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薩娜吉:三川土族婚禮歌之「罵媒」趣談

薩娜吉:三川土族婚禮歌之「罵媒」趣談

「老媒不是,老驢是哩」

——三川土族婚禮歌之「罵媒」趣談

文/薩娜吉

土族是我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集在青海、甘肅境內。三川,就是青海民和縣的土族聚集區,這裡的土族兒女至今仍堅守著傳統的土族婚禮及一系列習俗,可謂各種婚禮儀式中的奇葩,獨此一家天下無二。

歷史中的土族深受漢族文化影響,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長期以來是婚姻的不二法則,期間少不了「媒人」這個重要角色。不同於漢族的媒婆,土族的「媒人」均由成年男性擔任。「老媒」是對媒人的俗稱,「媒公」,「媒公大人」是對媒公的敬語。即使當今自由戀愛時代,流水式的外包場地婚禮或許可以不要媒人,但在家庭舉辦的傳統土族婚禮,媒人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必須要有。

「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雙」,傳統土族婚禮從開始的說合,一直到訂親、商量彩禮、送禮、辦喜宴都是由媒公在兩家撮合跑辦,期間雙方家人都不見面。甚至新郎、新娘,也只有在領取結婚證時見一面,其餘時間基本到成親都不見面,媒公的功勞由此可見有多重要。「石崖上無廟修了廟,江河上無橋修了橋」,在專謝媒公的禮節上,都是用這樣的比喻歌頌媒公的德行和功勞。

但就是這樣功德無比的「媒公」,在土族婚禮中不僅要兩頭出力周旋,而且還必須要開心的接受辦喜宴時女方家的女賓「罵媒」,土語叫「老媒斯果」,接受各種戲弄、羞辱和刁難,且不能生氣,據說這是「搶婚」遺俗。不管怎樣,先看看土族傳統婚禮中到底是如何戲弄嘲罵媒人的。

「受客」(婚禮的第一天)這天早晨,媒公一早就穿戴整齊,由男方家伺候完早餐後,備上送往女方家的豬康子(一條豬去掉腦袋後的一半肉,盡量大一點的),大蒸餅20個,好酒兩斤(用紅被面連在一起。現在條件好,拿一箱),繡花針幾十包,零錢幾十或幾百元,由男方家送往女方家。以前車輛不便時,這些東西和媒人均由馬或驢(騾無後代不用)馱運到女方家,現代轎車方便,均由車送。但這天白天到女方家的仍然是只有媒人,遠一點的可帶一名司機,再不可帶其他人。所拿禮品也是定死的,不能改變。

這時,女方家的賓客早都做好了準備,就等著媒人前來。女賓們,尤其是家族裡的「尼鄉阿姑們」(本家族女兒們的統稱),在大門口搬來了攔截媒人的長條凳子,小姑娘們還遠遠的跑到路口放哨,媒人來時提前稟報。就在大夥這樣的期待和準備中,喜鵲喳喳,「媒公大人」拿著厚禮珊珊來了:

「老媒不是,老驢是哩,

日頭已中午,去幹什麼了?

洗了攪團鍋?

颳了招兒嘛鍋?」(攪團,招兒嘛,各為一種麵食,做後鍋難洗。)

在身著盛裝的女賓們戲謔的叫罵聲中,媒人不得不哈哈大笑。在當地,男性很少進廚房。除了開罵就把「老媒」當「老驢」,問你是不是洗鍋洗到日中午?嬉笑中的又一個洗刷下馬威。

大門口卸下豬康子等物,拿來的用紅繩連著的兩瓶酒,由「尼鄉阿姑們」在大門頂上用紅布勾上吊進院內。一邊是門口處的女賓們還在堵著罵,一邊是家裡的男性們則半真半假的幫著媒人往大門裡沖,笑聲罵聲混成一片。媒人靠近門口時,大門頂上還有人灑下冰冷的涼水……

好不容易進了大門,等媒公、東家抓盅敬酒迎接儀式完畢,提前準備的女賓們又堵在了堂屋(大房)門口,媒人又是被一頓洗刷笑罵後方進屋,脫鞋、上炕。

清香的八寶茶,濃烈的青稞酒(白酒),滿桌的油炸饃、接客的「四盤子」或「一碗碗」菜等開始一一上桌,喜宴隨後開始。媒人屁股還沒坐穩,路途勞頓之餘茶水也才剛剛端起,炕邊的窗戶卻早被打開,女賓們的「罵媒」又開始了:

「老媒不是老驢是哩,

不罵兩句太便宜你了,

把我們的姑娘,

強盜一樣搶來了?

