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醜化中國人,拿中國人開涮?一集就引發震怒,沒想到你是這樣的BBC!

醜化中國人,拿中國人開涮?一集就引發震怒,沒想到你是這樣的BBC!

BBC,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作為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BBC幾乎是行業標杆一樣的存在了,甚至坊間還流傳著「BBC出品,必屬精品」。

然而,最近BBC 3台播的這部新劇,打臉了......


逐夢魔女

Chinese Burn

IMDb驚現1.9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獻上一份2016年倒數前十的榜單,看來,這片為自己拿到了一席之地。

豆瓣呢,連評分都沒有。

尤其它的中文譯名— —逐夢魔女,不禁令人聯想到另外一部。

建議導演們以後要避開這倆字......

口碑差勁不說,網友一個個氣得連一星都不想給。

到底這劇怎麼了?

《Chinese Burn》的故事,圍繞在英國倫敦打拚的三個女孩展開。

暴躁,易怒,新潮獨立女性,同時也是一位默默無名的演員,傑姬。

在唐人街奶茶店打工、扮人偶的絕望女孩,伊麗莎白。

以及,從台灣來倫敦旅行的有錢人,福福。

該劇播出之時,就聲稱要打破西方對華人的刻板印象,眾多外媒也都是以此為噱頭報道的。

「甜美,純潔,擅長打乒乓球?錯!這部新劇抨擊了對華人的刻板印象」

本可以成為英國版的《Fresh off the Boat》(劇論很高的描述亞裔移民的美劇),可當小編滿懷期待地看了這部劇後,卻有一種吃了蒼蠅屎一樣說不出來的感覺。

GIF

正片剛一開始,福姬就在對著鏡頭,模仿各國女人的樣子。

從泰國、沙烏地阿拉伯,再到韓國、日本。

韓國女人是如何尖叫的?

日本女人又是如何假笑的?

「很好,這是泰國妓女。學韓國妓女叫床;學沙特妓女叫床。你真的想應聘做妓女?」

鏡頭一轉,便是一身浮誇裝扮的福福出場。

車夫一邊費力地蹬著車,一邊提醒著福福,去阿克頓一趟可是很貴的。

結果,福福直接亮出一沓鈔票。

搭車如此,出門購物,付房租,動不動就是一沓鈔票。

傑姬和伊麗莎白勸她,你最好不要帶這麼多現金在身上。

福福說,我手提箱里還有很多。

所以中國人就是炫富,浮誇,花錢動不動就帥出一沓現金嘍?

尤其,當福福第一次跟房東見面時,就直接盯著對方的狗,誇獎它看起來很美味。

還直言,真想把它吃掉?

傑姬接到通知,去面試一個角色。

剛念完兩句,對方就提出要求,可不可以念得更像中國人一點?

說就說吧,幹嘛還刻意模仿出一個「眯眯眼」?

去年維密超模吉吉·哈迪德,在直播中照著佛像比「眯眯眼」,就曾遭到網友圍攻,被指責歧視亞裔。

上海維密大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乾脆就沒去成啊。

傑姬無奈,又按照他們的要求,用「中國人的語氣」念了一遍。

念完以後,就忍不住吐槽:你不是開玩笑吧?我是說,如果你要玩種族主義這一套,至少也要弄對啊。

然後又一臉正氣逼人的樣子強調,中國人才不是這樣發音,那是對日本人的刻板印象。

並且,我們日常說話不是動不動就跟李小龍式的。

說罷,還一腳把攝像機給踢飛了。

結果,這段熱血的宣言說罷還沒有多久,傑姬接到了對方錄取她的電話,立刻表情一轉,滿口「OKOKOK」。

— —你才說過那面試是在搞種族歧視啊

— —誰在乎呢?我被錄用了。

看似乖巧的伊麗莎白,才被有錢男友甩,接著就跟別人一夜情。

還被閨蜜傑姬曝料性關係混亂,經常跟各種各樣的男人滾床單。

網友@史上最牛逼的男人:

想打破別人對你的看法卻表達了對你的刻板印象,這個智商也能拍劇也是厲害。

這就是你消除種族歧視的方法嗎?確定不是在加深種族歧視嗎?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怎麼去期待得到別人的尊重。

