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講堂」里的思想和力量

「大講堂」里的思想和力量

2017年3月1日,國育智庫大講堂開播。

一年來,國育智庫大講堂

開設11期直播講堂

覆蓋6大主題

國家發展戰略與宏觀教育政策、學校綠色發展、未來學校探索與實踐、校長創新實踐、新思想新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課程創新等

直播會議培訓18

覆蓋全國各類教育行政機構、院校400余所

累計觀看人數達27萬人次。

國育智庫大講堂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為便於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及時了解國家的重大戰略、重大政策,教育創新發展的最新實踐,以及新思想、新科技的前沿領域開辦的高端遠程互動直播平台,定期邀請教育、科技、經濟、產業、社會等領域的高級政府官員和頂級學者開設講座,同時匯聚上述領域國內外優質資源建立課程庫,採用在線點播的模式,服務於國內各類學校和教育機構。

1

3月1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第一期國育智庫大講堂開講。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以「教育的大歷史與大趨勢」為主題,圍繞教育的大歷史與大趨勢、關於教育現代化及高等教育結構性改革等三個方面對教育「十三五」規劃作了內涵豐富、分析透徹的解讀。

高等學校如何適應結構性改革?

一要堅持價值創造導向,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創造價值;二要堅持科學定位,在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中尋求、拓展發展空間;三要堅持對接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發展戰略,對接產業革命、科技革命,對接人民群眾教育需求升級;四要堅持集中資源於戰略突破口,營造和形成有利的競爭優勢和態勢;五要要堅持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軍民融合的發展模式,在開放融合中實現特色發展;六要堅持以積極心態擁抱改革,積極推動高校形態變革、編成結構改革和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模式流程的改革創新。

2

3月29日,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謝維和教授就「雙一流」建設的若干思考作專題講座。謝維和教授圍繞「雙一流」建設實施方案,從「一流」、「世界」、「高等教育強國」三個關鍵詞進行深度解讀,分析實施「雙一流」建設的新挑戰、新要求,提出樹立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和改革意識。

落實「雙一流」的政策,科學全面地理解「一流、世界、與高等教育強國」三個關鍵詞非常重要。

「雙一流」建設中有高層次學校,也有低層次學校,各類學校應該在自己的層次中追求質量和水平。「一流」是追求大學服務的質量,是要引導高校追求學校服務水平和質量,而不是追求層次。「雙一流」建設,應該是高水平的大學與學科,而不應該僅僅是高層次的大學與學科。「世界」是包含了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具體概念。世界一流,可以是歐美地區的世界一流,也可以是世界不同地區的世界一流,關鍵在於大學在特定地區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一個「高等教育強國」必須是具有高等教育的結構性優勢,不能僅是排行榜上進入前100的大學與學科。而結構性優勢是應該能滿足和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與知識的需求,引領不同行業發展的大學與學科。

3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期間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發展思路、戰略任務和保障措施。教育部綜合改革司司長劉自成從什麼叫教育綜合改革,教育綜合改革的形勢,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任務進行了闡述,為各個高校在十三五期間深入推進綜合改革理清了思路,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出謀劃策。

「十三五」時期,教育綜合改革的總任務是: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資源配置方式,促進教育公平;改革評價方式,提高教育質量;改革管理方式,激化教育活力;改革保障機制,促進教育優先發展。

在總任務的基礎上,對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兩個前提。定向和定位。高校改革要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堅持「四個服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改革要科學合理定位,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平庸的大學都是一樣的,優秀的大學各有各的特色。

二是兩個「根本」。高校的第一追求是育人,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要把握價值觀塑造、關健能力培養、身心健康三個方面;高校的第一要務是質量,提高質量是根本要求,要從規模發展轉變為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結構也是一種質量,要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三是兩個著眼點。高校要根據自己的特色及定位,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四是兩個著力點。要加強制度建設。高校要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推進章程建設,加強學術委員會建設,處理好黨委和行政的關係,行政和學術的關係,學校與院系的關係;要加強一軟一硬文化建設,培養優良的校風學風教風。,硬的是制度建設,軟的是文化建設。

五是兩個關係。處理好學校與政府的關係,處理好學校與社會的關係。

4

網路時代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成為了當下教育不可迴避的熱門話題。第四期國育智庫大講堂邀請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主任劉海驊北京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副主任張馳,就網路時代的學生心理危機干預話題,答疑解惑。

第一個關鍵詞是「理念」。現在很多城市已經開始建設危機辦公室,比如主管副校長一定要去主管危機事件。理念已經發生了變化,更加關愛關注人的內心。這個理念是在時代背景下發生的。

第二個關鍵詞是「機制」。在我們學校或教育學校的系統中是否有危機機制?比如有沒有成立小組,有沒有主管安全的領導,是否既有危機的處理流程,又有危機的預防體系危機的應對體系等等,這個機制非常重要。

機制之後是培訓。我們主管副校長很難接觸到學生,更多的是我們的教師隊伍和後勤人員去面對學生,他們如何去培訓?發生危機之後對我們周圍人產生的創傷也好,刺激也罷,我們如何規避再次發生危機事件,這都是機制裡面很重要的問題。

5

進入「十三五」,我國教育進入到提高質量、優化結構、促進公平的新階段,教育的模式、形態、內容和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在新的歷史階段內首要的戰略性工作。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在第五期國育智庫大講堂上就《國家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划下,教師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作了深度解讀。