賊一樣偷來了?

看你的身材像堆著的泥巴,

看你的坐姿像塌下的麥垛,

不吃不吃,

老鴉爪子下盤子了,

不喝不喝,

豬嘴巴杯子里進了,

看你的吃相像窯洞里打石頭,

看你的喝相像河灘里走潮水。」

桌前是女方家男人們熱情的敬茶、敬酒、敬吃,側面的窗口是女性們洗涮、嘲罵,笑聲伴著罵聲,這一天是考驗媒人心理的一天,伴著嘲罵聲,不能生氣,還得笑口常開,該吃該喝照樣。同時,從男方家所帶的繡花針及零錢,還是有大排場:罵一次你就掏一次繡花針和錢,要是想多聽罵,可以耍賴,少給些。要是不想聽罵,就主動多掏些。土族婦女熱愛刺繡,媒人給出去的繡花針,會分配給到場的所有女性。零花錢,也由參與者視情分配,目的重在開心圖樂子。

日頭下山,酒足飯飽的媒人喜宴散後被男方家接走。緊接著,等天黑定時,男方家又從家族人員中派出兩位精明能幹的娶親男性(新郎不能來),又帶上比白天更多的零錢、繡花針及給新娘的紗巾一條,耳墜一副,贖衣一件(一般為女式長袍),木梳一把,馬燈、銅鑼、伏茶等物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這裡再解釋一下,所帶零錢和繡花針與白天的用途一樣;紗巾、耳墜、贖衣新娘可不用,但一到男方家時又有女賓專門唱「揭蓋頭歌」,並分三次,用兩根豬肋條和兩個饅頭,兩杯酒分別將紗巾、贖衣和耳環等贖回,所以這些都是必備之物,缺一不可;馬燈用來路途照明,現有車燈基本不用,但還是備;銅鑼,是在迎親途中和到達男方家時要敲;伏茶等意為女方家嫁女兒賀喜。

娶親的人到達女方家時,同樣要經歷堵門唱罵的過程,等他們坐穩,晚上因為全村莊人基本都要過來給新娘送行,人往往比白天更多,所以晚上的節目也是更加豐富多彩。

再看看對這倆娶親人的罵詞,假如新郎叫張三,則:

「張三的這兩個阿爸(即爸爸),

眼睛像燈籠,

鼻子像煙囪,

嘴巴像兩張拼著的簸箕,

你們兩個到我們大戶某家的門上幹什麼來了?

是因為人才好,誇來了?

是沒人吃,讓你們吃來了?

還是沒人喝,讓你們喝來了?

像你倆這樣的小人物,

你們村莊上也許少,

但我們大戶某家的村莊上比羊糞蛋還多,

掃把拿來掃出去,

鐵鍬拿來揚出去,

推耙拿來推出去。」

土族「罵媒」,其實不單罵媒人、來娶親的人,不能到場的男方家與新郎家較親的同姓族人,也有可能會成為被罵的對象,甚至可以指名道姓的罵其中某個人(新郎及其父母一般不罵)。按當地的說法,罵媒的聲音大,仗勢強,嫁出去的女孩在婆家的地位就高。同時,土族姑娘出嫁時新娘還要「哭嫁」,若沒有像樣的唱罵,那就只剩「哭嫁」難免有點傷心。所以,新娘及來賓各司其職,哭的哭,罵的罵,唱的唱,氣氛才熱鬧喜慶。

如果上面這樣的罵詞尚輕,接下來的罵詞還是很有「份量」。好玩的來了,既然要指名道姓的罵,就得知道對方的姓名。對此,在場的女賓們會向東家及身邊人互相打聽,有說的,也有不說的。但一般來說前來娶親的兩人及他妻子名字是跑不了,譬如來娶親的人名叫張三,他妻子叫李某,那這罵詞就是:

