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為什麼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時項梁舉兵反秦,形勢一片大好,有人勸項梁自立為王,范增表示反對,說:

「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返,楚人憐之至今。故我聞楚隱士南公,深通術數,亦讖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君起江東,故楚豪傑,爭相趨附,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

於是項梁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羋心,擁立他為新楚王,也稱楚懷王,以更好的喚起楚國人的哀憫之心與參加革命的熱情。

為什麼范增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難道其他五國被秦所滅,就是罪有應得嗎?

的確如此!

中國人自古就認為:聲罪致討曰伐,潛師掠境曰侵(《春秋·胡傳》)。

這世上的戰爭,雖然同是殺人,但也有正義與非正義兩種。秦滅五國,在當時的背景下,的確是罪有應得!

秦滅韓:因為鄭國(人名)慫恿秦修鄭國渠的間諜事件;

秦滅趙:因為趙國半路插手搶走了韓國割給秦國的上黨之地;

秦滅魏:因為魏國奪取秦國的河西之地,將秦國壓制在洛水以西、欺負長達八十年,使秦不得與中原交通;

秦滅燕:因為著名的荊軻刺秦事件;

秦滅齊:因為孟嘗君為報雞鳴狗盜之仇而合縱攻秦事件;

這些雖都是欲加之罪,但終歸是讓秦找到「伐」的理由。

然而秦滅楚,不但半點理由沒有,而且背信棄義、無恥之極,簡直就是觸犯了國際法則的底線。

據宋代發現的《詛楚文》記載,最早從秦穆公和楚成王時代開始,一直到秦惠文王和楚懷王的三百餘年間,秦楚兩國間有18代的聯姻結盟關係。

之後秦昭王的母親羋八子(羋月)和兒媳華陽夫人也是楚國人,甚至秦始皇的原配也可能是楚國人。

孫儷《羋月傳》秦宣太后

而秦國是如何對待這個「親密盟友」的呢?

張儀欺楚

秦相張儀為離間齊楚聯合,利誘楚懷王說只要齊楚不結盟,秦國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結果換來的卻是區區六里地。於是備受欺騙的楚國攻打秦國,不料卻被秦軍打敗連自己的漢中地區都丟了。

懷王被拘

懷王被拘

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到秦邊境武關會盟,屈原勸懷王吸取張儀教訓,但懷王想張儀已死,況且在秦當政的楚女宣太后,於是前去會盟,不料楚懷王一到武關就被秦國給扣住,直接押送到咸陽,最終受盡屈辱而客死在咸陽。

堂堂楚王,重禮華車前去會盟,結果卻被秦國囚禁至死,最後還是一輛破牛車拉回楚國。楚人舉國哀憐懷王,並給他謚號——楚懷王。謚法曰:「失位而死曰懷」,「民思其惠曰懷」。

秦國這種無恥行徑,即使在戰國時期,也是極其不尊禮法和遭人鄙視的。

從此,秦國也多了一個邪惡的稱號——虎狼之秦。

水淹鄢都

公元前280年,秦對楚國不宣而戰,秦昭襄王派司馬錯發隴西之兵入蜀,對楚國進行戰略大包圍。楚懷王之子楚頃襄王聞信大窘,急調大軍數十萬北上守鄢(楚國陪都),大戰一觸即發。

戰神白起(王者榮耀)

秦國久攻不下,秦昭襄王派出最強名將、殺神白起來到上庸,接過司馬錯的指揮權。

鄢都作為楚國第二大都市,楚軍數十萬主力雲集在此,其堅固可想而知,憑白起那七萬秦軍,絕無可能將其強攻而下。

可是楚王萬沒想到,白起殺神之名豈是虛致,他竟然用了一個殘毒無比的毒計——水攻!

鄢都告破,三十五萬楚國人盡喪白起之手,消息傳開,楚舉國大震。

宗廟被毀

秦軍攻破鄢都後,一路高歌猛進。

夷陵乃是楚歷代先王陵寢所在,也被秦軍佔領,既然已成大秦領土,楚陵寢似乎沒有存在的必要。

於是,白起決定放一把大火,讓這個楚國王權的象徵在人間徹底蒸發。

而當時秦國宣太后還在世,她是楚國人,會不會不同意呢?

孫儷《羋月傳》秦宣太后

正當白起遲疑時,宣太后一紙命令下來,燒!果然是嫁出去的媳婦,潑出去的水。

於是白起一聲令下,一把衝天大火,將楚先王的陵墓與宗廟燒了個精光!

正因為如此,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楚國抵抗最為激烈,楚國貴族殉國者也最多。

正因為如此,即使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楚人在內心一刻也不願承認秦朝的統治。

正因為如此,楚雖三戶 亡秦必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言史話 的精彩文章:

周恩來與鄧穎超:那個年代的愛情,來自中央的「狗糧」

TAG:威言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