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條魚的啟示:養育孩子,我們到底該教什麼?

一條魚的啟示:養育孩子,我們到底該教什麼?

GIF

有這麼一個故事:

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位男士在海邊散步,注意到沙灘的淺水窪里,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

被困的小魚儘管近在海邊,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然而用不了多久,淺水窪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小魚就會幹涸而死。

這位男士突然發現海邊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從淺水窪里撿起小魚,扔回大海。

男士禁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魚扔還大海。

其實,這個故事恰好對應了泰戈爾老人的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

因此,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讓學生擁有「這條小魚在乎!」的美麗心境。

養育孩子,我們該教什麼?

納粹營的故事

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當上了美國一所中學的校長,每當一位新教師來到學校,他就會交給那位教師一封信。

信中寫道:「親愛的老師,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

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長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為有人性的人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

很顯然,人類有獸性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教育者的目的是使人的靈魂得到鍛煉,克服獸性而轉化向天使的一面。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單純的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這是教育久遠而宏大的終極旨趣。否則,擁有的知識愈多,對人類,對生命的危害愈大。

在這方面的教訓太沉痛了:李政道博士的一位高足盧剛,因論文獎落選,嫉恨、失望困繞著的他,竟然開槍打死了4位太空物理學家,繼而仇殺了自己的獲獎同學。

河南宣化一位16歲少年劉某因與女友吵架,竟然喪心病狂地開著轎車朝行人一路碾軋,致使2死13傷。

我們的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教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愛的真相又是什麼?爸爸媽媽和孩子應該怎麼做才能回歸到正確的教育之路?

錯誤的教育觀念

讓教育真相扭曲

1.「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中國式教育的著名口號,被不斷引用又備受爭議。

時隔多年後,在任教育部副部長時曾經說過此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穿過重重誤區,重申自己的本意——這絕不是指讓孩子早些認字、背詩、讀英語,而是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溫暖的、健康的、互動的環境。

2.「只有好好讀書才會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這句禁錮無數人的教育觀綁架了所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固然,基本的文化知識可以讓孩子的人生少一些知識上的缺失,可是又有誰關心過孩子的心靈成長?孩子的價值觀一旦扭曲,即便是頂級知識分子也將走向人生的岔路。

3.「你要聽我的,因為我是愛你的,我是為你好!——這句美好的措辭就像緊箍咒,讓父母牢牢地將孩子抓在自己的手裡,將孩子變成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工具,以愛之名,愛至成傷。

人生這場馬拉松,所謂的贏在起跑線的孩子,可能在途中或者終點因為體力不支而倒下;

人生這條羅馬大道,所謂的好好讀書的孩子,可能因為忘記了城堡的坐向標,而被路旁的其他風景導引到了岔路口;

人生這盤棋,所謂的好好聽話的孩子,可能因為棋手只顧了眼前得失而輸了全局。

孩子是人,不是機器人。

孩子需要的是愛,而不是控制。

我曾有幸聽過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的演講,一度潸然淚下:讓孩子都成才的法寶!【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推心置腹話教育】,看完才明白,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對的教育方法。

不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

一個人活著跟很多事物是有關係的,比如與環境、空氣、祖宗父母、天地國家、老師同學等等有關係,這些關係就是一種組合。

快樂、幸福、成功也是由關係來組成的,我們的生命是這樣,孩子的成長也是這樣。

成績就是關係,關係就是成績,要想改善成績,必須改善關係,只要改善關係,自然改善成績。

在與孩子成長相關的各種關係中,孩子與爸媽的關係又是最為根本的關係,孩子與爸媽之間的關係模式,會直接讓孩子無意識的運用到其他的關係中而不自知。

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家庭,而不是校園。

有人說,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看來,這句話是片面的。

因為不幸福的家庭也都有一個共同點:夫妻關係不和睦。

爸媽之間長時期的互不理解、艱難溝通、感情不和睦,夫妻關係惡化導致家庭關係走向崩潰的邊緣,孩子生長在其中得不到愛的滋養與呵護,由此產生心理疾病,不僅導致成績不好,還讓性格也變得極端。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

