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唯一由中央發行的國幣:大清銀幣
錢幣在收藏市場上一直是比較熱門的收藏品,雖然在歷史的推移下,許多古錢幣早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流通功能,但是卻多了考古價值、藝術價值、欣賞價值、收藏價值等各種新功能。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是清末幣制改革的產物,版別多式,設計新穎,製作精良,歷為錢幣愛好者的珍藏品。
清光緒末年,清政府為整治各地分散鑄幣而引起的幣制混亂,便致力於幣制的整頓與改革。清政府雖然了解幣制未定所造成的混亂,但改革的步伐依舊蹣跚。先前根據《幣制則例》製作的「宣統年造」系列銀銅幣並未發行,而另起爐灶重新設計了「宣統三年」樣幣多種。宣三系列有長須龍、短須龍、反龍、大尾龍和曲須龍等五種形式,核定曲須龍交付生產後隨即爆發武昌起義,成為清代唯一由中央發行的國幣。
近日,眾凱國際有幸徵得大清銀幣一枚,該枚錢幣的直徑為3.9厘米。該幣正面上下近外圈緣為滿、漢文「宣統三年」字樣,珠圈內為「大清銀幣」四字,楷書端莊、厚重雄渾,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間為漢字「壹圓」二字,下緣是英文「ONE DOLLAR」,蟠龍沿邊緣自左向右騰雲而起,龍頭居上,龍珠在「圓」字下方,龍眼凹突,鼻樑俏上,刻畫栩栩如生。
此大清銀幣宣統三年壹圓存世量極為稀少,鑄工精良,在銀元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且包漿入骨,熟舊自然,在圖案的設計方面不僅注重精雕細琢,更是將錢幣的市值和紋飾雕琢描摹得恰到好處,是清代銀幣中的精品,價值頗高。
大清銀幣壹圓由清政府統一管理的清戶部天津造幣總廠生產,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計劃發行,但真正的造幣時間為宣統三年(1911),大清銀幣重七千二分,純銀含量高達95%—97%。由於造幣不久後,辛亥革命便爆發,所以該幣不僅鑄量少,且流通時間短。因此,能保存至今,實屬難得。
TAG:眾凱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