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災禍頻繁,怎樣才能保障軍隊糧草?
原標題:三國時期災禍頻繁,怎樣才能保障軍隊糧草?
NO.366 - 如何養兵
作者:沙如雪
編輯:Q先森 / 出品:冷熱軍事史
談起三國,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謀士的奇謀高見,武將的單挑衝鋒。然而,外行談戰略(戰術),內行看後勤。沒有糧草,軍隊寸步難行。那麼割據一方的諸侯,怎樣才能養活麾下十幾萬、幾十萬的軍隊呢?
天災人禍,四處搶掠
▼
當時各路軍閥共同面臨著一個巨大挑戰,那就是連綿不斷的自然災害導致的糧食歉收絕收。有學者統計,漢末累計發生過較大的水災11次、大疫9次、震災8次、旱災6次、蝗災5次,北方和中原一帶人口銳減、糧食奇缺。
自然災害往往集中發生。比如公元194年,先是發生旱災,接著又鬧蝗災,導致農業收成慘不忍睹。一斛糧食的價格高達五十餘萬錢,全國性饑荒隨之爆發,人吃人屢見不鮮。
在這樣的形勢下,各路諸侯們最初解決軍糧問題的辦法,一是誰有糧食就搶誰,跟土匪強盜沒區別,「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二是找到什麼吃什麼,袁紹、曹操的軍隊曾經靠桑葚干度日,袁術的軍隊則靠水草和田螺果腹。
▲ 曹操
這樣下去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建立穩定可靠的軍糧供給體系,才能在亂世中站住腳。最終,實施屯田,把無主荒地租給老百姓,或者組織士兵耕種,收取稅糧以滿足軍需,成了魏、吳、蜀的共同選擇。
曹魏屯田規模最大,充分保障軍糧
▼
192年,曹操率軍在濟北大敗黃巾軍,俘獲了30多萬降兵、100多萬人口。曹操將其中具有較強戰鬥力的青年士兵編為「青州兵」,其他人口則為推行屯田提供了勞動力基礎。
不過這個時候,曹操實力不夠強,地盤也很小,不具備大規模推行屯田的條件,只能放任投降的黃巾軍在無主土地上隨意耕種而已。
後來曹操相繼奪得了兗州和豫州的廣大地區,所轄人口大增,這才有了比較穩固且迴旋餘地較大的地盤,可以推行屯田了。
▲ 曹操控制的兗州和豫州
196年,曹操接受蔣濟、王朗、王肅、華歆、棗祗、韓浩等人提出的建議,發布《置屯田令》,明確提出,「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在許下(今河南許昌)推行屯田。
許下屯田帶有試驗的性質,效果不錯,為曹操積聚了大量糧食,但總量仍然遠遠不夠。
後來的官渡之戰,曹操兵力要比袁紹少四、五萬人,軍糧卻仍然接濟不上,如果不是偷襲故市、烏巢成功,肯定打不贏袁紹。戰後曹操屠殺了大約8萬袁紹降兵,也和軍糧不夠有很大關係。
▲ 官渡之戰曹操劫糧
此後,曹魏集團的屯田逐漸拓展至潁川、襄城、濮陽、淮南、睢陽、徐州、淮潁等28個地區。規模最大的時候,曹魏集團統治下的十二個州里,十一個州有屯田。
曹魏集團的屯田分為軍屯和民屯兩種。軍屯的勞動力是士兵,種子、農具、耕牛等都由官府提供,所以糧食收成也都歸官府。
民屯則不同,採用「計牛輸谷」的分成辦法。屯田的老百姓如果租用官牛耕種,則官府收取糧食收成的60%,其餘歸屯田客;如果沒有租用,則官府與屯田客五五分成。比例雖然固定,但官府收取的糧食數量卻根據每年收成的情況而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屯田的推行。
經過長期努力,曹魏集團的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魏明帝曹睿時期,徐邈為涼州刺史,通過實施屯田,「家家豐足,倉庫盈溢」,不僅能夠滿足涼州的軍需,還有盈餘拿來做生意。鄧艾在淮水屯田,估計能夠每年凈收糧食五百萬斛。到三國中後期,曹魏集團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很少受到軍糧制約。
▲ 鄧艾
孫吳屯田,江東大族受益最多
▼
孫吳屯田的開始時間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一般認為是在203年左右,比曹魏要晚一些。實施屯田的初衷,也是為了解決軍糧保障問題。
