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的「三根柱子」

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的「三根柱子」

我們現在總說要復興傳統文化,那麼傳統文化都包括哪些內容?我有一個比喻,我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三根柱子,兩層樓。大家都學過數學,三角形是最穩定的,三根柱子是什麼呢?就是儒釋道,缺一不可。

——田青

作者田青,著名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於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和宗教音樂的研究,積極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因力推「原生態」唱法、主張文化多樣性、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而有較大社會影響。

現在有一個傾向,很多人把傳統文化等同於國學,把國學等同於儒學,把儒學簡化成《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其實這些都是啟蒙的東西。真正儒學的精髓是什麼?

就是仁義禮智信。

聯合國總部有孔子的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八個字很簡單,但是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按照這八個字要求自己,那麼世界就和平了。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儒家強調讀書最重要的一點是完善自己的人格,其實儒家的根本思想就是兩個字:禮樂。

但是今天的禮樂還剩多少?

首先禮已經很少了,禮貌是要培養的,禮貌要用形式來表達,我們看日本人總在禮貌地鞠躬,但是人家鞠躬是跟我們中國人學的,中國有些年輕人越來越沒有禮貌了。

我有一個學生,他跟我說:「老師,我現在特別難受,我見到我尊敬的師長,我想表達尊敬,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他說上小學時,要戴紅領巾行隊禮,小學畢業之後到今天,他就不會行禮了。

道家讓中國人的心理平衡得到最好的補充,中國歷代的知識分子是按照儒家的要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多少人能夠封侯,能夠建功立業?那個時候中國的知識分子就看到了道家的無爭無為的思想。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的變化就更大了,儒家不關注人的精神生活,只關注人的道德,子路曾問孔子生死之事,孔子只回答六個字:「未知生,焉知死?」那麼人究竟有沒有靈魂?人死了以後到哪兒去呀?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人才考慮這個問題。當時的中國,產生了很多哲學家、思想家,為什麼中國沒有創造任何一個宗教呢?宗教的產生,必須有條件。任何宗教的產生,都必須是社會的上層感受到現實的不合理和現實的痛苦。在印度的生活很苦,所以釋迦牟尼讓我們看見了人生的種種苦。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人接受了一系列的觀念和文化,現在很多年輕人似乎覺得佛家離我們很遠,其實不然,假如將佛教里的語言從漢語中剔除的話,我們可能都不會講話了。生活中很多習以為常的語言,其實是佛教傳來的。

舉幾個例子:「世界」這個詞就是佛經中傳來的,之前沒有世界這個概念。中國人講什麼?講天下,講六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教傳進來之後,中國人才知道這麼一種思想,才知道「世界」。比如「相對」「絕對」「導師」「作業」,這些詞都是如此。

我們把佛教傳入中國的影響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形的影響,比如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從敦煌到絲綢之路,以及樂山大佛,等等。這些值得我們自豪的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全都是佛教有形的影響。中國的雕塑史,基本上可以改成中國佛教雕塑史。

一類是無形的影響,包括我們剛才所講的,語言和音樂。王安石曾說過:「成周三代之際,聖人多生儒中,兩漢以下聖人多生佛中。」中國一流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藝術家,幾乎都受到佛教的影響。到了近代更是如此,康有為、梁啟超等都深受佛教的影響。

有一句話,「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儒釋道三者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各有分工,各有側重,但缺一不可。

十位名家學者

談古論今,話中國文化

《文化十講:感悟中國智慧》

單霽翔 等丨著

東方出版社丨出版

揚州講壇系列 · 匯聚大師智慧

揚州講壇系列套裝(1-6)即將上市

「揚州講壇」為中國最高層次的文化大講壇之一,設於星雲大師捐建的揚州鑒真圖書館內,每月兩場公益講座,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服務建設人文家園。主講者多為星雲大師親自邀請的兩岸四地甚至海外的文化名家,講者多元,均為各領域的專精者;講題開放,海納百川,內容遍及社會、歷史、哲學、文學、經濟、軍事、醫學等各個方面。自2008年開講以來,幾乎場場爆滿,深受大眾歡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法 的精彩文章:

稻盛和夫:淳樸心和真勇氣兼備的人進步發展就快

TAG: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