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學科視野:蔡元培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多學科視野:蔡元培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今年適逢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誕辰150周年。1月7日下午, 「多學科視野:蔡元培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與會學者均肯定了蔡元培在政治、教育兩個領域思想開明,貢獻卓著。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熊月之認為,蔡元培的思想由傳統文人向現代知識分子轉變,上海這座城市對他的影響可謂巨大。他於1894年之後大量閱讀西學書籍,思想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而這些書籍大都是上海譯介出版。此外,蔡元培從事新式教育與文化事業的起步地是在上海,上海也是他從事反清革命活動的根據地,廣泛人脈的結緣地,晚年從事反帝愛國鬥爭的主要活動地。

蔡元培仍有重要現實意義

蔡元培1868年生於紹興,曾任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及北京大學校長,以其為中國近代教育文化科學事業做出開創性貢獻,被毛澤東同志譽為學界泰斗、人師楷模。蔡元培一身兼任中國現代教育事業奠基人和中國現代科學事業奠基人,又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殿軍,既自己宣傳新文化,提倡科學和民主,且以其聲望和社會地位,排除反對勢力的攻擊,大力扶助新派學人,將原來由少數人提倡的文化運動變成有大批青年學生擁護的全國性的思想解放運動。

在研討會中,由幾家學術團體推薦的專家學者從各自的專業角度,論證蔡元培推動民族復興的歷史功績。歷史學家闡述蔡元培在清季民國時期思想界的影響、與清末新式教育的關係等等。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崔志海認為,與其他歷史人物相比,今天我們紀念蔡元培,是因為他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蔡元培自認是一個書生革命家,精於學而不益於政治。這樣的性情有局限之處,但也有可貴之處。作為書生革命家,蔡元培的一生的追求是愛國民主,這使他出淤泥而不染,一直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

蔡元培入翰林院,卻投身反清革命。北洋政府時期他是北大的校長,卻出污泥而不染,推動國民革命。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他擔任朝中要職,卻成立民族保障者同盟,反對國民黨員專制獨裁統治。

「他一生追求愛國和民主,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政治者情操。」 崔志海認為,這是蔡元培最為可貴之處。秉持這一理念,他推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奠定了民國的教育體系,將北大改造成中國最高學府,他提出的很多教育者理念和改革方案對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啟發意義。

在五四運動西風東漸的大潮下,蔡元培也未完全倒向西化,而是認為人類有共通經驗和普遍真理,對中西文化不應一味肯定或否定,而是該進行比較、擇善而存。崔志海認為這對我們的文化建設很有啟發,「我們往往把傳統看作落後,古代看作落後;中國看作落後,西方看作先進。其實傳統中國也具有現代性,古今中外也有很多相通之處。」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高瑞泉重點談了蔡元培的平等觀念。辛亥革命起初是以反滿革命的形式進行,而蔡元培則認為反滿革命根本上是要解決民主的問題,要推翻的只是少數滿族貴族。高瑞泉認為在反滿革命的過程中,蔡元培已經有了民族平等的觀念,這一點是與時俱進並且十分難得的。

在生活中,蔡元培也以身實踐平等觀念,將之作為一種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校員工給他鞠躬他會還禮。在北大做校長期間,他以海納百川的氣魄容納學術發展,招納了一批真正的大師,還反對學科傲慢,認為一個大學應該有各種各樣的學科,相互辯駁、相互討論,學術才能發展。

上海對蔡元培一生學業事業影響巨大

蔡元培在上海的居所有多處,最後一處海格路175號(今華山路303弄16號)即現在的蔡元培故居。研討會上,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熊月之指出,論對蔡元培一生學業、事業的影響,上海這座城市意義重大。

蔡元培在上海斷斷續續生活了將近20年,他的西學素養主要是受上海這座城市的影響。在生命前三分之一的階段,蔡元培沒有接觸過西學,是一個傳統的讀書人。1894年之後,他開始如饑似渴地閱讀西方書籍。熊月之做了統計,1894年到1899年之間,蔡元培讀過的有具體書名的西學書籍,可考的就有83本。這一時期蔡元培還未長期居住在滬,但這些書籍卻大部分是上海引進出版。

熊月之認為,這一時期的閱讀對蔡元培知識結構的影響巨大,是他從傳統讀書人、士大夫向現代知識分子轉變的轉折點,他提出提倡男女平等的夫妻公約正是在這之後,「吸收了西學理念之後,蔡元培的思想、行事方式、教育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另外,更重要的是,蔡元培從事新式教育與文化事業的起步地是在上海。上海也是他從事反清革命活動的根據地,廣泛人脈的結緣地,也是他晚年從事反帝愛國鬥爭的主要活動地。光是蔡元培出國以前,所讀的西學書籍,大多數都出自上海。「吸收了新學說、新思想以後,蔡元培個人自主的自覺性大為增強,遇事獨立思考、自我做主的傾向益發明顯。此外,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蔡元培啟用的相當一批人都與上海密切相關,他在上海從事教育活動的實踐經歷,為北大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礎,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將上海的新人、新風氣、新文化引入北京。」(文/楊寶寶)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食指與余秀華之爭:兩個時空的喊話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