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要適當 靜要得法

動要適當 靜要得法

癌症,至今都是令人聞之膽寒的魔鬼。但,隨著科學對癌症的進一步了解、醫療技術的進步,患癌以後,能夠健康恢復者也越來越多,術後5年以上的存活率更是大幅度增加。

某事業單位的張處長退休以後,門庭冷落,心情不爽,不久在體檢中就查出肺部有陰影,最後確診為肺癌。手術後他感到劫後餘生的珍貴,不僅徹底戒煙,還一改過去沉鬱的心理,放下架子,積极參加老幹部活動室的各項活動,打撞球、打乒乓球,每天都和過去的老同事在歡聲笑語中度過。如今,8年過去了,大家公認他身體恢復得不錯。張處長屬於徹底治癒的幸運者。

還有一類「與癌和平共處」「長期帶癌生存」者,生存質量也不錯。

癌症患者經過手術、放療、化療後,末完全恢復正常生活之前,要經歷相當漫長的過渡期,通常把這個時期稱為康復期。癌症的康復有幾大要素,下面分別說說。

  心理疏導

致癌因素十分複雜,而精神心理因素在癌症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好發於一些受到挫折後,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焦慮、沮喪、苦悶、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調查發現,81.2%的癌症病人患癌前遭受過不良事件的打擊。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免疫力與其情緒狀態有關。凡是有信心戰勝疾病的人,能有效地激活機體內部的免疫力量,以促進身體早日康復;而不良情緒會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阻礙免疫細胞的成熟和抗體的產生,從而影響抗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從性格上講,癌症愛找那些總是悶悶不樂,愛發脾氣,焦慮抑鬱不開心的人。在心理學上,壓抑自我、愛生悶氣被稱為「C型性格」,甚至被稱作「癌症性格」。

更值得注意的是,患癌以後,心理壓力更為加大。癌症患者對自己的疾病進程、治療結果等特別擔心。這種心理負擔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影響胃腸道運動和消化液分泌,對治療和康復有負面影響。研究發現,我國70%~80%的腫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焦慮、恐懼等心理障礙。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癌症患者確診後一年內,心理問題最嚴重,患者自殺和因事故而死亡的風險是其他人的約二十倍。

面對患者的這些心理問題,應該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

抗癌書籍《生命如此美麗》的作者、石家莊鐵道大學張貴平老師建議患者首先調整好心態,「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精神在某種程度上比藥物的作用還大」。建議不開心的時候,不要自己壓抑自己憋悶著,可以通過與家人親友傾訴、培養各種愛好等方式,及時清理負面的垃圾情緒。

親友應給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勵和關懷。但,有些親友過度關心,忙忙碌碌圍著患者轉,反而讓患者產生「來日無多」的絕望心理,關懷關心也不要過度;還有的親友瞞著患者,不告知實情。與患者聊天,有助於他們回到正常軌道;有些患者屬於內向型的,不願多說,家人和親友應觀察他的精神狀態,掌握內心活動,避免情緒波動。可以鼓勵患者加入病友團,多與抗癌明星交流。

醫學發現,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不算是不治之症,因此患者和家屬都不要悲觀失望,應該放鬆情緒,自我安慰,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各種檢查和治療。堅強的求生意志是戰勝癌症的根本,要避免和減少參加各種可能對情緒造成不良影響的活動,精神不要過度緊張,工作或生活也不要過分勞累。

如果患者煩惱、焦慮情緒實在難以緩解,就要向專業心理醫生諮詢。

  定期複查

經過手術、放化療綜合治療以後,大部分癌症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完全或部分緩解,生活質量也有所恢復,但是,這不等於體內的癌細胞已全部殺死或清除,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局部複發或者病灶轉移。為早點發現問題,患者需要按照醫生囑咐定期複查。

一般術後1個月以後,就要通過CT、B超等進行評估,記錄術後的基本狀態等等。術後兩年內是很多癌症複發轉移的高風險期,因此,一般每3~4個月就要複查一次。兩年後需要根據手術病理分期和危險因素,決定後續是否延長複查周期。若判斷為低危,複查時間可以適當延長至每半年一次;若判斷為高危,則需要繼續保持每3~4個月複查。每個人的具體複查時間因人而異,需要請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科學飲食

有的患者之所以患癌,與其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嗜煙酗酒有很大關係。醫生會要求患者徹底改變不科學、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與此同時,癌症患者需要有良好的營養維持,以提高和鞏固療效。可根據不同的病情、年齡、體質、嗜好等綜合調配,忌口不宜過多。應掌握新鮮、營養、清淡、對味、少食、多餐的原則。不必過多強調滋補,只求飲食正常。烹飪方法推薦蒸、燉、煮、燴,注意少油、少鹽。術後飲食要少食多餐,每天可以吃5~6餐。一頓不要吃太飽。加餐可選擇溫熱的複合果蔬汁,比如,紫甘藍、綠葉菜焯水,加胡蘿蔔、蘋果一起榨汁。

有些患者術後一個月左右要進行放化療。中間這段時間非常寶貴,要做好營養儲備,應對化療可能帶來的食慾下降、疲乏無力等全身反應。原則上要求營養均衡,雞、鴨、魚、奶等優質蛋白不能少,每天一個雞蛋是「標配」;蔬菜每天至少攝入500克,深綠色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如蘿蔔、白菜、西蘭花、芥藍等)各佔一半左右,配上適量菌類和根莖類蔬菜;應季水果每天攝入200~250克,種類不少於2~3種。建議每日攝取的食物種類15種左右,紅肉每周不超過500克,加工肉製品最好不吃。限制精加工食物,主食可選能量密度較低、飽腹感強的五穀雜糧,實在難以下咽的話可適當粗糧細做。

  適度運動

人活著,就需要有運動。如今,術後1~7天患者就可離床活動,可由家人攙扶在病房走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一些體格不錯的患者可以帶著引流瓶下地活動。若患者年老體弱、無法自主活動,不妨「少次多動」「被動活動」,即每次活動幾分鐘,每天累計達到半小時,家人可幫著按摩腿部、輔助勾腳、拍打肩背。

出院1周左右就應快速進入康復鍛煉階段,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到公園、郊外或空氣好的地方鍛煉,開始小運動量的鍛煉,活動強度以心率100~120次、微微有些氣喘為宜。適應後可逐步增加運動量,比如健步走增加500~1000米的距離。康復鍛煉也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有些人身體基礎好,很快就能恢復到術前的狀態。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康復訓練。絕對不鼓勵患者長期休病假或悶在家裡,而應儘快進入康復鍛煉階段。

適度運動、合理鍛煉不僅可恢復體力,改善病情,更重要的是使精神上有所寄託,消除悲觀情緒。自我鍛煉的方法很多,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體質、環境,選擇健步走、太極拳、氣功、五禽戲等等。

  回歸社會

患者要合理地安排規律化的生活,在不覺得勞累的前提下,盡量多參加體能鍛煉、娛樂活動、社交等。寬鬆而充滿樂趣的生活,可增強身體對癌症的抵抗力。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主席赫寧教授就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她曾與學生出了很長時間的門診,隨後返回病房給自己做化療。學生很驚訝:精力充沛、滿負荷工作的老師竟是一名病人。建議患者為自己設計重返工作的目標,從半天或相對輕鬆的工作開始,積極回歸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科學養生 的精彩文章:

這些生活因素損害腎功能

TAG:大話科學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