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和你玩兒了
(1)
觀察小朋友們相處,發現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不管兩個人還是多個人,從趣味盎然到意見分歧,最後總會有人蹦出一句「我不和你玩了」,連表情都生動得很,嫉惡如仇、霸氣側漏。聽到這句話的小朋友,要麼義憤填膺回復一句「我也不和你玩兒了」,要麼委屈巴巴地乞求對方不要不和他玩兒。
(2)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從行為學的角度來看,無非就是小朋友們在相處過程中,因為不同的行為特徵和思維習慣導致的不同反應。而要在相處過程中實現其目的,必須控制自己的行為以適應所處的環境。行為導致後果,後果不同,控制方式自然也不同,無外乎自我控制和所處群體的控制。
自我控制可以憤而離群,可以委曲求全,也可以想辦法化解危機;群體控制可以依照遊戲規則控制個體反應,可以更改相處模式以融洽彼此,也可以就此一拍兩散各玩各的去。當自我選擇和群體選擇不相符時,衝突立顯,玩兒與不玩兒就成了當下的重要選擇。而「我不和你玩兒了」這句話殺傷力如此之大,很容易造成小朋友群體的分崩離析,甚至會帶來以嚎哭終結遊戲的後果。
(3)
仔細想一想,這種行為可並不僅僅存在於小朋友中間。家人之間、朋友之間、情侶之間的「情感綁架」,和小朋友們玩不玩兒的選擇簡直如出一轍。簡單來說,情感綁架就是相對更為親近的人之間,以感情的名義、以親密關係的旗號去約束、控制甚至脅迫對方,從而達到對方聽從自己意願、實施目標行為的目的。舉個例子,家庭關係中常常會見到的場景,長輩對晚輩說:「XX呀,你看我照顧你如何如何,我培養你怎樣怎樣,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巴拉巴拉,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出人頭地有所成就考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才不辜負我對你付出的感情和辛勞呀!」以上內容可以用任何「投入——產出」來替換。
是不是感覺很熟悉?陌生人之間也少不了,更多的採取「道德綁架」的方式,比如公交車讓座問題,排隊加塞問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事故處理問題,等等等等。
(4)
上面的例子我想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愛。我們從小就聽到很多的愛,看到很多的愛,被教育要愛別人,心懷大愛。但愛是什麼?是養兒防老,是愛我就要容忍我,還是我善良我忍讓我必須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其實都不是。我認為的愛,要在心懷包容、擔當責任的基礎上,讓對方和自己都變得更加美好。單純以犧牲某一方的利益去達到所謂的共同目的,都不是愛。
另一方面是安全感。回到題目中「我不和你玩了」的種種現象,不管是憤憤不平還是委曲求全,究根問底是內心缺乏足夠的安全感,擔心自己被群體剝離,害怕被親近的人疏遠拋棄,從而喪失在一起的那種情感撫慰。對於真正相信自己有能力獲取幸福,內心強大足夠應對困難和痛苦的人來說,玩兒與不玩兒就沒有那麼大的殺傷力了。
(5)
或許我們做不到不求回報,但我們可以在社會行為中以道德修養、公序良俗和法律來控制自己,幫助他人或求助他人時,設身處地地去選擇行為方式;在和家人、朋友、愛人親密相處時,不要用我付出就要有回報來約束對方,不僅僅以己方的價值觀去固定相處模式,能尊重對方的想法和立場,勇敢的對或軟或硬的要求甚至脅迫說不,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愛彼此。
當我不和你玩兒不會讓你暴跳如雷或淚流滿面時,可以不被情緒影響判斷,冷靜下來再去處理,相信會有一個對彼此都更加美好的結局。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