「 張三的外表很機靈,

外面耍的是官牌子,

回家卻是個驚慌的小老鼠,

他的李某阿娜(媽媽)喊一聲時,

三魂七魄都丟失了,

老鼠洞都找不見了。」

哈哈,沒錯,就是把他妻子冠成他的媽媽,以此取笑他外面人模人樣,回家小心謹慎沒有人樣。

「 張三挑來挑去也沒找到一個好阿娜(實指他妻子),

得到的阿娜是撿牛糞撿黑了的阿娜,

得到的阿娜是撿羊糞曬焦了的阿娜,

他的那個李某阿娜高里有三尺寬里有一丈,

單扇門裡容不下,

雙扇門裡閃顛顛(人太肥走路難看的樣子)。」

罵媒一般都是從窗戶里對著炕上的媒人和娶親人罵,但輪到表演別的節目,或唱其他婚禮歌時,都是在大房炕下的客廳部分里(土語叫苦叫兒)。這時,表演節目、或唱婚禮歌的女賓們手上大都有工具,譬如唱《切饅頭》、《切西瓜》等時會在托盤上放饅頭、瓜子等物,唱《阿娜的樣子》等時有人會拿拐棍或擀麵杖,這時的娶親人就要小心了,人家快唱完時最好主動掏腰包,否則不僅像前面一樣開罵,而且手上的工具就立即變成「武器」,就往你的頭上敲過來——當然不會真打,旁邊會有人幫忙擋著,但這架勢必須要有,娶親人還不能生氣。

在女賓們的唱罵中,娶親人如果裝聾作啞耍賴,這難聽的罵詞又來咧:

「是豬也該拱地了,

是狗也該汪汪了,

是聾子也該聽見了,

是啞巴也該說話了,

罵的規矩是釋迦佛爺留下的,

罵的規矩是公共把式留下的,

你們兩個看起來很機靈,

但禮儀規矩怎麼一點都不懂,

給大戶某家的本家太爺們抓盅敬酒的怎麼不知道?

給大戶某家的尼鄉阿姑們抓盅敬酒的怎麼不知道?」

女兒出嫁的當晚,女方家由女賓們不斷的進行各種唱罵,期間也會由男賓們唱「道拉」(另一種婚禮歌,專有男性演唱)。直到快要「上馬」(出發前往男方家)的時刻前,女賓們唱最後一道壓陣收場的《轉燈歌》,唱罵才告結束。《轉燈歌》,也即新娘出嫁時的引路燈,屆時在翻起來的四方小桌上,用白面做五盞燈點上分別放在四方桌的四個腳和正中,由數個女賓抬著桌子邊轉圈邊唱: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

地下的桌上五盞燈

梅娘娘留下的燈經城

上首里做的上觀音

下首里做的轉燈人

門背後站的添油點燈的人

第一盞燈是玉皇老爺的燈

第二盞燈是地藏王菩薩的燈

第三盞燈是灶君娘娘的燈

第四盞燈是門神老爺的燈

第五盞燈是阿姑女兒上馬了引路的燈

拿來我的燈油錢

拿來我的棉花錢

隨即唱《轉燈歌》的人抬起桌子再向娶親人開罵,等拿到針和錢後退去,就此女方家當晚的所有歌舞結束,娶親人、新娘及送親的人們也該準備動身了。

附註:部分參考《三川土族民俗文化大觀》(徐秀福著)。

薩娜吉,女,土族,原名胡月花,筆名薩娜吉。祖籍青海民和。2000年進藏至今在西藏山南工作。2017年加入青海詩詞學會。2013年以來有散文、詩歌入選《感悟山南》、《西藏日報》、等書籍和報刊。

==================================

請掃描關注青海讀書

微信號:qhds2014

文化顧問/王文瀘

執行主編/劉志強

法律顧問/王延輝

本期責編/劉曉鎔

原創作品,謝謝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海讀書 的精彩文章:

東雨薇專欄:做生活中最美麗的綻放

TAG:青海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