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中國礦泉水過不去 澳大利亞患上了「焦慮症」?

和中國礦泉水過不去 澳大利亞患上了「焦慮症」?

新華網北京1月19日電  最近,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因售賣中國礦泉水而成為了眾矢之的,被一些澳媒和網民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籤。

回顧近半年,澳大利亞政界、媒體頻頻抹黑中國,澳大利亞高校出現排華事件,給原本良好的中澳關係蒙上陰影。當前的中澳關係出了什麼問題?澳大利亞為什麼頻頻向中國發難?

帶著這些疑問,新華網近日專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阮宗澤。

阮宗澤表示,澳大利亞近來的表現確實很不正常,甚至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狀態。這些匪夷所思的現象背後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澳大利亞國內存在政治問題。比如不久前澳大利亞炒作「中國滲透」、「政治獻金」,實際上是澳大利亞國內的執政黨打擊反對黨的舉動,是黨派鬥爭的結果,而中國成為了「替罪羊」。

二是,澳大利亞的「身份認同」出了問題。不論不管在歷史文化,還是在價值觀上,澳大利亞都認為自己是歐洲國家。但是,他們身處遠離西方、接近亞洲的地方,經貿關係又與亞洲國家、亞太國家聯繫緊密,特別是和中國。中國作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出口市場,佔澳大利亞出口的三成以上。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對澳大利亞的身份是一個衝擊。

以前,澳大利亞認為只要跟隨美國就行了,現在美國出現了很多問題,已不再那麼可靠。特朗普政府提出「美國優先」、美國退出TPP都對澳大利亞造成了打擊。這些情況加劇了澳大利亞的戰略困境。

三是,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中國崛起對西方的影響。澳大利亞近來的對華舉動不是孤立的現象,西方國家或多或少會對中國說三道西。澳大利亞一邊從中國獲取利益,一邊對中國指手畫腳,就是西方傲慢心態的表現。

比如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上,西方對中國搞一些保護主義。此次一些澳大利亞媒體和網民的做法也是一種保護主義。中國每年要從澳大利亞進口多少產品?中國出口一瓶礦泉水就覺得受不了了。這種心態就是只能你買我的,不能我買你的,不符合市場原則。

在阮宗澤看來,中澳在制度、價值觀方面的不同增加了澳大利亞對中國崛起的焦慮和不安。「澳大利亞無法像以前一樣完全倒向美國,同時又缺乏對中國的認同,處在十分迷惘和焦慮的狀態,不知如何自處。」

阮宗澤說,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貿易帶動了澳過去20多年的經濟增長。現在澳大利亞自己出了問題,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聯盟體系也出了問題,卻把這些問題歸咎到中國身上,反映了澳大利亞在外交上缺乏沒有獨立性。

對於澳大利亞有些人近來不斷搞事,阮宗澤表示,希望這只是暫時的現象,不要從根本上影響中澳關係。但是如果澳方執迷不悟,不加收斂,肯定會對雙邊關係造成影響,因為中國不會容忍澳大利亞一直「任性」下去。(栗一星 李雪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居然之家舉辦科隆推介會 國際化進程再度提速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