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說茅台又漲價

聽說茅台又漲價

(圖片提供Berta Sastre)

目前,從京東官網上購買53度飛天茅台(醬香型)白酒,價格已經飆升至1499每瓶。難怪國外金融人士總在抱怨看不懂中國經濟,殊不知我們本國人自己也根本看不懂......

複雜的經濟問題就留給專業大咖們去解答。咱們只從一個簡單問題出發,看看這個奇怪的現象究竟有多麼不可思議。

首先飛天茅台需要在基礎酒儲存滿五年之後才進行成分勾兌,而基酒的產量一般是二到三萬噸,成品酒自然要少一半左右。

這樣推算出來,飛天茅台一年實際裝瓶量可以達到三千萬瓶。這其中還不包括其他系列,如王子、迎賓,以及下屬習酒公司出產的其他酒品。

中國實際白酒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四十歲以上的男性,像九零後的飲酒習慣主要為啤酒,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年輕人偶爾喝點白酒。

如果再把其他知名白酒也算在內的話,完全可以覆蓋沒人一天一瓶的數量。也就是說,並非所有人都喝白酒,也並非所有人都要喝茅台。

更不可能是都數著飛天茅台53度來喝,這樣看,單單它的價格直線上漲,完全在背離正常的商品價格市場規律。

可能有人會叫囂,茅台制酒技術穩定,而且年份越久越讓人喜愛。完全不否認,只是這能說明什麼?難道路易威登升值,就要人手一件么?

我們一點也不否定茅台在白酒中的地位,但是再「崇高」,也只是商品的一種,也只是白酒的一小類而已。

換句話說,這裡面必然存在不正當的人為推高因素。就像比特幣,雖然出現時間沒有八百年那麼久,但是並不影響很多人將其作為資產持有。

難道這裡沒有投機行為嗎?當然有,肯定有,而且最可怕的是,如果茅台廠自己就是始作俑者,那才是最大的一顆雷。

其實,作為正常的商業營銷方式,可能很多地產開發商就用過類似的惜售手段。現在看來,無疑也被茅台或者下游相關環節使用著。

炒作的性質大於產品的實際價值時,它的屬性其實就和比特幣完全一致了。只不過是一個國家不管,一個被禁止而已。

作為消費者而言,以前買了存著也就偷偷樂一陣。至於其他還沒買,想要買來投資的,切記,投資需謹慎,貪婪必被「捉」。

這絕對不是吃不著的葡萄非要說它酸,而是一瓶白酒的實際成本是不會超過五十元。就算考慮多重外在因素,比如競爭性、稀缺性、品牌效應等等,也不可能溢價達到三十倍。

難道最終我們要把茅台定義為奢侈品?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無話可講。不過就算沒有這樣的實際歸類,其實現在飛天茅台已然身列其中。

如此一想,茅台廠可能以後也只好減少飛天系列的產量,以次來穩定其昂貴的價格,保持被推波助瀾而半推半就的「奢侈態度」。

至於股價,則更是與實際產品無太大關係的一種存在。市值即將超過萬億的茅台廠,捧著再多現金,也不可能無限量加大產量。

於是,一種奇怪現象就出現了,既然手握重金,原料豐沛的前提下為什麼不能加大產量。就像蘋果,人家是自己訂價,價格昂貴,完全有能力加大產量,或者提高研發水平與產品更迭速度。

白酒好像不需要拋棄型研發,更不會考慮什麼更迭問題。再如果把產量搞上去,那瞬間價格就會暴跌。

酒類行業本身不具備金融槓桿的投資問題,現在被人推上這麼高的位置,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嘴八社 的精彩文章:

在這顆星球上生存,首先應該知道渺小的意義

TAG:七嘴八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