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請問 100 年後,時裝單位會變成考古化石嗎?

請問 100 年後,時裝單位會變成考古化石嗎?

又到了苦等幾個月的時裝周,每當這個時候總是特別的興奮 + 期待,一是因為你指不定能在這期間見到什麼有趣的新鮮玩意兒,叫人激動;另一方面,每場秀背後總有許多有趣的東西可以和大家分享。在上回帶各位瀏覽了Undercover的聯合秀展後…

今回要講的就是:

Prada。

誒!等下,這是 Prada?!沒可能吧,因為印象中…

2017 FW

是這樣的才對啊,即便 Prada 男裝系列遠不如女裝能表達出 Miuccia Prada 的天馬行空及藝術細胞,但好歹偶爾也會出乎意料地有趣。不過我們再來看看今回 Prada 的男裝秀… 哦不,男女裝秀(畢竟將男女裝系列合併已經是時尚界的潮流了),你會發現,這回的發布會,真的是和往常不太一樣…

不僅擯棄了以往各種(必不可少)的浮誇印花…

2017 SS

2018 FW

還有素來積極迎合 「高端人群」 審美喜好的風格造型:風度翩翩的成功人士、玩心不減但被困在辦公室的管理層…

2014 SS

2018 FW

在今天,全部變成了近來大家喜聞樂見的街頭少年。漁夫帽、教練夾克、郵差背包、Anorak、笨重的丑鞋… 所有時下最 「in」 元素結合在一起,譜寫了一出 Prada 式的街頭遊行。完蛋了,難道 Prada 也被那群街頭屁孩攻陷了嗎?

其實也不難理解 Prada 這麼做的原因,面對自己的競爭對手們(Gucci、Balenciaga…)紛紛成為新時代的潮流引領者,自己確實是落後了 — 作出一些新的嘗試大概是常識吧。另一方面,如果你有關注最近挺高調的Helmut Lang,不要忘記它早在 2004 年就成為 Prada 集團的囊中之物。

不過… 等下,等下,仔細看看,這次 Prada 展現的 「街頭少年」 好像和我們印象中的那種不一樣?或許乍一看像是 Prada 不得不屈服於近來潮流動態而作出的折衷,實際上,這些造型里還是包含著老牌時裝屋的那一點 「矜持」…

Pocone 尼龍包

不僅用上了品牌在 1984 年推出的 Pocone 尼龍 — 當年 Muiccia 就是用這種面料製作的 Vela 包袋系列成為了品牌的 Cash Cow。哪怕…

在一片黑灰色中,也不忘極具代表性的高純色和複雜的圖案。與此同時,還搬出了...

Prada Sports 的東西。這條支線在千禧年前後可是十分火爆的,如果你正好撞上了那會兒國內的流行風潮,那你一定對滿大街的仿冒紅標不陌生。(用自家引領千禧年前後潮流的東西來詮釋當下流行的千禧年風潮,也是很 OK 的)

就像是在說,這一切實際上都是 Miuccia Prada 通過自己的眼光來對當下流行元素的再演繹,在尊重當下流行之外亦帶有自己的觀點 — 這也是 Miuccia 最令人欣賞的地方 — 無論他人如何,一直在坦率地表達自己。與此同時,似乎為了給品牌增加一些多樣性,Miuccia 還找來一眾設計師和藝術家來共同完成這個系列。

今回一些細節挺有意思的,比如是這個 Prada Logo

或是配有 Polaroid 大頭照的各種工作證

儘管這個系列可能稱不上多驚艷、多有設計感、多麼地聞所未聞(說句實話,儘管實穿性 100 分,但確實有點無聊),但你卻能在她所執導的作品中找到她的個性,讀懂她的心思:「誒,我知道現在什麼在流行,但比起一味地跟風,我更喜歡用我自己的方式來講故事。」

說到這裡,你大概應該有揣摩出今天我們並不會去挖空心思地告訴你這個秀背後有什麼什麼東西,靈感又如何如何,而是…

光是 Prada 如何將「時下流行 & 自身特色」結合起來的表達方式,就足夠令人想很多,因為…

相比之下,同樣是老牌時裝屋的 Balenciaga 選擇了(擯棄一切)放飛自我完全不同。不知多少人說過要是 Balenciaga 本人見到現在品牌是什麼樣一定會感到絕望到原地爆炸 + 起飛。

