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溫故而知新-FEITOGRAPHY年度風光圖片精選

溫故而知新-FEITOGRAPHY年度風光圖片精選

如題,一座山,一條河,去過一次就懂了嗎?看山游水,四時不同,所蘊含的寓意不同,你所感受到的情致自然也不同。佛學三境界中有一個如何在山水中參禪悟道得故事講,「參禪有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悟漸深,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徹悟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其中道理和風光攝影師的意境心態相似:山水依舊,但人的心境已經超越山水。這一年種種感悟,說出來只是三言兩語,走過來,卻是萬般興慨。而這些不親臨山水又怎能體會到。

溫故+知新=我的2017

澳大利亞達爾文,紐西蘭南北島,巴基斯坦K2徒步,新疆。過去的一年裡,我有一半時間都在外拍攝,但卻只集中在這三個區域(除達爾文)。嚴格意義上不止去年,這幾年我都經常往返於這三地。一個完整的大區域無論地形地貌都有太多值得探索發現甚至重新思考的風光。而且我堅信在未來的幾年甚至更多的時間裡我會專註於某幾個區域拍攝,系統化的完善拍出屬於該區域的一套春,夏,秋,冬。延續去年的總結模式,由溫故而知新引出並總結在丁酉年裡,我的十二個拍攝靈感。

靈感12《That Wanaka Tree》

紐西蘭只有一棵Wanaka樹,卻不只有一種拍攝樹的機位和方法。第一次拍攝到相對滿意的秋季wanaka tree。

前期

嘗試在不同季節去同一個地方,再根據季節特色構圖,安排畫面元素。前景的樹葉是這張照片的亮點,根據當時相對完美的火燒雲光線迅速確定低機位構圖,並安排樹葉,倒影,樹,山依次為整張作品的層次展開。

後期

靈感11《富士山下》

這不是林夕筆下的愛情故事,也沒有櫻花開了幾轉。塔拉納基(Mt Taranaki),一座休眠的火山,擁有相對完美的圓錐體,也被稱為紐西蘭的「富士山」為了深入探索,我們在冬季反穿雨林,終在暮光時到達,拍了半小時後起霧,拍攝窗口就此關閉。

前期

後期

主調為白平衡偏冷設置,山體有紋路的細節加深對比度。需要注意的是倒影部分應偏暗處理,原圖水面下方無細節空白太多,故裁剪為寬畫幅格式。

靈感.10 《島上花》

魯冰花,似乎經歷過那個年代(電影魯冰花同名主題曲曾在九十年代初期紅遍大江南北)的中國人對此花都有一種特殊的情結,紐西蘭南島的花季在每年的11月-1月。相對世界其它魯冰花種植國家,紐西蘭的魯冰花更為規模,更為茂盛。

前期

拍攝類似這樣大片花海場景最重要的是用好景深合成。在這裡我推薦手動對焦拍攝多張,具體方法為慢慢轉動對焦環從最近處到無限遠(透過小窗口觀察,每轉動一次拍一張)拍攝。詳細步驟可參考極影文章突破極限—景深合成。現場如果風較大可以調高ISO保證快門速度。圖1為逆光拍攝,圖2因為即便在同一個場景下雪山較遠,先拍攝好一組景深合成後等待雪山光線最佳時再換長焦單獨拍攝雪山部分做焦距合成。圖3,圖4都是利用景深合成拍攝多組照片。

後期

相同的是四個場景都拍了多組景深合成,在後期使用ps自動對齊和混合疊加出一張清晰的魯冰花。圖2因為逆光拍攝還需要拍曝光合成的部分(天空,星芒部分)後期合併曝光。為了使花瓣亮度更為突出可以稍微用一些柔光效果仔細在花瓣上刷出透亮的感覺。圖4的小樹榦用了動感模糊效果加深虛實對比。

靈感.9 《滄海磬石星燦燦》

沿用05年第一次拍攝海星岩時想到的名字。兩年內第三次返回,始終沒遇到最理想的潮位,卻看到了三次來最大的海星。這裡已不再是當初那個神秘機位,人越來越多,海星越來越少。或許這也總是一個來日方長的拍攝。

前期

在海星岩拍攝關鍵是找到一個前景有海星,又有好的中景及背景再配合適的潮位動態的構圖。同樣需要景深合成拍攝保證海星的清晰度。此張由於沒有較高的潮位,使用6檔減光鏡30秒曝光霧化海水。同一機位下再拍攝曝光合理的天空部分。

後期

成片採用四張不同曝光及景深合成;分別為海星,海水,天空,岩石光感。季節性變化太陽日落的光並不會照在前景岩石上,但會在最好的時間裡打亮背景側面的大岩石,後期需要著重對此光感加深效果。

靈感.8 《尖峰時刻》

Kuspuang camp是巴基斯坦K2徒步倒數第二個營地,到達這裡整個徒步基本結束。但對於一個風光攝影師來說,到達這裡也是整個風光攝影創作行程中最高潮部分。不僅有刀鋒般的Lalia Peak,此營地處在豐富的草場,溪流和各種鮮花中,絕對有別於喀喇崑崙山脈其它拍攝元素。

前期

採取豎拍低機位14mm先拍攝一組前景花的景深合成照片,更換24-70鏡頭拍攝中景的溪流和原處的山峰。透視合成(焦距合成)仍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前期與後期創作方式,每次我都保證所有現場元素是在肉眼看到的同一個場景下運用此技術。建議拍攝焦距合成的圖片時盡量不要忽視中景的元素安排。

