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薄西山的權力也要爭:慈禧太后死前死後事

日薄西山的權力也要爭:慈禧太后死前死後事

作者:史遇春

東漢班固的《漢書》卷八十七上《揚雄傳》第五十七上中,對揚雄的《反離騷》有詳細的記載。《反離騷》中有句云:

「精瓊靡與秋菊兮,將以延夫天年;臨汨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此句意為:雖說是精瓊與秋菊可以延長天年,但是,面對汨羅,遙想屈子,難免會自傷自憐,恐怕人生短暫,自己的生命和事功就像那西邊快要落山的日頭一樣,在走向終結。

據說,自此,「日薄西山」一詞初具雛形。

後來,西晉李密在《陳情表》中,有言: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為了力辭晉武帝召其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供養為由,上表謝絕。在寫到祖母的狀況時,李密不但用了「日薄西山」,他更加重用詞,言其「氣息奄奄」。

有以上的名書、名人、名篇,於是,其中的「名詞」便廣泛傳播,便有了成語「日薄西山」。後來,就用此成語來形容人的即將死亡或事物的即將沒落。

人的生命途程中,終是要面臨一死,這是自然的規律;政權也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最終沒落覆亡,這是歷史的真實。

滿清自公元1644年(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攻入北京定都,到公元1912年民國成立、清遜帝宣統退位,立朝268年。

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癸酉,光緒帝駕崩於瀛台涵元殿,終年38歲,慈禧太后命溥儀繼承大統。。

光緒帝駕崩次日,甲戌,太皇太后慈禧於中南海儀鸞殿病逝,享年74歲。

從公元1644年到公元1908年,滿清已經建立政權264年,存世時期中的98.51%已經用盡,4年之後便宣告滅亡。

要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此時的滿清政權,我想,「日薄西山」,肯定是比較恰當的選項之一。

可是,在無法提前預知政權準確的滅亡時間之前,對權力食髓知味者,仍然希望100%把日薄西山的權力牢牢握在手中,仍然希望獨佔日薄西山權力的大柄、不被任何覬覦者染指。

其實,即使可以準確預知政權滅亡的準確時間,被權利迷醉的人,還是會奮力拚搏,全力爭取,希望日薄西山的權力握之在己,能用一刻算一刻。

光緒帝死後,無子,慈禧太后命溥儀繼承大統,這一結果很簡單,可是,其間的過程還是比較複雜的。

光緒帝死後次日,慈禧太后死,雖然新皇帝已經確定,但是,皇位傳承的波瀾並沒有平息。

下面,就看看滿清政權日薄西山之際,關於權力爭奪的一段記載。

這段記載出自清人胡思敬所撰《國聞備乘》卷三《溥偉爭位》一節。

清德宗光緒帝無子,他死後,皇位的繼承人選,就成了一項重大問題。

按照一般的做法和思維,光緒帝既然無子,那麼,大統的繼承者,肯定首先要從他的侄子中找尋。這樣做,一來呢,血親關係在那裡;二來呢,可以順理成章地承光緒帝的祀。

光緒帝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是咸豐帝的異母弟。按說,光緒帝的繼位者,應該先在醇親王奕譞孫輩中找尋,可是,此時,奕譞孫輩沒有合適的人選。

光緒帝死後,具備繼位資格的侄子,是在醇親王奕譞的異母兄奕訢(道光帝第六子)的孫輩當中。

此時,光緒帝的眾位侄子當中,奕訢之孫溥偉年齡最大,時年29歲。他是郡王銜貝勒載澂(奕?第一子)的嗣子、貝勒載瀅(奕?第二子)的第一子。

要真正說起光緒帝的繼位人選的安排來,他死後的這次選人,已經是第二次了。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復出訓政。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春節前幾天,慈禧太后主持召集王公大臣會議,準備立溥儁為「大阿哥(皇儲)」,並計劃庚子年(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元旦(即「首日」,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定元旦為農曆一月一日,1912年中華民國起,定元旦為西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西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舉行光緒帝的讓位禮,並且,連年號都確定了,預備改元為「保慶」。但是,慈禧太后此舉遭到國內外各種勢力的強烈反對,最終,只能被迫停止了這一次的廢立之事。

光緒帝生前,慈禧太后主持所立的繼位者溥儁,是端郡王載漪的次子。載漪是道光帝第五子惇親王奕誴的次子。奕誴被過繼給道光帝的異母弟惇恪親王綿愷為嗣子。奕誴也是光緒帝的父親醇親王奕譞的異母兄。

光緒帝生前,溥儁曾經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下,差點入繼大統,但是,溥儁最後還是被廢黜。

雖然,慈禧太后策劃的對光緒帝的廢立之事未成,但是,光緒帝的皇位已經岌岌可危,對皇位有想法的人,都隨時夢想著乘虛而入。

這些懷揣夢想的人裡面,被認為希望最大的,就是溥偉。

眾人這麼想、這麼看,溥偉更是滿心希望。

當然,除了滿心希望之外,溥偉也付諸行動。

溥偉的姑姑,被封為固倫公主。

這位固倫公主,就是榮壽固倫公主(公元1854~公元1924年);恭親王奕訢的長女;清文宗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特旨封為固倫公主,恭親王固辭,詔改榮壽公主;光緒年間,晉封為榮壽固倫公主,賜乘黃轎,賞食公主雙俸。

