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菩薩行人無量劫發願在生死中行而能遠離八難處生的四種法

菩薩行人無量劫發願在生死中行而能遠離八難處生的四種法

菩薩行人無量劫發願在生死中行而能遠離八難處生的四種法

文:Goran 校對:塵中人

(略釋)佛對富樓那說:菩薩具足四種法而能雖然長時處於生死中,終究不會生在難值佛法的地方,而常生在佛法流布廣泛的無難之處,因此可以不遠離勤修佛法而令善根不斷成熟、福慧資糧不斷積聚。那麼是哪四種法呢?

第一,菩薩常懷謙遜,心中也無剛強難化的怨恨結習,若見眾生前來則歡喜迎接,和顏悅色地打招呼並隨順眾生根器習氣而談說,常以愛語令對方心生安隱悅樂;

第二,一心勤求正法妙義,常樂親近善知識而咨問所疑,隨其因緣勤求善利而無有厭足;

第三,靜慮觀察諸法微妙義故樂於空閑,為避免被他人所擾亂故遠離獨處;

第四,自己一切身語意行依菩提分法勤行不懈趣向勝果,並以無量方便攝化有緣令得安住佛法正道。

菩薩由成就此四種法故當得遠離八難而值無難,生生世世不離正法甘露以滋潤善根,成就種種勝妙之果乃至無上菩提。

於是世尊說偈總結:本無剛強習氣故心得柔軟,於諸眾生起慈悲心,與對方共語時常懷謙卑歡喜之心。菩薩常求諸佛所稱嘆無上甚深微妙之法,為此法故能善護如來禁戒,樂行頭陀苦行以護諸根不令有失。雖然行於少欲知足頭陀行而不離深妙智慧,由此善根雖處生死而無諸難,深妙智慧速與如來義相應故。

是菩薩行人能常於諸佛善知識處請問甚深法義,又樂於空閑而行清凈頭陀,由此令智慧善根得以增長,而終不生八難處。所以諸有智慧希求勝妙法者當親近如是四法,由此當得遠離八難,雖處生死不離諸佛。面見諸佛後當得不壞信,由此而起上精進,為求成就佛勝妙智故。所以有智之人當求學諸佛正法,若能與正法相應,成就佛道則也不是難事,正法功德不可思議故。

(原文)佛告富樓那:「菩薩有四法得離諸難值無難處,值已不失能修佛法。何等四?

一者,菩薩謙遜,其心柔軟,凡見眾生常言善來,和顏悅色先意問訊,與之共語,言常含笑;

二者,一心求法,常樂咨問,勤求善利無有厭足;

三者,當樂空閑,遠離獨處;

四者,自身安住佛菩提道,亦化眾生令住佛道。

菩薩有是四法得離諸難值無難處,值已不失能修佛法。」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具足柔軟心, 常樂行慈悲,

若與眾生語, 謙下心和悅。

常求佛所嘆, 甚深微妙法,

常持清凈戒, 樂行頭陀事。

雖行頭陀法, 亦行深妙智,

是故此菩薩, 離難值無難。

常於諸佛所, 咨問諸深法,

是故智增長, 不生諸難處。

常樂在空閑, 清凈行頭陀,

是故此菩薩, 離難值無難。

諸有智慧者, 親近此四法,

能離一切難, 得值遇諸佛。

得值諸佛已, 具足不壞信,

能發上精進, 以求於佛智。

是故求智者, 應當學正法,

若能學正法, 得佛道不難。」

——大寶積經 富樓那會

轉發本文是法布施,自利利他,功德無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師竅訣海 的精彩文章:

如來降服醉象的顯現如來信眾的勸請

TAG:上師竅訣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