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握未來30年《必然》趨勢

把握未來30年《必然》趨勢

作者:凱文.凱利

本周書評

一坤老師帶大家

領讀《必然》一書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凱文.凱利的《必然》,希望能給沒讀過的群友做一次導讀,對於讀過的群友,可以和我一起重溫一下這本書。下面我會勾勒一下全書主要內容,力爭讓大家對即將無所不在的「比特」世界有個相對整體的印象。

這本書從結構上來說並不複雜,全書一共十二章,每章一個關鍵詞,介紹一種未來30年,也就是2050年科技發展以及我們生活演化的趨勢,一共十一種趨勢。大家一定會說,不對呀,應該是十二種趨勢,怎麼到你這裡少了一種?嗯,關於這個問題,我在講述的過程中會作解釋。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好書是有一個重要標準的,就是經得起讀者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去解讀,比如《紅樓夢》,你可以看裡面的詩詞歌賦,也可以看它的人物塑造謀篇布局,還可以看園林建築,清初的社會風俗,更可以不斷體會那些世事興衰人生真諦等等。

本書同樣如此,比如可以挖掘投資機會,啟發創業點子或是參考本書進行未來職業規劃,無論我們目前從事的是哪個行業,因為「比特」世界將無處不在,用羅胖的話說「變革」會席捲一切,無論你願不願意,是主動還是被動。此外,我們還可以重新審視我們是誰,我們的生活、社會怎樣變化等。

下面進入正題

NO1--留一個問題給大家思考討論——作者提出的這十一種趨勢之間有沒有什麼邏輯關係?我們還可不可以想到其他作者沒有提到的趨勢? (這裡建議大家留言討論的時候,以一個統一的格式進行,用「必然:」開頭,這樣方便以後整理檢索回顧)

現在,我們先來說為什麼是十一個趨勢的問題。原因是第十二章「開始(Beginning)」這部分,在我看來,它與其他趨勢之間不是並列的關係,這部分是KK對所有趨勢的一個總結性陳述,這就好比是,前面先給大家畫了十一條路線圖,最後在這章,把一個完整的街區地圖呈現給大家一樣。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地圖是什麼樣子的。

KK在這章描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人造物,它是「所有人的集體智能、所有機器的集體行為、自然界的智能相結合形成的整體以及出現在這個整體中的任何行為」,我們稱之為「全球有機體」,或是霍洛斯(Holos)。這個有機體從出生到現在,仍然只是個雛形。但是順著過去30年的脈絡方向,我們可以推測它在未來30年的成長趨勢,這個趨勢包括:更多的流動、共享、追蹤、使用、互動、屏讀、重混、過濾、知化、提問以及形成。因此,作者用了「開始」這個關鍵詞,意思是說這個有機體即將開始迎來快速長期。

接下來我們來逐一解讀每個趨勢關鍵詞:

先從提問(Questioning)開始

Question這個詞至少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問題,另一個是質疑,所以在這裡,這個提問不僅僅是問問題,而是要問有啟發性的好問題。我們看過很多書籍,都會強調學會問問題以及學會懷疑的重要性。這件事放在剛剛提到的「全球有機體」的成長上也是完全同理的。比如,我們說百度、谷歌等這類搜索引擎讓我們幾乎可以零成本獲取答案,這麼強大的搜索能力,讓我們不但能夠輕易獲得一個事實,也能找到一個反事實,而兩者的關係則不一定是一個正確一個錯誤。就像是有一句話所說——「一個真理的反面,很可能是另一個更為深刻的真理」。因此,提問和保持懷疑就會變得比回答更有力量更有價值。那麼什麼樣的問題是好問題呢?書里列舉了很多標準,在這裡僅舉幾個供大家參考,比如:

至於其它的標準和特徵,就都留給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頭腦風暴,或者去翻翻這本書。

十一個趨勢,先講它,一來是因為它涉及的技術性問題最少,正好拿來給大家熱熱身,二來是想和大家說,希望大家聽完我今天的分享發現自己在了解很多的同時,疑問更多。

說完提問,我們再說說關於學習的事情

我們觀察一下電腦和手機中的軟體,就會發現幾乎每天都有軟體要升級,也就是說我們處在一系列無盡的加速迭代升級之中,因此,作者說,我們每個人都永遠擁有了一個「菜鳥」身份,需要不斷虛心學習和適應。換言之,我們始終處於一種漸進式的改進的狀態之中,這種狀態的特點是創造新利益的同時,也在製造新麻煩——這就是形成(Becoming)。*前方理論高能預警哈)這個趨勢的背後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它闡述了所有事物都在緩慢分崩離析的普遍規律,也就是萬物必須加以照料維護並附加額外秩序才能長存,由比特組成的無形世界也不例外。

