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壓總是居高不下,可能是因為沒選對它!

血壓總是居高不下,可能是因為沒選對它!

高血壓是「無聲的殺手」,會引起心臟病發作、卒中等疾病。但是很多人在用藥後降血壓效果不理想,原因究竟是什麼?

合理用藥是控制好血壓的關鍵,而不少人沒控制好血壓不是因為沒選對葯,而是沒選對吃藥的時間。一起好好聊聊吃藥時間的問題。

24 小時里血壓有自然的起伏

血壓怎麼算控制得好?

普通高血壓人群血壓應降至 140/90 mmHg 以下;糖尿病或伴有腎臟疾病的人群應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尿蛋白大於 1 克/日者,血壓應控制到 125/75 mmHg 以下。除了要降低整體血壓水平,還要有效抑制清晨時段血壓的快速上升,並且保證夜間血壓的適度下降。

降壓藥到底怎麼吃?

要想達到上述目的,除了充分考慮每個人的血壓變化節律,還要考慮到藥效強度、不同個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以及藥物吸收代謝的特點。

血壓高峰出現的前 2 個小時,是比較妥當的服藥時間點。所以,臨床醫生通常會給大多數人如下的服藥建議。

1. 中、短效製劑

短效藥物的特點是起效快、作用消失也快。

常見的硝苯地平(心痛定)、維拉帕米(異搏定)、地爾硫卓(恬爾心)、美托洛爾(倍他樂克)、非洛地平(波依定)等,都屬於短效或中效藥物,一般需要每天吃兩三次。

如果每天需要吃兩次,建議在早上 7:00 和下午 15:00 吃。

如果每天需要吃三次,建議在 6:00~7:00,13:00~14:00,17:00~18:00 吃。

這樣,能讓藥物在發揮作用時,與血壓高值相遇,提高降壓效果。

2. 長效葯、緩釋劑

長效降壓藥的療效能在 24 小時以上,這些藥物起效慢一些,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時間,才能顯現穩定降壓的效果,所以用了這些葯以後,不要因為效果不顯著而急著換藥。

氨氯地平(絡活喜)、氯沙坦(科素亞)、苯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等,都屬於長效葯或緩釋劑。

這些藥物,每天吃一次就行。一般推薦早上起來,6:00~7:00 的時候吃。如果監測發現晚上睡覺時,血壓下降並不明顯,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把用藥時間調整為睡前,大概八九點的時候服用。

3. 聯合用藥

為了更好地控制血壓,有些人不得不吃兩種甚至更多的葯。

為了避免漏服,醫生可能會建議幾種葯一起吃,不過也可以晨起服用一種,睡前或傍晚服用另一種。具體怎麼用藥,可以諮詢醫生。

特殊情況要注意

1. 清晨高壓

前面提到,起床後會有一個血壓升高的現象。有的人的高壓可以到達 140 mmHg 以上。推薦服用可以覆蓋 24 小時的降壓藥,並盡量避免在這個時間段運動。如果血壓仍不達標,可以問問醫生看要不要加用一些短效藥物。

2. 餐後低血壓

有的人在吃飯後 2 小時內,會出現一個血壓下降的情況。甚至會出現胸痛、乏力、頭暈、意識障礙等心腦缺血的癥狀。

建議查找引起餐後低血壓的原因,在醫師指導下服藥,避開餐後低血壓。同時要注意避免暴飲暴食、大量飲酒。吃飯以後,休息一會兒,不要馬上活動。

5類人更易患高血壓

有以下特點的人,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比其他人要高。

1.喜歡吃鹹的人,容易得高血壓

食鹽含有鈉,吃得越咸,攝入的鈉就越多。鈉把身體內的水分牽制住,使血的總量增大,容易發生高血壓。 除了鹽,醬油、蚝油、味精等常見的調料中,鈉含量也不少。另外,一些可能不是鹹味的調料中也會含有鈉,比如沙拉醬、蛋黃醬。這些調料都要少用。 想要了解調料中鈉含量,平時可以多注意一下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裡面都標了鈉含量。

2.精神長期緊張,性子比較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壓

長期不良刺激,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焦慮過度、噪音等,這些都會影響神經和內分泌系統,他們對血壓的調節功能發生異常,就容易發生高血壓。

3.胖子容易患高血壓

肥胖和超重的人,體重大,心臟負擔也會加大,更容易發生高血壓。肥胖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正常體重的人的 3 倍。 除了體重,還要注意自己的腰圍,腰圍男性 ≥ 90 cm 或女性 ≥ 85 cm,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腰圍正常者的 4 倍以上。

4.飲酒多的人容易得高血壓

喝白酒每天超過二兩,久而久之造成酒精在體內損害動脈血管,使動脈硬化、血壓升高。如果又吸煙,則血管的損害更嚴重,血壓升高會更厲害。

5.遺傳

在高血壓的發生當中,遺傳因素約佔 30%。就是說,家中有高血壓患者的人,得高血壓的風險,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但不是說父母有高血壓,孩子百分之百也會有高血壓。如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少吃鹽、不吸煙、不飲酒、保持正常的體重,還是能夠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患者冬季養生該注意些什麼?如何平安過冬?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