甚至還不斷在劇中出現華女為綠卡勾搭白人男性的橋段。

一手炮製這部劇的,正是來自香港的女生張茵(Yennis Cheung)和來自台灣的陳信妃(Shin-Fei Chen)和饒宇玉(Yuyu Rau)自編自導自演。

她們說,在西方的華人女演員接到的角色邀請不是性感妓女、就是完美乖乖女,再然後就是非法移民、外賣員。

並且很多時候,會要求她們穿旗袍。

「那不是真正的我們。我們也是會講髒話、會喝酒、會摔東西、有各種各樣幻想、追逐自己夢想的人。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在一部戲裡可能只有一句台詞,一句!我和張茵就覺得是時候該寫一部打破刻板印象、反映真實華人女性的劇了。」

可是拍完這部戲之後,給觀眾的印象變成了:她們並不單純天真,她們也並不那麼順從,但是她們有自己的思想,會主動嫌棄自己,主動貼上你。

劇中出現的」傳統亞裔女性「的形象(圖片來源:youtube截圖)

據知乎網友Lightwing說,BBC在2017年中旬參與了投資。

《Chinese Burn》就是這個項目中的一個作品,做好以後在BBC 3台試播。

而事實上,這部劇不僅錯誤地代表了華人女性,連男性也沒有幸免於難。

「我不和中國人做,這是生理原因,我也控制不了。我一靠近中國人,就沒法有慾望。」

「D.A.G.S – desperate asian guys」 「壓抑的亞裔處男只會跟在我們屁股後面轉。」

圖中右二為Huang

劇中出現的主要男性主角是Elizbeth的上司Huang,不夠陽剛且小眼睛、小個子、膽小怕事,還經常以開玩笑的方式說亞裔男性的生殖器小。一次又一次地強調,在她們的視角和價值觀里,最瞧不起的,是跟自己同樣種族的亞裔男人。

伊麗莎白在打工的奶茶店,要經常面臨來自男老闆的性騷擾。

只是被伊麗莎白碰了一下胳膊,鏡頭就立刻上演了這樣的畫面:

伊麗莎白預測自己工作不保,試圖獻身保工作。

將老闆拉進了洗手間,才不過幾秒,伊麗莎白就失望地說了句:你已經結束了?

所以,就是這樣來打破西方對華人的刻板印象?

所以,BBC其實是這個意思?

在她們的鏡頭下,中國人的特質變成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別的不說,她們自己的行為確實挺符合這個主題的。

除了這些,連三個亞裔女生在倫敦的同族鄙視鏈也被描述得清晰無比。處於最高層的是很小就移民到英國、操著一口正宗倫敦音的香港女生Jackie,第二層的則是移民英國沒有那麼久、在唐人街奶茶店打工的Elizbeth,處在最下層的是剛剛從台灣來的、帶著濃重口音的留學生Fufu。

來得久的看不起剛來的,剛來的看不起沒出來的。

在已經是2018年的今天,在我看來,這些過時的橋段一點都不好笑,甚至讓人出離憤怒。

而對於影評網站的惡評,此劇製作人,Jude Poyer,甚至已經屏蔽了所有評論(特別是那些不同意見者的評論),還禁止了反對者點贊。

英國網友的評論是這樣的:

「這部劇簡直是車禍現場「,充滿了冒犯性和種族歧視的片段,中國的女性被物化為輕浮的、白人的玩偶,真噁心。

「歧視亞裔、歧視女性並且一點都不好笑」,我想告訴這三位導演編劇及主演:

如果你認為自己嘲諷自己的種族不算『種族歧視』,那就大錯特錯。

如果你認為性別歧視針對男性不算是歧視,那就大錯特錯。

如果你認為通過承認自己的『被物化』,可以去討好白人,那就大錯特錯。

「笑點低俗,刻板印象也太過了。」

英國衛報也發表了評論:「《逐夢魔女》並沒有打破亞裔的刻板印象,而是加深了它。」

亞裔們受夠了在各種白人主導的影視里永遠扮演那個小丑的形象,比如著名的美劇《silicon valley》(矽谷)中的Jing Yang,

這部劇里的亞裔男性雖然在矽谷,卻連個技術男都不是,他被描述成了「英語差勁、愛佔小便宜、獃滯無聊、每天混日子」的形象,為了省錢,他混跡在創業男主們的房子里,像賴皮蟲一樣怎麼也趕不走。

許多看過該劇的觀眾紛紛譴責導演是在種族歧視。

GIF

白人拍的美劇,有這樣的stereotypes會被罵,所以BBC這次乾脆讓華裔自己來拍自己。

結果,就給我們看這個?打著消除種族歧視的旗號的同時卻在加深種族歧視。

拜託先挺直自己的脊樑!

