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頌 進入彎道超車「芯」時代
策劃/郝濤 本刊記者/王碧清
2017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開設「人工智慧(AI):讓生活更美好」分論壇,深鑒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作為AI行業代表出席論壇,令業界對這個「90後」CEO印象頗深。
2017年對於深鑒科技來說,是飛速發展的一年:深耕安防領域,布局六款深度學習智能產品;斬獲「2017中國計算機學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入選世界級半導體行業頂級榜單,獲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最佳產品等諸多榮譽。
如今,提及人工智慧晶元,深鑒科技是當之無愧的行業新星。更高效率、更低功耗的加速處理技術及靈活的AI解決方案掀起了AI算力新浪潮。
走進位於清華同方科技廣場的深鑒科技,記者專訪了姚頌。作為創始團隊中最年輕的掌舵者,他經歷了怎樣的抉擇與思索?如何為機器加速「賦能」?深鑒科技究竟能為AI行業帶來怎樣的革新與機遇?1992年出生的他看起來有點學生氣,但談吐卻是嚴謹清晰。朝著2018進發,深鑒科技正逢其時。
求變之時當仁不讓
早在高中階段,姚頌同所有理科尖子生的高考目標相差無幾:考取北大物理系或清華電子工程系。後憑藉物理競賽全國二等獎第一名的成績,姚頌獲得保送資格。
2012年,姚頌在清華電子工程系讀大一。頂級學府,一流專業,入學最初他卻直言:「大一上學期其實過得並不開心。都是微積分、線性代數、離散數學,單純研究理論,非常枯燥,我更喜歡搗鼓一些實際的東西。」
學習之餘,依著興趣,他開始尋找是否有教授負責「三維集成電路」有關的研究。「這一查,還真找到了!」姚頌的聲音還帶著當初的一絲興奮。剛好一位名叫汪玉的年輕教授所負責的實驗室項目中,就涉及到硬體加速、「三維集成電路」這方面的研究。
儘管大一學生即加入實驗室稍稍早了一些,但姚頌憑藉著明確的興趣方向以及不錯的學術基礎能力獲得了在實驗室研究的機會。從那時起,姚頌在汪玉博士的帶領下,從硬體的研究逐步深入到「深度學習」硬體加速領域,他們試圖從基礎技術層面突破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演算法中的技術瓶頸。而在實驗室研究的過程中,姚頌也認識了之後創業的重要合作夥伴韓松。
在姚頌潛心埋頭在實驗室的那段時間,國內人工智慧行業還處於預熱階段。放眼全球,在AI領域,1943年建立起人工神經網路和數學模型,後逐步得到發展,一度受限於當時的計算能力,在曲折中前進。直到近年來深度學習演算法在語音和視覺識別領域實現突破,人工智慧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2015年7月,姚頌即將本科畢業,與此同時,他還拿到了卡耐基梅隆大學(CMU)的offer,可以直接攻讀博士學位。一番思量後,姚頌決定創業。姚頌認為這源於自己天生的不安分感,「我比較喜歡嘗試不同的新鮮的東西,如果讓我連續十年在一家公司里只做技術這一小塊事情,那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而在這種求變性格的背後,還有一股重要力量的支撐,即四年實驗室的研究成果破繭欲出。與其將研究成果交付他人,何不自己親赴疆場?
2016年3月,汪玉、姚頌、韓松在北京聯合成立深鑒科技,由姚頌擔任CEO。隨後,同樣來自清華電子工程系的單羿博士以公司合伙人的身份任職CTO。四人為核心的骨幹團隊正式組成,致力於為人工智慧領域相關行業提供深度學習加速方案。
成立伊始,清華學術背景為深鑒科技帶來了榮光,這個年輕團隊也迎來了新的期待與挑戰。姚頌在校期間曾擔任電子工程系科學協會主席,同學間親切地稱呼他為「姚老闆」。走出校門,雖是團隊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姚老闆」並不怯場,勇敢地迎接市場的風雨和洗禮,並逐步成長為團隊的領導核心。
掌舵抉擇當機立斷
對於深鑒科技來說,如何將核心技術轉化為產品,是原點和目標。
「我們當時選擇的是無人機行業:首先,無人機功耗小;其次,價格並不敏感;無人機一般是20多分鐘重啟,可靠性要求不高。當你的硬體產品還不成熟時,這個行業門檻比較低。通過無人機項目,可以把我們的整個技術線打通,第一次把所有的研究做成了一個產品。」姚頌說。
與國內無人機製造商零度智控合作之後,FPGA深度學習處理平台走向大眾視線。FPGA即現場可編程門列陣,指的是一種程序驅動邏輯器件,類似於一個微型處理器。與CPU和GPU相比,FPGA可以執行並行計算,在深度學習應用中,尤其在非大型運算場景下,實用性能更強。
在目前深度學習演算法廣泛應用的GPU環境下,姚頌及團隊提出了DPU(深度學習處理器)的概念,其核心技術為深度壓縮處理技術,可以將複雜高功耗的神經網路演算法在不影響準確度的情況下,優化減少冗餘的內存讀取,滿足多種應用場景需求。
2017年2月,合作成果DOBBY-AI口袋無人機成為全球首例在無人機上實用化的 FPGA 深度學習方案,可以實現多人檢測、姿態識別、追蹤等多種應用。
作為公司的領航者,姚頌需要及時準確地判斷接下來要走的每一步。
無人機項目使技術真正落實到產品中去,但接下來路究竟要如何走,如何穩健地、長遠地走,始終是姚頌思考的問題。