江東地區沒有黃巾軍勢力可供收服,孫吳勢力就盯上了山越人。200年,孫權上位,立即對會稽、丹陽、吳郡、豫章、廬陵等地不服從統治的山越人下手。
▲ 孫權
程普、太史慈、韓當、周泰、呂蒙、凌統、陸遜、朱桓等名將都參加過這種軍事行動。山越人戰鬥力尚可,但沒有出色的將帥指揮,根本敵不過孫吳軍隊。
諸葛恪就曾經用圍困的辦法,迫使山越人出山,一次就俘獲幾萬人。和曹操對待黃巾軍俘虜一樣,山越人俘虜中的精壯被納入孫吳軍隊,總人數不少於10萬人,其他老弱就被用來屯田。
孫吳屯田的規模大於蜀漢,但小於曹魏,主要分布在皖城、廬江、丹陽、豫章、鄱陽、江夏等郡,效果顯著。
▲ 孫吳屯田主要地區
晉立國後,其安東將軍王渾曾派兵進攻吳國屯田的重要基地皖城,取得勝利,焚毀吳國囤積的糧食180多萬斛、稻田4千多頃、船隻6百多艘,從側面說明了孫吳屯田的成效。
相比於曹魏,孫吳屯田有獨到之處:
第一,無論民屯還是軍屯,哪個將領能招來屯田的老百姓和士兵,其統領權就始終屬於誰,基本上可以任意役使,這與孫吳實行的將領世襲領兵制相一致。
第二,孫吳集團經常把屯田客賞賜給重要將領,比如,孫權就曾經賞賜給呂蒙屯田客600戶。這些屯田戶被賞賜給將領後,就成為「復客」,只為將領勞動,不再向孫吳官府繳納租稅與負擔搖役。
▲ 呂蒙
第三,孫吳集團的將領們可以利用屯田的收益,從事商業活動。
孫吳屯田的這三個特點,在增強孫吳集團軍糧供應能力的同時,也使江東的豪門大族獲得了穩定的軍糧渠道。這些大家族有地、有糧、有兵、有錢,最終尾大不掉,孫吳官府很難控制。這也為後來東晉的世族門閥政治奠定了基礎。
蜀漢屯田,意在伐魏
▼
戰國時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之後,成都平原就成為了農業發達地區,「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而且,由於北有秦嶺,東有米倉山、大巴山,南有大婁山,西有龍門山,形成了天然的地理屏障,東漢末年的亂世對蜀地影響很小。
劉備佔領蜀地後,大賞有功之臣,給諸葛亮、法正、張飛、關羽四位主要功臣每人黃金5百斤、白銀1千斤、銅錢5千萬錢、錦緞1千匹,足以說明蜀地的富庶。
當時,成都平原水稻畝產可達200公斤以上,而且基本上年年豐收。
263年,劉禪向魏將鄧艾投降,蜀國滅亡。此時,蜀國在冊的總人口不過94萬,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產量,絕對無法支撐不從事農業生產的10萬軍隊和4萬官吏的。
▲ 劉禪
既然不缺糧食,蜀國為什麼還要實施屯田呢?
答案是蜀國要北伐魏國,險峻崎嶇的蜀道就成了短板,糧食轉運困難。兩方交戰,蜀軍如果不能速勝,戰事持久,就會因為軍糧耗盡而退兵。
219年,劉備奪取漢中,取得了北伐的重要據點,可是曹軍在撤退時遷走了漢中的所有人口,劉備實際上只得到了一座座空城,軍糧還要從成都平原轉運。
司馬懿就認為,蜀軍如果要北伐,就必須在漢中前線囤積大量的糧食,而這需要時間,「非三年不能動」。
▲蜀漢最主要的屯田地區漢中
227年,諸葛亮準備發動北伐,在漢中實施屯田;隨後,又陸續在涪縣(今四川綿陽)、沓中(今甘肅舟曲)等地推行,但主要是軍屯,而且時間都不長,規模也不大,基本沒能解決前線軍需,為蜀國此後一系列北伐行動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228年,諸葛亮率兵出散關北伐,包圍陳倉二十多天,軍糧耗盡也未能攻克,只好退回漢中。
231年,諸葛亮率兵與司馬懿在鹵城對壘,仗打的還是不錯,五月,魏延率軍「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可到了六月,蜀軍就運糧不濟,李嚴又假傳命令而退兵。
▲ 魏延
三國之中,魏國實施屯田最早、地域最廣、組織最嚴、效果最好,在激烈反覆的軍事鬥爭中,魏國也最終佔得上風,兩者顯然密切相關。其中折射出的是,後勤保障對於戰爭勝負乃至國家命運的重大意義。
▼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