電影電視的內核必須是愛,才能讓觀眾感受到作者融入其中的關於被誤解與被歧視的悲憤。你必須愛自己,你的自嘲才會讓被人被觸動。你必須有著想要真正讓別人了解自己的心,而不僅僅是為了博得出名;你的作品才會真正傳達出感情和共鳴。

其實這種情況,在英美劇當中一直都是常態。

像是《生活大爆炸》里,謝耳朵自稱發明了一種合成新型穩定重元素的方法,還說該理論已被中國湖北核子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小組採用。

結合當時美植物遺傳學家的事件,趁勢黑了一把天朝科學界。

還有《神盾局》,科爾森探員找某前探員敘舊。

那女人自稱被神秘人囚禁,在一個銅礦下的牢房裡待了4年,眼睛遭到器官改造。科爾森就說了一句:「有消息說你是被帶到山西省去了。」

再回到這部《Chinese Burn》,三個姑娘揚言要打破西方對中國人的偏見,要代表中國女性。

就是將西方人對華人的刻板印象,給一味放大嗎?

消除歧視,難道不是應該展現最真實、最原本的面貌嗎?

對此,小編只想說,你要這樣代表,我們拒絕被如此代表,這個鍋,中國人不背。

上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那部被念錯名字的月光男孩(Moonlight),講的就是一個黑人同性戀男孩,一系列在美國主流社會被排擠的標籤,在剋制與隱忍中成長的歷程。在這裡,男孩是堅強的,是自尊自愛的。

它的編劇之一Tarell Alvin McCraney就是一個黑人同性戀,因為身處其中,他明白他面對的壓力與責任,所以在劇中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和藍色的月光的時候,虎背熊腰的大漢會淚流滿面。所以他能感動自己,感動評委,也感動觀眾。

著名猶太人反歧視電影《辛格勒名單》雖然在階級上是以德國商人的視角講述的苦難史,那些身處上層社會的人也沒有泯滅人性和正義。但是其中的猶太人,都是真誠善良團結懂得感恩的正面形象。

它的導演斯皮爾伯格就是一個猶太人。他對自己的身份有著強烈的認同,他對自己的種族有著強烈的歸屬感。所以,當資方只要求他拍出一部紀錄片的時候,對自己種族的愛讓他痛下血本,於是才有了這一部名垂影史的經典。

而 Chinese Burn 的主創們,明顯是沒有愛的。

主創們說自己的偶像是周星馳,她們試圖用周星馳式的幽默來反應現實。她們肯定沒有好好學。

而我看到的只有誇張的表演,抓人眼球的爆點,粗俗的語言,搖尾求憐似地迎合所謂的西方審美。那些用爛了的狗肉和為綠卡結婚的老梗,在一遍又一遍地強化著西方人對我們的偏見。

小編詢問了一圈同事,這幾個女孩的長相和妝容也是可以朝著西方人所喜歡的東方女性形象打扮的。真正的中國主流審美,可並不是這樣的。她們不僅僅從精神上企圖契合西方人審美,在外貌上,也是如此。

似乎主創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事業風生水起,主創之一的Yennis Cheung 的片約都已經排到了2018年了!

高尚的標題誰都會起,標榜的語句其實很容易,掛著消除種族偏見和歧視的羊頭,賣著打進名利場的狗肉。你說這是喜劇,這是幽默,對不起,我不買你的賬。

而播出這部劇的 BBC 是不是其心可誅,特別「壞」地選擇了中國人來嘲諷中國人(畢竟其他種族的話就太赤裸了),可以美其名曰提供一個公平的交流和表達空間,而恰巧那些主創們,也特別願意當 BBC 的槍吧。

有沒有想到一個場景:那些自以為文明的人華衣高冠,讓那些「下等的人」互相纏鬥。

羅馬的高牆,至今還立在那些自以為是的西方人的心中吧!

我們可以自嘲,

用一種有尊嚴的方式;

我們需要拍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

但要懷著愛與追求;

當你挺直腰板,

誰也無法打彎你的脊樑。

這部劇不放資源

如果你不知道看什麼電影

就關注這個號

電影館長

微信號:dygz36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館長 的精彩文章:

《逃出絕命鎮》、《我,花樣女王》、《銀翼殺手2049》都用了什麼剪輯手法?

TAG:電影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