後期

此照片後期較為複雜,涉及到不同焦距拍攝需要手動對齊並仔細刷出畫面過度的區域。

靈感.7 《群英會》

拍攝於成功登頂5700米Gondogoro埡口,凌晨12點出發,經過六個小時的攀登終於在日出時登頂,這也是連續兩年遠赴巴基斯坦第一次翻越埡口。

前期

登頂後只有不到半個小時的逗留時間,難得好運在有限的時間裡遇到晨光點亮群峰時刻。此張照片沒有太特殊的前期拍攝技術等,在高海拔拍攝主要是穩,准,快,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我們構思。此圖為24-70單張手持拍攝。

後期

後期主要對照片格式裁剪至16:9以突出群山的集中巍峨感。未被光照到的下方冰川部分偏冷色調處理,而山峰加暖。

靈感.6 《風之子》

單車獨闖新疆戈壁無人區遭遇沙塵暴拍攝的一張照片。原計劃探索的區域因沙塵突襲已無法辨識到達。難得還使用Inreach發送了一條有價值的救援信息。大漠孤煙,飛沙走石,風櫃來的人………

前期

在沙塵暴到之前下午還在踩點時就發現風會把地上的沙子吹起並呈線型不規則的向前移動。當時我們就想如果能把這些貼著地面飛起的流沙作為前景引導實為一個不錯的構圖選擇,只是當時風太小還不足以能保證拍到那種流動感。

後期

此處需要說明的是天空部分是在同一區域沙塵暴來之前一個小時左右拍攝,其餘元素同不同地手持拍攝並後期焦距合成。飛沙部分適當增加柔光效果突出沙塵飛揚感。

靈感.5 《歸來》

一個穿越時空的徒步人翻越山,渡過河。思緒是這般的清澈,再見面還是炎夏般的柔和。過往分別又怎樣,總有旋律在回想。讓我再次按下快門分享著這久違了的光和熱。喀喇崑崙,我回來了。

前期

這是站在一個山坡下肉眼能看到的一個場景;靜靜地冰川水,中景罕見的冰川造型以及遠處的雪山。但由於技術限制相機卻拍不到所見。我分別單獨拍攝了冰川水,冰川,雪山。廣角拍攝冰川水,再換上24-70拍攝冰川及雪山。

後期

合成三張不同焦距的照片,冰川和山體過度的區域需要特別仔細刷出。加深山體被光照亮的部分光感。

靈感.4 《最後一戰》

這是我使用NikonD810作為主力機的最後一次快門,也是我第一次認真拍了家門口的風光,曾帶過很多親朋好友前女友參觀過此地,墨爾本著名景點-大洋路。相同的是這一次照例大風大雨,不同的是不再來去匆匆。經歷的不會都記起,過去的不會都忘記,感謝尼康810與我走過。

前期

後期

疊加前期拍攝的不同曝光(曝光合成),著重DB光影之間的對比與質感,最大化還原真實現場的光照呈現,如兩塊巨石在側逆光照射下正面並無太多細節與光感,但側面卻有明顯被光照的效果。

靈感.3 《定風波》

紐西蘭北島三姐妹岩絕對是一個值得拍攝的高危機位,不僅要在兩米左右的高潮拍攝,還需要準確把握好時機在水快到腰時撤退(已是最佳選擇),這裡同時具備尖峰時刻的緊張和暗戰的氣氛。兩站照片位於同一個區域前後不到20米的距離。

前期

掃海首先需要提前查詢好所拍攝區域潮位變化,大部分海景拍攝需要等到退潮或低潮,而三姐妹岩石想要拍攝到理想化的場景只能等張潮。使用lee little stopper濾鏡慢門1秒-3秒慢門拍攝海浪拉絲部分(同機位)

後期

這兩張的前景海浪拉絲是用前期拍攝的3-4張不同的拉絲造形手動刷出效果。第一張需要加深右下海水光感和左側岩石光感(圖2同理)。

靈感.2 《喀喇崑崙》

喀喇崑崙巴托洛冰川周圍群山的卓絕之美,堪稱「山神聖殿」這座山峰是我在去年徒步時發現的,當時看到就震撼不已,但卻因為天氣原因並為拍攝到理想的狀態,今年反回走到這附近我特意爬了個小山坡並遇到奇特腰帶雲纏繞主峰。

前期

單張手持拍攝,徒步中幾乎不使用三腳架。其中原因很多,具體可參考極影文章《常見六大風光攝影誤區》

後期

由於單張拍攝,後期相對流程簡單,主要通過壓暗曝光(該有的細節需保留)營造氣氛是本張照片後期的核心。

靈感.1 《冰塔鎮崑崙》

這是我個人在去年拍攝最滿意的一張,如果本著嚴謹苛刻的態度,這一年也只出了這一張照片。從Goroll I到Concordia這段算是進入K2 徒步線路冰川核心區,冰塔林和喀喇崑崙繫結合,再搭上詭異的高山雲霧,此景此情唯巴基斯坦獨有。

前期

為確保前景冰川清晰,同機位24-70手持分別拍攝冰川和雪山。

後期

在這些照片的背後,張張都包含著對自然的信仰與尊崇。

那時風動,此時心動。

2018見..........

2017還有它們

2017,我在極影公眾號寫下了這些:

圖蟲ID:史飛

極影AdventureX

極限挑戰

極致影像

極客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影AdventureX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了解太陽光嗎?

TAG:極影Adventur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