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中國人起名不起表字了?

為什麼中國人起名不起表字了?

文言文成了文字君苦逼生活的過去式

終於不要再背什麼討厭的人名了

那時的文字君分外可憐古代人

因為在古代見到投緣的小夥伴:

敢問兄台大名?

你就會得到以下答覆…

但在感慨現在交朋友

不需要記n+1個名字的同時

文字君不由得好奇

表字究竟是什麼時候消失的?

小夥伴們是不是也很好奇

快來和文字君一起八一八

高考歷史填空,問:

中國古代被稱為________?

答:中華禮儀之邦

禮儀,一直是中華傳統美德

而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禮儀

像中國古代這麼重視「名」

在古代有字的多是書香門第

古人有「二十而冠」的說法

所以表字大多都是

成年之後由親密的長輩所起

讀書人之間相互表示尊敬

生活在現代的小夥伴們不知道

對於名字在古代可是有著很大的避諱

尤其是讀書人,請畫重點——讀書人

在正式書寫中要注意:

避孔子名諱、避尊者名諱、避長者名諱

最最著名的例子

就是咱們的司馬遷小朋友

為了避諱父親司馬談的名字

生生將《史記》裡面

帶「談」字的人名改了個遍

還有曹雪芹也通過

《紅樓夢》中的林妹妹寫出要對長者避諱

看到司馬遷和黛玉妹妹對父母名諱的重視

文字君突然想到

古代的老師有沒有

讓家長檢查作業並簽字這項創意的規定

文字君堅信代簽的事誰都干過

古代小朋友避諱簽下的字難道不會露餡?

由此可見古代人對名諱的看重了吧

對於家人、師長、朋友

不能直呼其名,又要表現得親密一些

起一個大家都可以稱呼的外號必要性就來了

GIF

小夥伴們一定都十分好奇

既然表字在中國古代那麼重要

怎麼到現在就消失了呢?

什麼時候不見了?

其實,表字早在民國的時候就不盛行了

民國時期出生的就已經很少有人起字

你們此時內心OS一定是:文字君你文盲!

魯迅、蔣介石都是有字的!

你們又不仔細審題是不是?

再次畫重點:是民國時期出生的人

而魯迅和蔣介石等人

大多數都是出生在清朝末年

魯迅的兒子周海嬰

出生於民國十八年沒有字

1924年出生的金庸沒有表字

......

而作為民國身份的代表——身份證

有出生年月日、有教育程度、有血型、就是沒有字

同時在民國議員的《選舉法》規定:

如果票號寫字型大小而不寫名,做廢票處理

證明了在民國時期

字已經不是必須存在的了

民國時期,字開始消失在大眾視野

首先消失的是古人所看重的「成人禮」

二十歲成年的傳統被改變

而取表字的儀式也沒有了必要

之後,新文化運動興起

反古文、反儒教、反傳統

古代的一切都有可能和封建掛鉤

激動的文人當時甚至要取消漢字

文字君OS:

你們咋不上天呢,取消漢字寫信都畫圈圈嗎?

GIF

古人複雜的姓名字型大小的稱謂

更是被看作封建落後的代表

所以,字什麼的,丟掉、全丟掉

讀書的私塾在這個時候也逐漸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學校的誕生

而古代人取表字的多為私塾先生

為弟子取字意為告誡、教導學生之意

新文化運動中倡導師生平等

所以民國時期名字逐漸合一

人們開始相互稱名道姓

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後

出生的人就很少取字了

其次隨著辛亥革命後

滿清帝制的崩潰

讀書人的「學而優則仕」的路途中斷

他們也不再享有原本的政治貴族地位

同時清末時局變化

許多貴族、詩書人家身份變化

和普通百姓混為一談

沒有了區分身份的必要

字因此就失去了實際的應用基礎

不少小夥伴感慨

表字的消失是對於傳統文化的不重視

但文字君卻覺得

傳統文化不要從心中丟掉就好了

當然有小夥伴們還要羨慕古代人有好聽的字

沒關係我們還有QQ昵稱、微信昵稱

各種自己可以起的高大上名字

文字君不免想要yy一下

幾千年後的人或許會比咱們更慘

咱們的填空題最多是:

李白,字___,號___

又號___,世稱___

到了他們就厲害了:

我國古代著名公眾號小編

據考名文字君,QQ_____,又QQ_____

微信____,又微信____

微博_____,又微博_____

……

你對誰的表字印象最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字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不看不知道,漢字還有這麼血腥殘暴的一面…

TAG:字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