 不宜偏重物質建設。」(《嶺南經濟史話》)


據廣東省檔案館的《民國時期廣東省政府檔案史料選編》顯示,1932年廣東省政府規定的各縣經費支出比例是: 建設費30%、教育費30%、公安費20%、其他20%。可見教育和經濟是同等重要的。


中山大學曾「東亞最好」


陳濟棠認為「人才之缺乏」是「吾粵工業之不振」的主要根源。他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新辦了勷勤大學、廣州音樂學院、中醫專科學校(1935年改為國醫學院) 、體育專科學校等大批高等專科學校。在校的大學生人數由4000發展到5000人,增長了25%。政府還意識到中小學初等教育的重要性。陳濟棠在位期間,全省中學由205所增加到229所。學生由45000人增加到61423人,增長36.5%。這一飛躍性的增長為中等教育擴大招生奠定了基礎。小學方面,由18946所增加到22754所, 增長19.9%。廣東省教育廳1934年選定20個縣, 由政府補助, 每縣設立小學2所。1935年將補助範圍擴大到40個縣,數量升至每個縣辦4所小學。《廣東第一期三年施政計劃實施概要》指出,要在十年內讓學齡兒童全部入學。全省還開辦了民眾夜校、民眾問字處、民眾閱報處、通俗講演所、圖書館等公共教育設施, 旨在全面提高民眾文化素質、掃除文盲。


與此同時,陳濟棠還積極籌集各方資金,鼓勵私人辦學,採用多種途徑資助教育。鄒魯1932年擔任中山大學校長時, 計劃擴建新校舍。第二期工程的預定資金為275萬元, 由於資金缺乏被迫停工。陳濟棠提出仿照賑災的方法, 由全省黨政軍機關捐款,使工程順利完成。建成後的中山大學被譽為東亞最好的大學。梁漱溟參觀後說: 「如新建之中山大學校舍, 據說為世界第一大學校, 確實極大, 余曾坐汽車參觀其校舍, 在校路上不停地馳一小時余, 尚未看完, 其大可知。」(《梁漱溟全集》)


如今登錄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主辦的廣東省情網,也可以看到關於「民國時期」的概述,總結道:「民國時期,是廣東教育大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小學教育、中學教育、高等教育及平民教育都同步發展。」

一人入學八口有資


不管有多少人「反思」民國教育,這樣的聲音依然是「弱勢群體」,「挺民國」的聲音從來都不弱。


@端木賜香三糊塗:「清政府的北洋水師學堂和天津武備學堂給學生每月津貼4兩白銀,用李鴻章的話,一人入學八口有資,可以倒著養家。民國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及省立師範學校都不收學費,有些還免費給學生提供食宿!」


@看歷史:「縣長一個月20塊銀洋,而國小老師一個月40塊銀洋,民國時期對教師的重視和投入,足以讓今天的我們望塵莫及。政府不干預教育,有較寬鬆自由的環境。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教育經費在財政支出中僅次于軍費。」


說民國教育「先進」


是盲目吹捧


也許廣東的現象只是地區現象,不能代表全國的情況。對於民國教育的這些成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似乎不太認可。他在網路轉發率相當高的《新中國教育不如民國?荒唐!》一文中指出:「無論說民國時期的教育如何『先進』,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中國人的識字率大約在10%—20%。在這麼少的識字人口中,能上大學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民國時期能上大學的人是什麼社會背景,不用費更多口舌就能想明白。」丁一凡還指出,新中國的教育經費是「向基礎教育傾斜的」,而民國則是對「這麼小的精英階層搞免費高等教育」。文章的觀點主要是,不應盲目吹捧民國,從而認為中國教育每況愈下,「必須正視歷史,不應該讓那些不切實際、甚至混淆黑白的流言蜚語混進批評聲中,誤導我們的青年。」


【反觀點】


民國大師大多出身世家子弟


丁一凡這篇文章不長,評論卻很長。不少評論認為此文是為當今教育說話,歌功頌德。但也有一部分評論認為,文章講出了一些被忽略的事實。最多人「吐槽」的,就是民國學費貴。

網友@mrmanor 說:「看到戴季陶談民國教育,才知道民國的富農子弟只能讀到高小和初中,小地主子弟能讀到高中,大地主子弟才能讀到教會大學,四年學費相當於二三百畝良田。讀著名大學的人數很少,屬精英階層。在民國,高小畢業就算知識分子,中學畢業相當於前清秀才,大多數民眾是文盲。」


@國家人文歷史:「北洋政府時期北京大學第一個學年要繳六十塊大洋,清華大學繳四十塊大洋。私立的南開和復旦每年學費一百塊大洋,同濟大學高達兩百塊大洋!教會學校和醫科大學這兩類學費最高。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學,每學年學費兩百塊大洋,還要收二十塊大洋的書籍費、十塊大洋的校服費。」


@鼻孔無蔥:「民國上大學報名費是三五塊大洋。學費一年四十至兩百大洋。1932年北京頤和園附近掛甲屯,當地居民家庭年收入不到兩百塊大洋。」


@查理路易孟德斯鳩:「那時上大學的人大部分是大學所在地的富家子弟。楊絳、錢鍾書、梁思成、林徽因這些民國大師哪個是普通家庭出來的呢? 」


清華大學航院力學系退休教授苗日新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我基本同意丁一凡的觀點。無論從哪方面比較,現在都進步多了。我的祖父有8個子女,只有我父親一個上大學,其餘7人都留在農村。傾全家之力供一個人讀書,我們還算是殷實家庭。民國大學思想自由,和軍閥割據有關,民國從沒統一過,文藝多樣罷了。」