現在我們就以網路為例來看看這個「形成」的過程。互聯網誕生時是小範圍的網路而且禁止商業化和私有用途的,後來發展到覆蓋全球的巨大範圍而且相當商業化,之後用戶和受眾參與網路的方式開始不斷進步,不斷更新。今天,從技術角度說,網路是我們通過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一切(可訪問的超鏈接文件); 至於未來,超鏈接將會連接所有比特(視頻里的某個事件)、所有實體、時間(過去:特定網站的早期版本、某地一年前的流媒體影像,未來:行為預測)。於是乎,作者給出一個論斷——「縱觀歷史,從來沒有哪一天比今天更適合發明創造——我們都正在『形成』」。

不僅我們要不斷學習,我們還要教機器學習,於是有了知化(Cognifying)這個趨勢。簡而言之,就是人工智慧化一切。現在之所以人工智慧變得炙手可熱, 因為三項技術突破——「廉價的並行計算(強大的運算能力)」、「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更好的演算法」。人工智慧時代由此到來,於是我們開始為「人工智慧會不會代替人類,我們最終會不會失業」爭論不休,擔憂不已。今天的分享我們只提供分析,看看這個問題KK是從什麼角度討論的。我們想要的用「人工智慧」這個詞來定義相對來說會更加準確。因為「人工智慧」與一般的智能不同,它是專註的、能衡量的、專門化的,而且還能用完全不同於人類的認知方式思考。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將不同於我們的各類智慧統稱為「異類智能」,我們人類智慧只是所有智能中的一種。當然,這樣細想下去,會引發我們人類身份認同的問題(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翻書)。有了這些分類和定義,我們再來看看對工作的分類,這個分類的標準是「人類和機器人的關係」。

一共把工作分為四種:

人工智慧之後,我們再來說說另一個熱點——虛擬現實。

它所代表的是互動(interacting)。其實,早在1990虛擬現實技術就已能提供近乎完全真實的體驗。當然問題也出在「近乎完全真實」這幾個字上,也就是受限於高解析度屏幕質量以及成本,互動體驗存在畫面粗糙和動作卡頓的問題。就這樣發展停滯了25年,直到智能手機出現解決了硬體上的瓶頸。如今互動的介質主要是屏幕和感測器,比如我們的手機屏幕,可以看做是一種主動輸出被動輸入的設備。我們在本能上會希望互動性越來越高,感受越來越真實。因此,未來幾十年互動的拓展方向將會是:

當我們給所有的非電子產品添加感測器時,另一個趨勢不可避免地發生,就是追蹤(Tracking)。追蹤可以是追蹤我們人類自己,比如量化自我;也可以追蹤一樣東西是怎樣使用的,比如大家都聽說過的「物聯網」。量化自我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促進個性化醫療,而「物聯網」,如果將來實現,會有助於解決很多我們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食品安全監督,質量監督。所以在未來20年中,KK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我們追蹤和創造的所有信息,包括商業、教育、娛樂、科學、體育以及社會關係等各領域的信息,放到它們最原始的級別去理解,再經過實用人工智慧的追蹤、解析和知化,進而塑造上百種新形態、新奇產品以及創新服務。講到這裡,簡單說說監督和隱私的問題,隨著追蹤越來越多,它們的爭議性會越來越突顯,一來,個性化做得越好,其所要求的透明度就越高;同時,無論是前面提到的虛擬現實世界還是互聯網,只要我們與他們聯接,理論上監督就會無處不在。面對監督,我們也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使監督與被督者的關係更對稱,比如我們可以追蹤追蹤我們的人,在非技術的層面讓追蹤者負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和法律義務。那麼隱私如何保護呢(比如前兩天的某寶賬單事件對吧)?這裡先提供一個論斷給大家,留待大家後續思考。這個論斷是「隱私只能通過信任獲得,而信任需要穩固的身份作基礎」。

接下來,我們說說流動(Flowing)這個關鍵詞。它指的是網路就像是超導體一樣,信息或者說比特在網路中無休止自由流動。數字化信息具有流動性和無限可複製性,這個特性帶來了一樣我們非常熟悉的東西——免費。於是乎,在互聯網世界的過去,我們聽到不少「免費」打敗「收費」的例子,然而物極必反,現如今,當免費真正無所不在的時候,它的經濟地位發生突然反轉——也就是說,只有無法複製的事情才真正有價值,比如信任。在此基礎上,凱文凱利總結了8種被稱為「原生性」的東西,它們將會是免費世界中真正有價值的品質。我覺得這是本書中對我個人來說最有啟發性的內容之一。原生性是精心培育後的品質,具有無法複製的無形價值。8種原生性分別是即時性、個性化、解釋性、可靠性、獲取權、實體化、可贊助、可尋性。逐一簡單解釋一下。

