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甲狀腺結節真的沒事嗎?53歲男子五年後甲狀腺結節轉成了癌

甲狀腺結節真的沒事嗎?53歲男子五年後甲狀腺結節轉成了癌

甲狀腺結節在生活中很常見,在單位體檢中,多被發現「甲狀腺結節」,女性多於男性。據中國十個城市疾病調查顯示,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高達18.6%,意味著中國有1.5億人患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大多為良性,很多人被確診後並沒有引起重視。那麼,甲狀腺結節真的可以置之不理嗎?

據國內最大最權威的海外醫療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甲狀腺結節與其他癌症相比,雖然沒有致命的風險,但不能忽略癌變的風險。據臨床數據顯示,甲狀腺結節癌變的幾率可達5%。

53歲的吳先生家住武昌,5年前體檢時查出甲狀腺結節。醫生懷疑結節有癌變可能,囑咐他做一次細針穿刺確診結節的性質,但吳先生聽說甲狀腺結節是一種「大眾病」,加上工作繁忙,於是忘記了複查。上周吳先生進行肩頸按摩時,按摩師發現他的右頸部凸起了一個2厘米左右的小包塊,吳先生這才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診,經過病理檢查,昨日確診為晚期甲狀腺癌。「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增大,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導致甲狀腺結節。

發現甲狀腺結節需要治療嗎?

據介紹,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伴吞咽動作而隨甲狀腺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症,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專家介紹,「甲狀腺結節沒有癥狀,一般不容易發現,建議大家定期體檢。甲狀腺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不一定都要手術,大家也不必緊張。

專家提醒,當發現有甲狀腺結節時,讓專科醫生來進行評估。如果是兩厘米以下的可暫緩手術,定期複查。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如B超檢查結節超過兩厘米;雖然結節小,但是其壓迫氣管、神經等;胸骨後甲狀腺腫;繼發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懷疑有惡變可能的,都要考慮手術。

近年來,體檢中查出甲狀腺結節的人群逐漸增多,超過50歲的人群過一半患有甲狀腺結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教授吳高松表示,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一般均無需治療或切除,但不排除癌變的可能。通過超聲檢查發現結節的邊界模糊,出現鈣化或縱橫比失調等,則很可能是癌變徵兆,通過病理檢查確診後應立即手術切除結節。

甲狀腺結節癌變的風險有多大?

甲狀腺結節中有 5%~15% 為惡性。有些結節剛一發現就可以判定為惡性,有些結節剛發現的時候表現為良性,但有可能在後期轉變為惡性。

所以發現結節後,定期複查非常重要。

如果結節是惡性的,需要及早手術。

防止結節癌變從生活入手

從腫瘤的三級預防來講,預防是第一級,第二級是早期發現,第三級是早期治療。甲狀腺癌是二級預防中,做得相對較好的癌症之一。

1.盡量阻止結節的發生,要注意適碘飲食,對高碘食品不宜長久食用。

2.適當運動,增強體質,避免過度肥胖。

3.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不要給自己壓力過大。

4.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放射性物質的接觸

據了解,甲狀腺結節多發於青少年或老人,45歲以上的人群發病率較高,建議高危人群定期體檢,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根據病情進行相關治療或預防。

盛諾一家提示,雖然甲狀腺結節中癌的比例並不是很高,但是甲狀腺癌的病人卻正在逐年上升。「現在的甲狀腺癌發病率比20年前增加了4~5倍。」專家說,發病率提高是一個全球問題,據美國的資料,自1989年~2012年發病率增長4.99倍。北京2012年6月發布2011年度健康白皮書:甲狀腺癌由2001年女性惡性腫瘤第十位升至第五位,是上升最快的女性惡性腫瘤,每年增長14.2%,在9年間增長了225.2%。

目前,醫學界對甲狀腺癌的確切成因尚無定論,公認的影響因素有:輻射性射線、良性甲狀腺結節的病變惡化、遺傳、環境污染、工作壓力以及飲食等。所以,為了早發現早治療,首要問題是提前預防,定期體檢,防患於未然才是關鍵。雖然,甲狀腺結節不痛不癢,沒有明顯癥狀,但為了避免健康隱患,我們也要引起重視,不要把甲狀腺結節轉變成癌變的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狀腺 的精彩文章:

TAG:甲狀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