我國當前教師隊伍建設要堅持以下四個原則:

? 統籌規劃,優先發展

把教育工作置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把教師工作置於教育的重中之重。做到三個優先,優先謀劃教師工作,優先保障教師工作投入,優先滿足教師隊伍建設需要。

? 整體推進,師德為要

要全面提升教師素質能力,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校上牆入屏、人人入腦入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

? 深化改革,創新機制

要抓住關鍵環節,優化頂層設計,推動實踐探索,破解發展瓶頸,把管理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作為突破口,把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作為真招實招,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

? 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要突出針對性,立足中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根據各級各類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展實際,考慮區域城鄉校際差異,採取有針對性的舉措定向發力。

6

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可以解讀更多更深層次的世界。5月25日,第六期國育智庫大講堂邀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原黨委書記、副院長王其文教授以《大數據——基於大數據的國情分析》為題,結合中國統計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公布的三個數據模版,從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經濟增速、人均GDP、經濟國際化、教育與科技等方面對中外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充分展示了「數據解讀」的魅力。

中國的教育數據在近二十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從高校招生人數數據來看,50年代只有幾萬人,60年代十萬多人,穩定增長到1998年的108萬人。隨著1999年開始擴招,到2006年高校招生人數已經達到548萬,是1998年招生人數的5倍多,這就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增速最快的一次擴招,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重大事件。

7

當前,人工智慧的迅速崛起,VR實驗室的橫空出世,大數據應用的強勢擴張等等,各種黑科技不斷刷新大眾的認知,而這些新技術會給教育帶來怎樣深層次的變革?高校應該如何抓住這次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實現轉型發展和彎道超車?6月7日,在國育智庫大講堂第七期,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作《信息技術發展與教育變革》。

信息技術的進步帶來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的探索和湧現,從而推動了傳統教育理念、模式與方法的變革,也推動了學習方式和形態的轉變。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學習模式呈現屏幕化和碎片化發展,學習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選擇性和自主性更強。同時,教學方式從傳統的單向知識的傳授向「影響式」和「互動式」教育轉變,而翻轉課堂、可汗學院、MOOC、雲端學校等的出現,導致現有的師生關係、管理模式、教學方式的改變,進而重構學校的存在方式。

8

7月5日下午,國育智庫大講堂第八期開講,空軍軍通局高級會計師、全軍軍事代表專家諮詢組副組長譚雲剛從軍民融合何以成為國家戰略、我國軍民融合與教育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推進軍民融合與教育創新的對策建議等三個方面系統闡釋了軍民融合與教育創新的若干問題

創新軍民融合式教育體系是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途徑。

創建軍民融合基本理論體系

組織軍內外力量,聯合開展國內外軍民融合理論研究,特別是習近平主席關於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研究,搞清楚軍民融合基本概念、內涵外延、歷史沿革、現狀問題,研究提出具有中國特色軍民融合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結構、內容和發展趨勢,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健全軍民融合國防教育體系

國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普及國防知識,使全體公民增強國防概念,增強保衛國家安全的意志、技能和體魄。一是建立軍民融合國防教育基地。二是全面深入開展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三是開展軍民融合文化教育。

完善軍民融合人才培訓體系

拓展渠道,依託國民教育培養軍隊人才,特別是新興科學技術專業人才,使軍事人才培養深深根植於國民教育豐沃土壤,獲得持續有力的智力支撐。

9

校園安全不僅關係到師生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成長,更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11月3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教授,教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青少年犯罪學會常務理事王大偉教授做客國育智庫大講堂,詳解學校安全預案與學校安全教育

學校安全預案主要有兩類:主動先發的預案;被動反應的預案。

主動先發預案——其重要前提是安全主體事先有情報、有預案、有方向,並且宣傳到位、訓練有素,進而提高師生防範意識與強化安全技能,最終有效的規避或降低侵害事件的發生。

被動反應預案——主要特點就是責任分工較為明確,且將應急預案細化分解,通常採用逐層報告制度。

10

按照教育部黨組指示和中心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為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11月13日下午,著名軍事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徐焰教授作十九大精神專題講座。

從國家安全與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刻分析了世界戰略格局的發展變化和我國周邊的安全環境及面臨的內外挑戰,介紹了黨的歷史和建國60多年來我國國防建設重點由機械化轉向信息化的建設歷程以及我國國防建設的新經驗、新使命,闡述了中國夢引領強軍夢、強軍夢支撐中國夢。

11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根據《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教育系統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的通知》工作部署,積極推動十九大精神進機關、進校園、進網路等「七進」的要求,2017年11月30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國育智庫大講堂特邀請教育部十九大精神百人宣講團成員,十九大開幕式中央電視台一套直播間特邀評論嘉賓,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向明教授作題為《新時代 新思想 新目標 新征程》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報告。

新時代「新」的具體體現:

第一個「新」體現在中華民族要強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強起來,我們中國人要強起來,這也是將強起來稱之為當今新時代的最大特點的重要原因;

第二個「新」體現在對於世界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即社會主義在世界範圍內從低潮走向復興的新時代;

第三個「新」體現在我國這種經過歷史實踐的道路、理論、制度與文化的獨特發展模式,為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智慧和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之弦 的精彩文章:

高職「課堂革命」之道

TAG:教育之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