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居易飲多了撐飽了,又是用何良方?

白居易飲多了撐飽了,又是用何良方?

上古之人茹毛飲血,食腥啖膩,故多痰積、食積。若痰飲不化,宿食不消,積滯不除,日久則會損傷脾胃,阻遏氣血,壅塞經絡,可導致痰厥、頭痛;食滯中焦,損傷脾胃,還可導致下痢諸症的發生。由於茶能消食化積,清除體內積滯,所以,早期茶是作為藥物使用的,具有明確的性味、功能、主治。無論《神農本草經》,還是後世本草著作都是如此。例如,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編錄的《名醫別錄》中,對此有過詳細的介紹。

《名醫別錄》記載,茶能「除痰下氣,消宿食、痰厥,頭痛如破,赤白痢,熱毒痢」。可見其醫療作用是比較廣泛的,由此可以推測,當時人們飲茶,恐怕不像現代人這樣把它賦予較高的文化內涵,也不是作為多種文化載體出現的,也不大可能具有閒情逸緻的優雅情調品評;更不會像現代人這樣喜愛,每日飲用,成為解渴的飲料,世界最大的飲品。當時應該是眾多藥物中的一種,發揮醫療功效的。唐朝的《證類本草》也認為茶葉能「利大腸,去熱解痰,主下氣,除好睡,消宿食」,這個觀點也再次印證了茶葉能幫助消化,消食除積,有令人精神清爽,興奮的作用。

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一詩,生動記載了這一情形:「昨晚飲太多,嵬峨連宵醉。今朝餐又飽,爛漫移時睡。」詩人縱情飲酒,飽食太過,使得身體不適,終日昏睡不醒。睡眼惺忪之際,來到池邊綠蔭之下,洗碗、生火、烹茶,品茶消暑,怡然自得,實在是別一番滋味在心頭。

詩曰:

睡足摩挲眼,眼前無一事。信腳繞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綠陰樹,斑駁青苔地。此處置繩床,傍邊洗茶器。

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沫下麹塵香,花浮魚眼沸。

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不見楊慕巢,誰人知此味。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茗人說茗事 的精彩文章:

茗人閑侃:請放過孩子,放過孩子的家長!

TAG:茗人說茗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