不僅有西南聯大,也有「三閭大學」


還有網友提到民國學術界的複雜,並非想像中那麼美好。


@楓溪鑿石:「民國的大學不是我們現在神話的樣子,真實狀況複雜不堪。一提大學,我們就說北大、西南聯大,但當時還有許多野雞大學。大學成為不同階級和政治勢力交戰之地。」


教育機構的良莠不齊、學術界人際關係的複雜、知識分子的精神焦慮……這些情況,並非網友信口開河,在當今學者的書籍中也有所體現。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平原所著《大學何為》一書提到:「揚老抑新,蘊涵著對於當代中國大學發展道路的批評。其實,民國年間的大學,有好也有壞(借用小說家言:既有風光明媚的西南聯大,也有烏煙瘴氣的三閭大學),不能一概而論。」

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朱崇科的新作《廣州魯迅》也指出:「魯迅對教授的批判、棄絕除了學理上的意義以外,也應該引起我們對學術技術體制以及政治限制的反省,如學術評估量化制度,人際交往中的幫派政治,等等,都值得我們深入的思考以及卓有成效的改進。」縱然對魯迅的焦慮有深刻理解,朱崇科並不認為當今的教育狀況比民國好。他說:「當今教育識字率和毛入學率大大提高,教育能澤被更多人,這是無可否認的。但是文化及其傳承者的收入、地位和受尊敬程度都比民國低,這使得當代社會教育的地位低下,在反智主義和權錢迷戀的夾擊下,中國現存教育制度漏洞百出,更談不上國際競爭力。」


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樂雲的看法是:「人們在面對過去時,總是有意選擇美好的記憶。其實民國教育沒有我們想像那般美好。丁一凡的文章,從識字率、基礎教育、經費投入及高等教育,來證明新中國教育事業的飛躍發展,論證是實事求是的。事實上,民國教育無法與新中國教育相提並論。為何網路流傳著民國教育比當今教育好?究其實,在於抒發對當今教育體制的失望與不滿。為何人們對民國教育滿懷憧憬?核心是民國教育中對作為主體的師生的獨立性與自由性,這一點非當今教育可比。可惜丁一凡的文章沒有涉及這些,殊為遺憾。」


【學者眾議】


民國和現在的教育到底誰更好?


徐晉如【深圳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民國中學生超過現在的大學教授


任何一種教育,應該比的是精英教育,大眾教育不產生價值,因為沒有創造力,教育就是要看能培養出有多少創造性的精英人才。民國的基礎教育雖然不普及,但是只要你受了這個基礎教育,出來就是一個合格的人才。而現在我們接受基礎教育出來只能做一個低端的勞工。我的老師周篤文先生說,民國時,連校工見到中學生都要畢恭畢敬地叫「先生」的。那個時候的中學生的學問,是超過現在很多大學教授的。


楊早【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基礎教育今勝昔,高等教育昔勝今


簡單說,基礎教育當今勝過民國,高等教育當今不如民國,這個說法基本成立。但是當今的普及教育也有很大問題,普及而不牢固,教育資源的分配也不平衡,城市教育盲目向「重點」傾斜。現在的基礎教育固然比民國普及,但這具有歷史的不可比性。討論民國教育好還是當今教育好,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就像小時候吃顆水果糖,就覺得很好吃,現在就沒這麼容易滿足了。回憶總是好的,問題是,你那時候能不能吃得到?民國教育有很多事情做不到,不是不想做,是條件有限。我們現在常說的民國出大師,其實都是文科大師。因為文科教育比較省錢,民國經濟受限,只能抓文科、搞國學。相對來說,當今的理科教育與所取得的成績是進步很大的。


謝泳【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懷舊」也許有誇大的成分


學術界的民國熱持續時間這麼長,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當今學者對這個時代的認識大部分是符合歷史的,當中也許有誇大成分、有懷舊的色彩,但不能以此否定「民國熱」。批評這種懷舊,是因為害怕「懷舊」會動搖「當下」的合理性。事實上,這大可不必。老百姓並不能主動選擇一個時代或拋棄一個時代。歷史在哪裡?人民又是誰?至於基礎教育的普及率和大眾識字率的問題,不同時代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民國的識字率也比清朝高很多,每個時代都在進步,這種進步是世界性的,是和生產力發展緊密相連的。在印刷術發明以前,知識只掌握在貴族手中。普及教育是哪個政府都會做的事情,只不過受限於當時當地的條件,達到不同的程度而已。

張求會【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教授】:普及基礎教育不值得炫耀


滿足公眾的基本教育權利、普及基礎教育,這是任何一個正常社會都應該做的,不足以炫耀。至於讀書的條件,時代有差異,每個家庭也有差異。教育不光是看程度,還要看方向。


翟振明【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規模和教育質量應分開談


教育規模和教育質量應分開談,教育不是愚化和奴化,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養成能掌握自己命運並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的公民。

這不是無意義的PK,而是在客觀分析中尋醫問葯,不斷改良現行教育,這是當今學者的共識。正如楊早所說,我們不應魯莽地去評價民國教育好還是現在好,而應找出好的東西去繼承和發揚。他認為,「民國教育值得繼承的精髓,就是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並重,平衡得很好,不會一味西化,也不固步自封。尤其到了上世紀40年代,教育水平更是達到高峰,從辦學理念和教育宗旨來說,與世界一流教育水平的距離很短。可惜後來又拉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民國歷屆總統的誓詞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