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時期的福州風情

民國時期的福州風情

福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此築城建都,稱為「治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稱「福州」。

隨著朝代的不斷衍變,福州經濟、文化也日益發展,城池不斷擴大。晉代修「子城」,唐末五代連續築「羅城」和「夾城」,宋朝拓「外城」,明初砌「府城」。這前後6城,奠定了福州城區「三山鼎立、兩塔對峙」的傳統格局。到了民國時期,福州則湧現了一大堆值得記憶的建築、事物,今日選文,跟隨郁達夫等名家的筆觸,一起探尋老福州的人文風情。

潘祖鏛:千年興廢話鼓樓

鼓樓位於獅子樓北,扼今鼓東、鼓西兩路相接處,其舊址當現在鼓樓糖煙酒商店與人民銀行鼓樓辦事處之間,鼓樓區即因此樓而得名。鼓樓是唐元和十年(815),觀察使元錫建的州門。乾寧三年(896),為威武軍門。宋嘉祐八年(1063),知州元絳更辟雙門,建樓十楹。熙寧二年(1069),程師孟守福州,為樓以輔翼,並作銅壺滴漏報更,故稱「鼓樓」。嘉定間(1208 ~ 1224),樓被火,安撫使楊長孺重建。元泰定四年(1327),又火,增築重樓。明宣德三年(1428),為大風所圮,御史方端命僧了心募建,復置刻漏。嘉靖四十三年(1564)布政使陳大賓改建,南額「海國先聲」,北額「拱辰」。萬曆三十九年(1611)重修,更名全閩第一樓,南題「海天鰲柱」,北仍舊。丁繼嗣詩句「天空鰲柱辰初拱」即指此。

清順治十八年(1661)七月初一日,城內大火。鼓樓與獅子樓同被波及。康熙十一年(1672),布政使何中魁修建。這時,樓上設有十時辰水牌,派人專管,隨時更換,故榕城有「鼓樓頂掏時辰牌」之語,喻挨時過日之意。雍正十年(1732),改為威武軍樓。乾隆二十七年(1762),改為拱辰樓。道光二十四年(1844)冬,毀於火,藩司徐繼重建,改用西洋大自鳴鐘一架報時,高一丈二尺,廣六尺多,聲聞百步,每月一開,過兩年,又毀於火。翌年復建,總督劉韻珂改為拱北,北錄「聖諭」十六條,字皆大六七寸。南面正額有「雄鎮全閩」四大字,左額「海天」。右額「鰲柱」。民國間,樓上置一古鐘,閩侯縣民眾教育館曾設其上。抗戰中,古角頂為敵機炸塌。民國三十七年(1948)春,福州老人施景琛等建議把鼓樓改為「薩公紀念堂」,以紀念海軍耆宿薩鎮冰先生九十大壽,議而未行。1952 年,開闢鼓樓至屏山下的鼓屏路,鼓樓才被拆除,把三隻石獅移放於南門兜。

《獅子樓與鼓樓》

林炳釗:南門兜

昔日,福州民間流傳著《進京路引》。其中有一段是:「……斗中街一派做頭梳,月片池中銅鈷店,闖過南關一座城(就是現在的『南門兜』)。安泰榜眼坊一座,南街七巷雙門前;雙門前三獅朝五虎,環進搶珠左邊路,到任橋過總督口,鼓樓頂懸掛時辰睥(即今『鼓樓前』)……」

「南門兜」位處福州市區中心。據記載,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閩王王審知又把羅城向南北兩端延伸,北端在今屏山東麓,南端從安泰橋的利涉門擴展到今天的南門兜,把于山、烏石山也納入城中,因而,將羅城夾在中間。當時福州城呈為「滿月形」,節度推官黃滔的《萬歲寺》詩中有「新城似月圓」之句。

當夾城建成後,南城門(今南門兜)設兩城門、八暗門。當初稱「登庸門」,後唐長興二年(931)王延鈞改為「閩光門」,宋景德四年(1007)知州嚴辟疆又改名「寧越門」。元代統一後,下詔隳毀福州城牆,明洪武四年(1371)重砌石城,稱為府城;明末起了防禦倭寇入侵的作用。當時在石城之外,又於南城外再加上一重半圓形瓮城,亦設門,可關閉,所以,人們叫做「瓮城」。相傳,當時瓮城與石城規定同開同關,但有些群眾因趕進瓮城卻不及進石城,被關在其中,欲進不得,欲退不能,無奈何要熬到天亮,方能進城。所以,福州民間俗語叫做「關在瓮城中」。

1842 年福州闢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後,城郭還沒有大變遷。辛亥革命後,隨著戰爭現代化,城牆已失了防禦作用。為了發展城市交通,福州開始拆毀城牆、築成環城馬路。1928 年秋興建馬路,從城內鼓樓起向南延伸到台江萬壽橋、中洲,直至倉山觀音井一帶,南門兜成為福州市區交通主幹線,環島中植有綠蔭如蓋的榕樹,欣欣向榮,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徵。