榮壽固倫公主12歲時,在慈禧太后主持下,出嫁富察氏。出嫁五年左右,額駙志端因病去世,她才17歲,就成了寡婦。

守寡之後,慈禧太后就把榮壽固倫公主接到宮中生活。

溥偉對繼承光緒帝的皇位有想法時,首先想到的得力內援,當然是他的這位姑姑。因為這位姑姑和當時的實際主政者慈禧太后可以說得上話。

除了內援以外,溥偉還有外援。他的外援是載振。載振是慶親王奕劻的長子。

說到他們,可以看看這一時期奕劻與載振的簡單情況。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廷命奕劻兼管陸軍部事。

本年,御史趙啟霖上奏:

「段芝貴善於迎合,上年貝子載振往東三省,道經天津,芝貴以萬二千金鬻歌妓以獻,又以十萬金為奕劻壽,夤緣得官。」

上奏之後,段芝貴被罷免,清廷命醇親王載灃、大學士孫家鼐查證其事,沒有查出實證,結果,御史趙啟霖被奪官。

於是,載振再次上疏,請求辭卸御前大臣、農工商部尚書之職,許可。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一月,命奕劻以親王世襲。

由此可見,溥偉拉載振為外援,也是有他的思考與用意的。

溥偉在拉載振為外援時,還向載振口頭承諾:

「事成之後,榮華富貴一起享!」

這話,很耳熟,電影里的黑道常常這麼說。

這話,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中,也有類似的言辭: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

謀劃運作歸謀劃運作,實際情況還是實際情況。

結果,慈禧太后拍板,決定讓清宣宗道光帝之孫、醇親王奕譞第五子、光緒帝異母弟載灃的兒子溥儀繼承光緒帝的皇位。

慈禧太后決定之後,載灃叩頭,極力請辭,說是自己的兒子不適合繼承皇位。

不知道,當時的實際情況如何,載灃的叩頭力辭是內心的謙讓?是禮儀上的客套?是心疼年幼的兒子?還是對權力的驚懼?一切真相,全都不得而知。

只知道,載灃叩頭力辭之後,被慈禧太后嚴厲喝叱:

「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在講謙讓。你是真奴才啊!」

傳說,喝叱完載灃之後,慈禧太后又放緩語氣,慢慢訓斥道:

「如果你擔心以你一人的力量,不能勝任輔佐皇帝的大責,在關係上,溥偉算是最親近的人,那麼,你可以引進溥偉,為你助力!」

溥偉雖然沒有被認定為皇位的繼承者,但是,聽到傳聞,說是慈禧太后有這此一語,所以,得知後,他還是大喜。有一點總比完全沒有好吧!

於是,溥偉私下思量著,這樣也好。他的內心,對此後能夠掌握權力,還是滿抱希冀的。

但是,等到慈禧太后死後,遺詔下來,內容中只提到,國家大政,全都聽由監國攝政王(載灃)主持,並沒有半句半字言及自己,於是乎,溥偉大失所望。

據說,溥偉還跑到樞廷,大罵張之洞:

「大行皇太后臨崩前,命令我幫助攝政王,這是顧命之託,現今皇太后的遺詔下來了,裡面並沒有提及我,這怎麼能行?應當重新撰寫遺詔。」

光緒帝、慈禧皇太后相繼崩逝,醇親王載灃監國攝政;此時,張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所以,溥偉才會去找張之洞。

張之洞回答說:

「凡是在朝廷任職當差的臣子,都應當幫助攝政王,哪能因為您說的這個理由,就把太后的遺詔撤回去?況且,太后彌留之際,我就在近旁,我實在是沒有聽太后說過您說的那些話。」

溥偉一聽,沒招了,他跺腳大哭,還把樞廷的軍機大臣統統罵了一遍。

張之洞對於溥偉,謹慎對待,能避則避,也不和他計較。

過了幾天,溥偉忽然跑去內務府,發布旨令,並在內務府指手畫腳,說是慈禧太后有遺命,讓自己總管喪事,喪事內外都要由他指揮。

內務府大臣奎俊(字樂峰,滿洲正白旗人,瓜爾佳氏,京城四大財主之一、榮祿的叔父,書法家。)既不敢相信溥偉的話,又不敢當面和他頂撞。於是,奎俊就派人秘密彙報此事給監國攝政王載灃。

載灃聽說溥偉口傳懿旨,他馬上就被嚇到了,慌忙邀奕劻一起入內,去見隆裕太后(光緒帝皇后),並向隆裕述說溥偉悖逆的情狀。

於是,隆裕安排,立刻降旨:自皇帝以下,都必須服從攝政王的命令!

旨下,溥偉再不敢胡亂逞強了。

後來,載灃攝政還不到一年,太福晉、正福晉(榮祿之女),弟弟載洵、載濤,還有溥倫、善耆等人,依著攝政王的權勢,濁亂朝政,弄得物議紛紛。

這個時候,一些人又說,當時沒有讓溥偉繼承皇位,是一大錯失。

但是,觀察溥偉的行事,比如說,他為了爭取皇位,曾經親自向載振屈膝下跪;比如說,因為偷著與外面的女子有染,而與福晉不合,還生氣到持刀自刎,差點丟了性命。就這些小事看來,溥偉也不過是傾覆江山的材料罷了。

滿清的江山大統,因為兩位皇帝的絕嗣而一再出現波瀾,滿清皇室似乎沒有優異的人才可以繼承社稷。有識者早就預知,滿清的離亂覆亡,是遲早的事情。

雖然如此,日薄西山的權力也還是權力啊,所以,斗著爭,跪著爭,都必須爭啊!

(全文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境心影錄 的精彩文章:

生平上坐有幾回?獨中三元的明朝宰相商輅軼事

TAG:塵境心影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