能有助於孩子成長

1、保持家庭氛圍輕鬆、喜悅、美好、溫馨、民主、自由,爸爸給到媽媽足夠的愛護,媽媽給到爸爸足夠的支持。

2、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種下什麼種子,就會結什麼果實。而且,一旦種子播下,無論費多少工夫去修建、嫁接,都很難改變。

孩子不會因為父母說該如何做而做,而是看父母如何做而學。

3、進入孩子的世界,多鼓勵讚美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體會他們的感受和需求,和孩子們溝通,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同時做孩子的榜樣和引領者。

4、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生動、充滿活力、令人愉快的體驗,那麼,最容易學會、最容易學牢靠。

所以,爸媽經常帶孩子參加高能量的成長活動,協助孩子廣交好友、拜訪名師、攀登名山、建立夢想。

成績很重要,但也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成績上,多花費時間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吧,那比什麼都重要!

孩子的成績和生命,

孰輕孰重?

很多爸媽把這個問題忘記了:孩子的生命重要還是成績重要?當今時代,很顯然,爸媽們覺得成績更重要。

很多爸媽更把這個問題忽略了:追求孩子成績好的背後到底是在追求什麼?

在央視曾拍攝的一個紀錄片《鏡子》中,一位農民工爸爸,看到課堂上那些國企里的爸媽,非常詫異:「我是沒有辦法,但他們的生活條件那麼好,文化水平都那麼高,怎麼孩子也跟我的孩子一樣?」

另外一對爸媽似乎回答了他。

這對夫婦,社會成就斐然,對自己的孩子永遠高要求,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認為人生就是要成功才行,希望他處處成為優秀的榜樣。

結果,孩子能力有限做不到,倒逼得孩子內心無比自卑。

當爸媽看孩子是「我的孩子」的時候,把孩子的人權都剝奪了,而忽視了孩子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追求孩子成績好的目的是想要孩子得到幸福,可是如果無論孩子成績好壞都失去了創造幸福的能力,那麼生命本身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不是沒有聽說過高材生跳樓的慘劇,也不是沒有聽說過踏踏實實過幸福日子的孩子最終也走向了成功的案例。

尊重孩子的性格差異,完全接納孩子的本來面目,沒有過低的標準,也沒有過高的要求,做良好環境的提供者。

澆灌孩子的生命,讓生命成為生命本身,父母只需靜待花期。

教育的真相是喚醒內在

本自具足的愛與智慧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單純的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而愛的真相是:愛的能力始終都在那裡,真心接納對方的樣子、包容、歡喜,無有期待,也無有恐懼。

時下,我們的學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養成,以致於有些學生對生命、對世事愈來愈冷淡、冷漠甚至冷酷。

否則,視小魚如草芥,給鮮花以蹂躪,即使其道德評分或許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價值。

對人的尊重,對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曉生命的不可重複性。

人不應無端地剝奪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級的生命。

當一個人對低級的生物或動物毫無憐愛之情時,你能指望他尊重高級的生命嗎?

反之,當一個人充滿了對小草、小魚生命的關懷時,對於高級的生命、對於人的生命,他能不尊重嗎?

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 一個對外部世界冷漠無情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一個由許多對生活、對生命無動於衷的人組成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作為教育者,也許有許多具體的工作要做,有許多具體的課業要抓,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人文情懷,其中最基礎、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點乃是喚醒學生尊重生命的良知以及本自具足的愛與智慧。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你經歷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妙境靜候你的分享~

留一個管道連接你我

每天只能一次,一次只能6毛6,讓你我共舞

作者丨妙境

我有一個環保夢:環保人心,愛護地球母親,建立環保平台

資源循環利用,讓我們和子子孫孫都可以生活在青山綠水中

本文納粹營、魚的故事素材來源於網路,感謝素材提供者

為一直奮鬥在教育路上的你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的恩典 的精彩文章:

TAG:自然的恩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