畢竟現在的 Balenciaga 和創立之初的模樣已經是大相徑庭了:曾經高不可攀的 Balenciaga 優雅女神,在今日,就如水果攤阿姨一樣 「隨和」 — 她拎著東北大棉被、身穿祖傳羽絨服… 只因這些東西被印上 B 記 Logo,叫這一切都升華了 — 足夠玄幻。(講真,我現在根本想不起這之前的 B 記是什麼樣了…)

看著是挺酷沒錯啦

或許現在 Balenciaga 獲得了某種意義上的 「新生」。

可是,一個品牌得以長久不是靠一時興起,而是仰仗的它背後的「文化體系」 所構築的 「精神信仰」招來能有共鳴感的支持者。一個優秀的品牌所需要的是一種得以 「傳世」 的理念與價值觀— 而這一點,正是當今所興起的新興品牌所欠缺的。

大家可能對 Chanel 沒什麼好感,但最起碼人家在傳承品牌信仰做得還行

最直觀的現象就是,一年前不可一世被 「號稱」 Maison Martin Margiela 之魂傳遞者的 Vetements,我們現在是不是該送它一首涼涼?(聽說早前在 HK 搞得超突擊 Pop-Up 沒賣出去多少貨)— 畢竟現在大家喜新厭舊的速度恐怕比翻高數課本的速度還快吧。

Vetements 的 DHL 「員工內購會」

另一邊廂,Alessandro 主理下的 Gucci 在幾年之後仍然叫人們津津樂道,女孩們依然為了一隻酒神包而瘋狂,這單純是因為 Gucci 廣告做得比較厲害?我覺得不是,而是 Alessandro 有自己的文化信仰(A 先生對歐洲復古美學的喜愛各位不會陌生吧),有源源不斷想要表達的東西 — 因為他擁有的不僅僅是自己那顆大腦。

這回 Gucci 找來藝術家 Ignasi Monreal 作新季廣告,還是很好玩

回到 V 記和 B 記(其實就是在說 Demna?)的問題上,當這一季人們看膩過後,下一季是繼續上一季被玩膩的東西,或是再次拋下過往繼續從頭再來?— 但這樣,這個品牌的個性在哪?它令人買單的 「獨特性」 還在哪?— 這不就變成了單純的消費主義了?(誒,等下,它們新季還沒發布,我現在說這話是不是有點早?)

忘記在哪看到的,有句話一直覺得很有趣:「有的奢侈品牌,通過不斷挪用亞文化,努力在面貌上顯得更年輕」 不過在這背後,實際上?你我都明白。

「我穿這外套出門被打了 10 次」

「究竟要如何把握當下流行和品牌初心?」 這樣的悖論真的很煩!你想,每個品牌的初心總是那時代的社會背景以及審美喜好緊密相連(比如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崛起的 Dior、Balenciaga、YSL… 走的都是優雅路線),但若是一個品牌有幸可以存活近百年,那百年之後,死守品牌 「初心」 而被餓死,還是為了重振品牌而將品牌原有的理念全都拋棄… 這件事是不是有待商榷呢?

我個人覺得這點比較厲害的是復活後的 Schiaparelli,當年和 Dali 一起玩的超現實主義精神現在仍在

我知道,這些歐美的時裝屋,對於你我這代人,是並無直接影響的 — 畢竟陪伴我們長大的是 90 年代的里原宿、日本的潮流。

那就藉此類比一下,做一個架空的設想,我們所喜愛的 N.Hoolywood、Wtaps、Neighborhood…(太多就不一一列舉,請不要說我以偏概全),幾經轉手得以於 2090 年仍然健在,那它們是應該保留一些創始之初的靈感呢,還是放下一切去擁抱 2090 年的潮流而忘記過去?

Neighborhood 2017 FW,不過要是百年後還流行這種也挺奇妙的

Emmmm… 這樣想起來確實挺煩的,但,這也只是從長遠來看,一個品牌的死忠粉所焦慮的 — 而若我是股東,最關切的不過是最現實的問題 — 「喂,什麼時候可以套現啊!」 品牌風格?品牌價值能否長久遠?不存在的,作為 Sponsor 的我並沒有義務去思考這些,我能在有生之年多多享受金錢帶來的樂趣就好了 — 這些不過是可有可無的 Bonus — 這恐怕是大多數品牌高層的想法。

這樣一想,做品牌真是太難了,還不如當一個只用付款(或根本不買單)的戲精消費者來得爽快,愛怎麼吐槽怎麼吐槽,反正我買單。

所以,不知道各位是怎麼看的咯?

圖片來源:goog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iLK志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經典鞋可以跨越半個世紀,讓李小龍和李宇春紛紛買單?

TAG:MiLK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