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講,無人機的確是技術落地最合理的方式;長遠來看,大疆無人機雄踞一方,合作空間有限。而深鑒科技在成立後不久,合作的零度智控本身也遇到了問題,這些都困擾著姚頌。「這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挫折。我們那時就決心要換一個方向,而主要的問題是說服大家。」
基於前期深入一線調研,姚頌發現,安防產業對人工智慧加速處理技術的需求非常之大,甚至是一片「藍海」,於是決定轉戰安防。
姚頌解釋道:「我們主要權衡三件事:第一,行業總體的規模大不大。第二,現在還是遠期會不會有收入。比如,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還不成熟。要真的去投入的話,需要幾年持續融資,且並沒有穩定的收入,無人駕駛的市場量確實足夠大,但是時間太長。第三是這個行業是否可以切得進去。如果這個行業裡面只有那幾家公司,全都是自己在做技術,那肯定切不進去。所以,符合這三個條件的話,排除了無人機、智能家居、無人駕駛等,目前就是安防。安防行業在2016年度的行業收入是5600億元,其中硬體成本一半以上來自人工智慧相關的晶元。而當下的行業巨頭海康威視也只做到了300億元的規模。還有許多中小企業缺乏人工智慧技術的支持。需求量的確非常大,短期也可以有收入,這個行業各地發展不一,更容易進入。」
儘管就技術的本質而言,從無人機的晶元轉換到安防,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業務改變對於公司的發展是重要的轉舵。姚頌開誠布公地向團隊成員分析解釋,大家雖有質疑但還是最終都被說服了,整個核心團隊在創業之初最波動的狀態下沒有一人離開。
從早期面臨融資的壓力,不停地面見投資人,到初步得到市場認可獲得訂單,每一個環節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和心酸。姚頌倒頗有一點雲淡風輕地講道:「還好我是一個天生樂觀的人,前期創業的許多挫折都挺過來了,不然可能早就放棄了。」也正是因為過硬的心理素質和清晰的判斷力,團隊成員在姚頌的帶領下,疾行而篤定。
深鑒科技團隊
浪潮之巔奮勇搏擊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是金子更容易發光。得益於技術的領先性與前瞻性,2016年4月,深鑒科技獲得高榕資本、金沙江創投的天使輪融資。
2016年5月,在深度學習領域極具行業影響力的ICLR會議上,有兩篇論文摘得「2016年ICLR最佳論文獎」:一篇是谷歌DeepMind提出的《神經編程解釋器》;另一篇正是來自深鑒科技首席科學家韓松的《深度壓縮:通過剪枝、受訓量化和霍夫曼編碼壓縮深度神經網路》。這無疑是深鑒科技在學術巔峰的一次重要亮相。
深鑒科技CTO單羿說:「我們是選擇AI領域最難、最基礎的課題進行突破,可以講它的進度決定了AI產品的爆發,如果在這一基礎技術上中國公司可以掌握自主權,結合生態夥伴的力量,就一定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2017年10月24日,經過前期的沉澱,深鑒科技2017新品發布會第一次進入大眾視線,一舉推出了適用於安防領域多場景智能服務的六款產品。從前端攝像頭到數據中心,從安防到雲服務,深鑒科技通過縮短演算法部署,幫助AI企業不斷提速產品研發效率、更快產品化。姚頌補充道:「即使你的演算法水平不夠好,但是我們可以幫你壓縮得更小更快,讓你的水平做到跟最好的一樣,這就是一個充分賦能的過程。」
以高速公路ETC為例,深鑒科技的「硬核」技術即可以升級其技能,也適用於其他相似的生活場景。在ETC收費入口處,通常依託地面感應線圈及高處雷達進行感應計費。而非ETC車輛誤駛入ETC車道的情況時有發生,倒車更換車道不僅危險且一定程度影響通車速度。深鑒科技通過在雷達植入適合的晶元,可提前識別非ETC車輛並做出提示。
對於一般的停車區域,鋪設同樣的感應線圈則並不現實,其高額造價令許多廠商望而卻步。深鑒科技提出,可以通過視頻技術方案,精準識別牌照、車型、人員檢測等,使「無人停車場」成為可能。姚頌進一步解釋:「在路邊停車這種場景,不可能專門設置一個高造價、處理大型數據的伺服器。因此,用GPU平台的公司沒有辦法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技術就可以滿足這些很實際的需求。」
一款可以植入雷達或攝像頭的晶元只是其一,姚頌所期冀的,是搭建一個DPU(深度學習處理器)平台。「因為我們是一個能跑深度學習這一類演算法的處理器,人臉識別、車牌識別、手勢識別等都可以,所以這項技術是可以放在不同的場景去應用,這是第一個層面。第二個層面,我們有這樣好用的軟體,不管你有沒有適合的硬體的背景,你都可以用產品中的軟體開發工具包,輕鬆套用。所以這是一個平台層面的事情。」姚頌強調,儘管可應用的場景很多,但分散力量反而什麼都做不好,「我們現在的目標是花兩年時間精耕一個行業,花三到五年深入兩個行業,在五年內深耕三個行業。現在的目標是安防,後期會有自動駕駛。」
如今回顧過去的選擇,姚頌說,每一步都是有風險的,因為沒有誰能真正預測下一個趨勢和爆發點,「許多人工智慧公司在有大的突破前都是做了許多年的積累,已經苦過好一陣子」。他稱,自己和深鑒科技是幸運的,趕上了一波人工智慧的浪潮。
姚頌形容,創業一直是處於一種被追趕的狀態,技術只是暫時的領先,要不斷奔跑下去。創業的壓力自不必說,「用四個字形容就是如履薄冰」。姚頌預計,隨著2018年最新晶元研發成功後推向市場,深鑒科技將會在2019年實現一個「質」的飛躍。
TAG:中華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