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真相:既不是天龍八部中黷武的遼國皇帝,也並不極端親宋
在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中,遼道宗耶律洪基是一個為了侵宋不惜窮兵黷武的遼國皇帝,最後只是在被挾制之下才不得不被迫答應
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
(《天龍八部》中耶律洪基和蕭峰是結拜兄弟)
有歷史作家指出:歷史上的耶律洪基是一個十分親宋的遼國皇帝,漢化程度極高,終其一生,從未有過半點入侵大宋的想法,更不消說付諸行動了。《天龍八部》讓耶律洪基背了一個大黑鍋。
這一觀點也確實有一些依據,據說1063年,宋仁宗去世,告哀使節將噩耗傳遞到遼國時,耶律洪基拉著宋朝使臣的手痛哭:「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關於這件事的具體史料一見於陳師道《後山談叢》卷三:
仁宗在位四十年,邊奏不入御閣。每大事,賜宴二府,合議以聞。仁宗崩,訃於契丹,所過聚哭。既訃,其主號慟執使者手曰:「四十二年不識兵矣!」葬而來祭,以黃白羅為錢,他亦稱是。仁宗崩,天下喪之如親,余時為童,與同僚聚哭,不自知其哀也。仁宗既疾,京師小兒會闕下,然首臂以祈福,日數百人,有司不能禁。將葬,無老幼男女,哭哀以過喪。
一見於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一:
仁皇帝崩,遣使訃於契丹,燕境之人無遠近皆聚哭。虜主執使者手號慟曰:「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其後北朝葬仁皇帝所賜御衣,嚴事之,如其祖宗陵墓雲。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
上述記載雖然出自於宋人,但比較大的可能不是向壁虛構,宋遼之間,自澶淵之盟以後,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兩國關係也較為友好,宋朝皇帝訃告傳到遼國,耶律洪基半禮節性半出於真情流露表達哀傷之情,可以說是相當合情合理的。
但宋人的記載,自然是有偏向,《邵氏聞見後錄》中以下記載就不見得準確了:
嘉祐二年秋,北虜求仁皇帝御容,議者慮有厭勝之術,帝曰:「吾待虜厚,必不然。」遣御史中丞張昪遺之。虜主盛儀衛親出迎,一見驚肅,再拜。語其下曰:「真聖主也,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捧蓋,為一都虞侯耳。」其畏服如此。
1057年,當宋仁宗遣使將自己的畫像贈送給遼國後,遼道宗耶律洪基舉行隆重儀式,親迎趙禎畫像,他見到畫像後,「一見驚肅,再拜,語其下曰:『真聖主也,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蓋一都虞侯耳!』」
耶律洪基說自己如果生在中國(此處指宋朝),不過是給宋仁宗當一個持馬鞭的御林軍高級軍官,清朝康熙帝對這一記載很不以為然:
彼時宋方畏契丹,增歲幣,其政略兵威,有何令契丹可懼處?而契丹主見像驚拜,有都虞侯之嘆耶?此不過宋臣自詡之言,無足信,益可鄙耳。
康熙帝的這一觀點自然和其本身少數民族君主的身份有關,但不無道理,之前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遼宋之間的關南爭地中,北宋作出重大讓步,每年向遼國增加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並在稱呼上自貶稱為「納」歲幣,可以說在外交上是相當被動才取得妥協的,佔盡上風的耶律洪基這般"自我貶低",比較大的可能是宋人的YY。
(蘇轍出使後說:北朝皇帝年顏見今六十以來,然舉止輕健,飲啖不衰,在位既久,頗知利害)
耶律洪基總體是維護遼宋和平的,但不代表他沒有過其他念頭,《遼史》這麼記載:
帝有意伐宋,召景行問曰:「宋人好生邊事,如何?」對曰:「自聖宗皇帝以威德懷遠,宋修職貢,迨今幾六十年。若以細故用兵,恐違先帝成約。」上然其言而止。
這是在宋遼雙方就河東地產生矛盾的時候,從耶律洪基話里的意思看,他有過和宋朝開戰的想法,但是被大臣勸阻了。
勸阻耶律洪基的大臣是時任南院樞密使的姚景行,從他的話也可以看出,澶淵之盟之後宋遼之間的和平關係,在遼國的官方語言中,是宋朝「修職貢」,也就是作為藩屬或外國對於朝廷按時的貢納,在這個話語體系中,遼才是中央王朝。
(唐閻立本職貢圖,描繪的便是唐太宗時,南洋的婆利、羅剎、與林邑國等前來中國朝貢)
這就要談到耶律洪基所說的「願後世生中國」之說。關於這個,最初的記載來自於北宋晁說之《嵩山文集》:
契丹自澶淵之盟到今凡九十有八年矣!可謂久矣!古未有也。宗廟社稷之威靈於是乎在。然今虜主鴻基者與有力焉,塗路之人皆知。虜主雖生羯犬之鄉,為人仁柔,諱言兵,不喜刑殺。慕仁宗之德而學之,每語及仁宗,必以手加額,為仁宗忌。日齋不忘,嘗以白金數百,鑄兩佛像,銘其背曰:「願後世生中國。」其用心蓋可知也。
這在很長時間內僅見於文獻記載,直到1934年張江裁《燕京訪古錄》一書問世,有了雙重證據上的旁證:
西便門內西北一里,菜園井台後,有頹殘佛殿三楹,內有一台,上座一佛,高三尺八寸,惡像猙獰,鬚髮鬃烈,雙耳環佩下垂,如金剛像,半衫半甲,花雲戰靴,雙手捧缽、左骽盤、右骽立、眥目裂齒,威武絕世,背後鐫陰文篆書銀佛銘曰:「白銀千兩,鑄二佛像。威武莊嚴,慈心法相。保我遼國,萬世永享。開泰寺鑄銀佛,願後世生中國。耶律鴻基,虔心銀鑄。」共四十七字,考此地,當是大遼開泰寺也。
這就是說,耶律洪基所說的「願後世生中國」確有其事。
(遼代佛像)
耶律洪基祈願後世生於的「中國」,後人有幾種理解:一是指北宋,二是指遼國本身,三是指佛教語言系統中的釋迦牟尼佛降臨之地——「中天竺」。
讓我們逐一來看,在當時,中國確實可以用來稱呼北宋,但這往往是北宋人自己的稱呼,自以為是繼承了唐朝典章文化的遼國並不會認同宋朝是中國而自己是蠻夷;耶律洪基標榜「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當時遼國也自稱中國,這裡的中國理解為遼國,似乎比理解為宋朝更加合理一些,但是,從宗教語言的角度,祈願來生還生在自己現在的國度,是不合邏輯的。
最早的漢譯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記載: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印度佛教聖地鹿野苑,佛祖第一次說法的地方)
在西行求法的法顯、玄奘等高僧和王玄策等人撰寫的文獻中,中國也是指釋迦牟尼佛的降臨之地——「中天竺」,在地理上相當於今拉賈斯坦邦、中央邦及孟加拉邦的大半,但「中國」的概念主要是宗教意義上的,指的的佛祖降臨、佛法盛行之地。至於當時實際上印度佛法已經衰落,並不在耶律洪基的考量之內。
綜上所述,耶律洪基所說的「願後世生中國」自然指的是印度,而他本人的真相,既不是天龍八部中窮兵黷武的皇帝,也並不是極端親宋的和平主義者。
※當了二十年節度使女兒十六年宰相妻子,這女子對皇帝說自己活夠了
TAG:談古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