《「南門兜」與「鼓樓前」》

薩兆寅:白塔與石塔

福州的兩塔,聳立在烏石山、九仙山的中間,東西並列。在東的名定光塔,俗稱白塔;在西的名堅牢塔,原名凈光塔,俗稱石塔,或叫烏塔。相傳福州城內過去共有七塔。除白塔、石塔外,還有的是開元寺的開元塔,仙塔路的崇慶塔,大中寺的定慧塔,神光寺的報恩塔,塔巷的阿育王塔。這些塔後來焚毀傾圮了,只有白塔和石塔至今仍然存在。白塔是唐天祐元年(904)王審知建造的,明嘉靖十三年(1534)被雷震焚燒,到了嘉靖二十七年(1548)重建,以後曾經過多次的修繕,基本上保持明代原有建築風格。石塔是唐貞元十五年(799)福州觀察使柳冕建造的,唐乾符六年(879)毀,後晉天福二年(937)閩王王延曦重建,自重建至現在有一千零二十多年歷史了。石塔高35 米,共7 層,每層有浮雕。全部建築用純石塊巧配疊積,並用花崗岩的赤泥粘固。白塔高約42 米,也分7 層,全部用磚建成,外面塗滿石灰,內部只旋梯是木構。石塔代表了五代福建建築雕刻的藝術,白塔保持了明代福建建築的風格,它們都顯示了福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石塔上每層還有石刻,從石刻上可以考證五代閩王王延曦王朝統治集團和家族親戚以及政治組織的職官姓名。這些材料在新舊《五代史》和《十國春秋》上沒有記載,可以說是福建地方重要的歷史文獻。

《三山兩塔》

郁達夫:福州的西湖

總之,是一湖湖水,處在城西。水中間有一堆小山,山旁邊有幾條堤,幾條橋,與許多樓閣與亭台。遠一點,是附廓的鄉村;再遠一點,是四周的山,連續不斷的山。並且福州的西湖之與閩江,也卻有杭州的西湖與錢塘江那麼的關係,所以要說像,正是再像也沒有。

但是杭州湖上的山,高低遠近,相差不多;由俗眼看來,雖很悅目,一經久視,終覺變化太少,奇趣毫無。而福州的西湖近側,要說低崗淺阜,有城內的屏山(北)與烏石山(南),城外的大夢山祭酒山(西)。似斷若連,似連實斷。遠處東望鼓山連峰,自蓮花山一路東馳,直到海雲生處。

有時候夕陽西照,有時候明月東升,這一排東頭的青嶂,真若在掌股之間;山上的樹木危岩,以及樹林里的禪房僧舍,都看得清清楚楚;與西湖的距離,並不迫近眉睫,可也不遠在千里,正同古人之所說,如硬紙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樣子。

福州的西湖,因為面積小,所以十景八景的名目,沒有杭州那麼的有名。並且時過景遷,如大夢松濤的一景,簡直已經尋不出一個小浪來了,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但是開化寺前的茶店,開化寺後,從前大約是宛在堂的舊址的那一塊小阜,卻仍是看晚霞與旭日的好地方。西面一堤,過環橋,就可以走上澄瀾堂去,繞一個圈子,可以直繞到北岸的窯角諸娘的家裡,這些地方,總仍舊是千餘年前的西湖的舊景。並且立在環橋上面,北望諸山腰裡的人家,南瞻烏石山頭的大石,俯聽聽橋洞下男男女女的行舟,清風不斷,水波也時常散作鱗文,以地點來講,這橋上當是西湖最好的立腳地。橋頭東西,是許世英氏於「五四」那一年立「擊楫」碑的地方,此時此景,恰也正配。

福州西湖的遊船,有一種像大明湖的方舟,有一種像平常的舢板,設備倒也相當的富麗,但終因為湖面太小了一點,使人鼓不起擊楫的勇氣;又因為湖水不清,碼頭太少,四岸沒有可以上去遊玩的別墅與叢林,所以船家與坐船的人,並沒有杭州那麼的多。可是年年端午,西湖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總是人多如鯽,擠得來寸步難移;這時候這些船家,便也可以借吊屈原之名而揚眉吐氣,一隻船的租金,竟有上二三元一日的;八月半的晚上,當然也是一樣。

對於福州的西湖,我初來時覺得她太渺小,現在習熟了,卻又覺她的楚楚可憐。在《西湖志》的附錄里,曾載有一位湖上的少女,被人買去作妾;後來隨那位武弁到了北京,因不容於大婦,發配廝養卒以終。少女多才,賦詩若干絕以自哀,所謂「為問生身親父母,賣兒還剩幾多錢?」以及「嫁得傖父雙腳健,報人夫婿早登科」等名句,就是這一位福州馮小青之所作。詩的全部,記得《隨園詩話》,和《兩般秋雨庵隨筆》里都抄登著在。她,這一位可憐的少女,我覺得就是福州西湖的化身;反過來說,或者把西湖當作她的象徵,也未始不可。

《福州的西湖》

封面圖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民國趣讀 | 《老福州》

《民國趣讀》編委會 編

中國文史出版社2018-2

定價:42.80元

內容推薦

老福州三山兩塔一座樓、船與海的特異文化、名人與故居、近代福州不屈的英雄氣、老手藝、習俗與美食、軼聞舊事……片段小文生動有趣地展示了老福州曾經輝煌的市井文化,鮮活地再現了老福州城及老福州人的生活。

唯有了解老城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才能真正領會這座城市的精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史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文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