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市場「李鬼」橫行:是專業人士在後推波助瀾?

書畫市場「李鬼」橫行:是專業人士在後推波助瀾?

原標題

書畫市場「李鬼」橫行,誰在推波助瀾

一件經過全套鑒定流程的名家藝術品,可能只是一個精心營造的騙局。據1月18日新華社報道,近日,貴州省遵義市公安機關在公安部指揮下,歷經半年多時間,成功破獲一起特大制販假冒范曾、啟功、齊白石等名家書畫作品案,摧毀3個犯罪網路,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字畫1165幅,查扣涉案資金2600餘萬元。

據專家考證,中國書畫造假歷史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從那時起,造假就始終與書畫收藏相伴相生、如影隨形。近年來,隨著國內收藏熱的興起和藝術品市場的火爆,書畫造假更是花樣翻新、愈演愈烈,贗品偽作層出不窮、充斥市場。遵義市公安機關破獲的這起特大案件,只不過向我們展示了書畫造假產業的冰山一角。

從報道披露的信息看,這起案件有三個特點格外引人矚目:其一,以假亂真的造假技術;其二,不規範的鑒定方式;其三,拍賣環節的審查漏洞。其中後兩點尤其值得警惕。

鑒定,原本是書畫作品去偽存真的關鍵環節。但在這起案件中,一些專業鑒定人士卻主動參與造假。如曾被范曾本人指定為「范曾字畫唯一鑒定人」的徐某,在明知他人提供的是假冒范曾書法作品的情況下,仍為對方開具20多張收藏鑒定證書。權威鑒定人公然替偽作背書,勢必加劇書畫交易市場真假莫辨、「李鬼」橫行。

拍賣,作為藝術品交易的最後出口,理應守住去偽存真的最後一關。然而,在這起案件中,一些拍賣公司對徵集來的作品進行真偽篩查的程序形同虛設,有的甚至知假賣假、助紂為虐。如曾在北京某拍賣公司工作的周某,就利用職務之便幫助他人將10幅假冒字畫送拍,成交價共計225萬元,其本人分得68萬元。拍賣審查環節失守,無疑為偽作流入市場打開了缺口。

更讓人不安的是,從近年來媒體的報道、坊間的議論來看,鑒定和拍賣行業從業人員參與、縱容造假的情況絕非罕見;本案中的相關涉案人員因為造假者被抓而被「拔出蘿蔔帶出泥」,但也許干著同樣勾當卻至今逍遙法外的仍大有人在。鑒定一直被認為是個帶有很強主觀性的工作,難以有一個客觀、量化的標準,這就為鑒定人員推卸責任提供了極好的借口。而拍賣法更是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只要事前發個「不保真」的聲明,即使拍賣行知假賣假,也很難被追究。行業特點和法律規定,使得一些人有恃無恐、無所忌憚,在支持造假的路上越走越遠。

造假的名家書畫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以假亂真地在市場上流通,甚至被拍出天價,不僅嚴重擾亂了書畫市場秩序,破壞了藝術生態,甚至還出現了用假冒書畫作品抵押貸款等情況,給金融領域帶來風險。如何加強對鑒定和拍賣行業的監管,嚴厲打擊書畫造假行為,已經成為擺在立法、司法和執法機關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難題。

本文為檢察日報刊載的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為「檢察日報」,特此感謝。

更多精彩資訊

請查看檢察日報新聞客戶端

檢察日報新媒體出品

文字丨檢察日報記者 李國民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

編輯丨陳俊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檢察日報 的精彩文章:

「女友起訴男友,簡直是笑話!」僅僅是一個笑話嗎?

TAG:檢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