即時性:指的是產品第一時間發布甚至發送到你的郵箱,比如首映的電影,我們花錢購買的實質上是即時搶鮮看到最新的電影。

個性化:這個不用多說,各種個性化定製服務都算,新媒體運營中常說的粉絲用戶的「粘性」,其實就是個性化在起作用。

解釋性舉兩個典型的例子。例子一,提供免費的代碼副本,但是相關的技術支持是付費的; 例子二,假設我們現在可以獲得自己的一整套DNA基因序列,現在可能很貴,但是很可能它的價格會在之後迅速下滑,而真正有價值的就是一份對於DNA解釋的說明書了。

可靠性:當我們擔心一個免費軟體是否有缺陷、是否是惡意程序時,我們就會願意為可靠性付錢了,

獲取權:以iTunes為例,它實際上就是通過雲端提供的內容向我們出售獲取權,我們花錢所購買的實際上是簡單獲取的便利以及不用維護的義務。

實體化:這個例子很好舉,問一問仍愛看紙質書的朋友以及那些會花大價錢去現場聽演唱會、聽羅胖跨年演講的朋友就能理解了。

可贊助:在支付方式極簡單、支付金額合理以及能看到收益和使創造者獲益的條件下,那些藝術眾籌和公眾號打賞就都是相關的例子。

可尋性:指的是我們會為了附加在免費內容或信息之上的推薦引擎服務而付費,比如Netflix。

接下來,我們進入下一個趨勢關鍵詞——使用(Accessing)。我們現代生活的長遠發展趨勢就是大多數物品和服務只做短期使用,大多數物品和服務都在準備被用來租賃和共享。換句話說,就是對事物的使用變得比以往更重要,而佔有則不再像過去那麼重要。我們來看一下促成這一趨勢的關鍵因素(例:滴滴打車)。首先,是物質所有者與潛在使用者之間要求的近乎即時的傳遞,它需要精確匹配與深層合作,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然後是我們生活中的兩大變化——減物質化和去中心化。第三就是平台協同越來越具備市場屬性。在這個趨勢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代表技術——雲端。剛剛在講「獲取權」時提過一下。

在這兒簡要說說雲端的意義和特點:

第一:其核心是動態分布的,它的記憶和工作是以大量後備存儲的方式分布在大量晶元里的(可以想像成世界各地的伺服器群組,它們之前彼此備份)。

第二:雲端是超鏈接的數據。

第三:它的首要目的是深度共享。

第四:它是我們生活的備份,是自我的延伸。最後,將來,不同的雲端會再結合而成互聯雲,也就是雲服務提供商之間鏈接聯合。

有了使用的趨勢,那麼共享(Sharing)也就理所當然。在這個趨勢中,KK提出了一個概念——數字社會主義,它只是一個文化和經濟領域的概念,像是維基百科的知識共享、眾籌。它的特點是大眾協同機制與免費的商品和服務。是不是很有「物質極大豐富,按需分配」的味道?過去30年來主要的文化進程是等級架構向網路結構轉變,中心化的領導機制向去中心化的網路機制轉變。儘管如此,KK認為我們仍需要一些自上而下的智慧,也就是少量的等級架構與中心化領導。每一個有影響力的組織得以存在數年的原因正在於它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自下而上與一定程度自上而下的混合體(我們的知無涯群平時的運行是不是就是這樣的?)。未來30年,任何可被共享的事物——思想、情緒、金錢、時間、健康,都將在適當的條件和適當的回報下被共享。

下面我們來談談重混(Remixing)。這個詞大家看中文翻譯反而不如英文原詞Remixing好理解——「re」是代表重複,再的詞根,mix是混合,所以它的意思就是將舊有資源重新排混合產生新的價值或事物。紐約大學經濟學家保羅 羅默認為「真正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源於重混,而非新資源的發現和利用」。因為數字比特的可互換性:不同形式的媒介可以輕易變換形式,產生變革,以及相互融合。所以我們正處於一個盛產重混產品的時期——各種新媒介形式層出不窮。但有一點要強調的是,KK認為即便無數新媒介有些會更加流行,有些會衰退,然而沒有哪種會完全消失。未來30年,重混會變得更加廣泛,並且大量廉價普遍的創作工具使各種媒介固有的不對稱性被顛覆,也就是創作與欣賞的投入時間的不對稱性。另外為電影作視覺索引、建立可視化的目錄及摘要,讓我們可以檢索到流媒體中的某一個鏡頭還有針對動態影像的可視化人工智慧都會是技術即將開拓的方向。

