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媒:中國經濟40年歷經三次「再平衡」

港媒:中國經濟40年歷經三次「再平衡」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道港媒稱,更健康、更可持續的中國經濟其實可能帶來更多投資機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7日報道,去年將作為政治及經濟重要年份被載入史冊。新一屆領導層準備把中國帶入下一個發展階段。

報道稱,在宏觀經濟領域,出口復甦,消費迅速恢復,房地產市場出奇的穩定,這些因素促使中國經濟自2010年以來首次實現年度加速增長。

在一派樂觀情緒中,經濟學家們紛紛上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預測值,甚至開始討論中國是否已啟動全新增長周期。

報道稱,回顧中國自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發展歷程,三個獨具特色的短語脫穎而出,其中每個短語都以經濟增長模式的重大轉型為標誌。

第一次經濟轉型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中國領導人引領中國向世界開放。通過貿易和投資出現的經濟快速融合之勢已根深蒂固,中國由此得以將出口驅動型增長模式的成功提升至幾乎前所未有的水平。

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加強了中國在貿易領域的主導地位。

報道表示,且把這個階段稱作「再平衡1.0」——即從內向型經濟體轉型成為全球積极參与者。這個階段在啟動中國經濟融合進程方面極為成功。

報道稱,儘管取得了這些成就,但出口驅動型增長模式有一大缺點:這種增長模式導致中國極易受到外部衝擊。2008年全球經濟遭受嚴重衝擊便是明證。突然間,在全球經濟同步陷入嚴重衰退的背景下,外部需求不復存在。如果繼續依賴出口實現經濟增長,中國就會和其他國家一樣,被那場全球性經濟海嘯捲走。

幸運的是,中國迅速調整了經濟增長戰略,進而避免了這種厄運。為應對外部需求疲弱的局面,北京通過財政和貨幣刺激等措施注入強心劑,目的就是推動國內投資,從而迅速把經濟的主要引擎從出口轉向投資。

報道認為,按某些標準評判,「再平衡2.0」也取得了成功,因為它讓中國躲過了那場危機。而回頭看來,這種緩解痛苦的做法也造成了極其高昂的代價。

報道稱,北京認識到這一發展戰略不可持續,遂於近年轉向「再平衡3.0」,其中涉及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在養老金和醫療等各種福利領域加大了社會保障網建設力度,以降低家庭的預防性儲蓄。

電子商務因在一定程度上受益於政策扶持而迅速崛起,這有助於挖掘中國年輕人群體和中產階層的消費能力。

此外,由於未來幾十年將有更多退休者拿出他們的畢生儲蓄進行消費,人口老齡化也會對消費起到提振作用。

這樣一來,消費在經濟中的比重開始上升,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過去三年持續加速。

報道認為,作為一種長期趨勢,「再平衡3.0」——其特點是中國向消費驅動型經濟轉型——將在未來數年至數十年間對中國自身乃至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報道稱,但這種轉型也意味著經濟增長將逐步放緩——如果中國要走一條典型的通往經濟成熟之路的話。

報道認為,中國領導人已接受這種局面,進而承諾要把重點放在未來經濟增長的質量上。

至於投資者,報道寫道,當前真的完全沒有必要因中國經濟放緩而太過沮喪。實際上,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經濟體可能帶來可適應發達市場投資者的投資風格的更有利機遇。

    資料圖片:一艘貨輪駛進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內的東渡港區(2016年4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