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只是一種天文現象,既沒有天狗,也不會引發社會搖!
日食(solar eclipse),又叫做日蝕,民間傳說稱天狗食日,是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一線時發生的天文現象。可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四種,又有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五種食相。
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就發生了日食現象。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會看到月食。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也在同一條直線上。
日食必發生在朔日,也就是農曆初一。每逢這天都有「日月合朔」,但月球運行軌道與黃道有5°多的夾角,所以月亮在太陽前面經過時,常常不是偏上就是偏下,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月球才會遮住太陽。就地球上一個地方來說,平均5年左右,才有機會看到一次太陽被部分遮住的日偏食。
太陽比月球寬400倍,離地球也是400倍遠。由於對稱的緣故,月球的暗影,也就是落在地球表面的陰影,寬度正好可以遮住整個太陽,就有了日全食。日全食只在月球位於近地點時發生,由於太陽的實際體積比月球大很多,所以日全食通常只能在地球上一塊非常小的區域見到,因為月球的本影對太陽來說只是一個小點。
日全食之所以受重視,主要原因是它的天文觀測價值巨大。因為月球會讓原本刺眼的太陽暗下來,讓原本不易觀察的日冕層顯露出來。科學史上有許多重大的天文學和物理學發現都是利用日全食的機會得出的,而且只有通過這種機會才行。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中國曆來重視天象,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豐富的日食記錄。公元前1217年,河南省安陽的百姓仰望天空,發現之前光芒四射的太陽突然產生了缺口,光色也暗淡下來。但是,在缺了很大一部分後,卻又開始復原了。這就是人類歷史上關於日食的最早記錄,它用甲骨文刻在一片龜甲上。
有位叫目連的公子,其母是位娘娘,生性暴戾。一次,其母做狗肉饅頭裝成素饅頭要去施齋。目連勸說無效,便通知方丈。方丈讓和尚藏素饅頭於袖中,替換而食。見和尚開葷,娘娘大悅,卻惹怒玉帝,被打入地獄,變為惡狗。目連孝順,修成菩薩救母。其母逃出後,吞下日月以使人間黑暗。天狗懼怕鑼鼓鞭炮之聲,又將日月吐了出來。
在其他各國的古老傳說里也有類似記載。古斯堪的納維亞人部族認為是天狼食日,越南人認為是大青蛙,阿根廷人認為是美洲虎,西伯利亞人認為吸血殭屍,印度人則說是怪獸。基督教福音稱耶穌受難後天空變黑,持續幾個小時,歷史學家認為這預示著將有奇蹟發生或者黑暗時代的到來。後來的歷史學家利用這段描述確定耶穌的死亡時間。
——以上年內容均轉載自鵝說APP
TAG:鵝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