接下來我們再接著聊倒數第二個趨勢關鍵詞——屏讀(Screening)。我們每天看手機屏幕、電腦屏幕、開車時還有各種儀錶,車站機場的電子屏幕已經幾乎將我們塑造成了「屏幕之民」。對於屏幕之民來說,認為權威來自受眾自己,相信技術,認可演算法監督一切並改變人們的行為,並處於文化快速流動開放的環境。但同時我們又是書籍之民,認為權威來自作者,接受穩定的法律,處於穩定的文化之中。我們身處屏幕與書籍兩種語境的不斷拉扯之下,屏幕是不是最終會取代書籍呢?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KK提出了令我十分信服的判斷,他說,書籍曾擅長培養出深思的頭腦,屏幕則鼓勵更加功利性地思考。事實固然有趣,理念自然重要,但只有精彩的故事、精妙的論述、精心打造的敘述才會讓人讚歎,永生難忘——「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非原子。」因此,書籍在我們的經濟中是更高層次的組織形式,會保持稀缺狀態。最後,KK判斷,在未來30年里,學者和愛好者們會藉助計算機演算法,將全部書籍編織成一個單一的文獻網路,即書籍徹底數字化,使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作品,無論語言,都能夠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開放(感覺作者過於樂觀了)。

最後一個要說的趨勢是過濾(Filtering)。我們有限的注意力與無限的內容之間的矛盾將會日益嚴重,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生活在「後稀缺」的世界,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接受,都不能改變我們只能與宏大世界中的一小部分建立連接的事實。所以我們需要藉助更為擴大的過濾器將豐富的信息以適合人類的尺度進行過濾後再獲取。所以我們需要發明更多類型的過濾法,需要更理想的過濾器。我們正在使用的信息過濾方法有很多,比如父母、老師的權威; 媒介(像是報紙的頭版、圖書出版商等否定掉的項目); 品牌; 政府; 我們的朋友; 自身(喜好和判斷)等等。到了信息時代,我們現在又有了各種推薦引擎。然而以上這些過濾器都還不夠理想,我們要注意的是只接觸那些我們已經喜歡的東西的風險,會使我們捲入一個自我為中心的漩渦,從而對任何與我們的標準有細微差異的事物都視而不見,就算我們原本會喜歡它,這就是所謂過適或者過濾器泡沫。

因此,KK提出了理想過濾器的三點標準:

其一:基於我(和其他人)生活中極其細微的行為習慣的推薦演算法;

其二:知道我的朋友喜歡什麼,而那又是我現在還不了解的;

其三:向我建議某些我現在不喜歡但想嘗試著喜歡的東西。當信息追蹤、信息交互、信息過濾,將我們自身多個方面的信息整合成用戶檔案之後,過濾器服務提供的實質上是個性化定製。

未來30年,這種大規模定製會出現在教育、運輸、醫療和零售等領域; 剛剛提到的雲端會被過濾; 最後延伸到萬物互聯網的各個領域,比「我們過濾和我們被過濾」要廣闊得多。另外,從內容的視角看,一個過濾器關注的就是人類的注意力。再想多一步,我們的注意力其實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注意力有限,所以它很珍貴(注意力流向哪裡,金錢就流向哪裡); 但另一方面又因為它每天都要被花掉,所以又相當廉價。所以將來對交換、管理注意力和影響力的可能方式的探索也是一個可能的發展方向,比如直接向他人的注意力支付報酬。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書名「必然」是什麼:它是歷史趨勢,是正在進行中的科技變遷動能,這種動能由科技背後的物理原理和數學原理(比特、信息及網路的特性)支配決定。過去三十年塑造數字科技的種種因子,未來三十年會繼續強化、擴張、深入。這些「必然」彼此融合影響,構成一個運動的域。這個「域」對當今社會的經濟、法律、政治乃至倫理均會產生新的挑戰,甚至重構它們,因此需要我們「深度參與、親身體驗、謹慎接受」。

最後的最後,再多說一句:我讀了,大家聽我講解了,都不能代替大家親自去閱讀,歡迎大家親自讀一讀這本書。

END

*本期文章作者:一坤

*排版小編:世丹

*文章原創,轉載請註明

*封面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可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機至善 的精彩文章:

TAG:動機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