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者,怎樣你才算真正「懂勁」了?
懂勁,在傳統武術理論中有人喻之為「鍊氣化神」。作為傳統習武三部曲中的一個中間過程,既是招熟的進一步提高,又是通向神明脫化之境的必由之路。在技藝招法上,表現出身心技法高度合一,能隨機應變以巧取勝的「精熟」;在勁力上則由原來的明勁、剛勁轉化為柔勁、暗勁。傳統武術認為,只有到了暗柔之勁的地步,方為懂勁入室。
以入規矩後又出規矩、不脫規矩為特徵的「精熟」,為歷來拳家高度重視。明末的王征南曾說:「拳不在多,唯在熟練之純熟」,純熟即能生變。《陰符槍譜》的作者亦云,技藝「只在要緊處操演精熟,變化無窮而已」。
那麼何謂精熟呢?
1
一是對所學招勢技法的爛熟於心。
用吳殳《手臂錄》的話來講叫做「封閉手熟,見法輒取」。「見法輒取」,當是傳統武術奉若圭臬的不二法則。如山西省洪洞縣通臂拳特彆強調動作技法見勢即發的「爛熟」,該拳種稱其為「真拳爛用」;河南省陳家溝的陳式太極拳則名曰「爛(亂)踩花」。
2
二是善於原有招勢的變化。
用《手臂錄》作者的話說是「全在手熟,不關心思」。「不關心思」,相當於現代運動生理學所揭示的「第一信號系統的興奮不向第二信號系統傳遞,或者只是不完全地傳遞」的動作自動化現象。在技法上,這一階段表現出由外向內的轉化,動作架式由開展轉為緊小,如太極拳由大圈化小圈,梅花拳是由大八方轉為中八方、小八方,但對動作演練的「神」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是「練氣化神」所在。清末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對「神」進行了頗有見地的闡釋,「神者,精氣發生於外而無艱澀之靈氣也」。另一位武術大家孫祿堂在《拳意述真》中對這一階段的「神」提出了要求:「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圓通而不可滯」。
清代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把「懂勁」作為習武過程的第二階段,指出:懂勁後方能「越練越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於此可見「懂勁」重要性之一斑。「勁」在傳統武術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清康熙時的王南溪指出,「拳勇之本在於勁」,陳長興的「太極拳十大要論」也同樣認為,「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
一般意義上,勁與力通,但在傳統武術中勁被賦予了新的內容。長期來許多人對此進行了理論闡發,一般往往是與「力」的比較中來進行分析的。在對待兩者的關係上,傳統武術的區分相當明顯。如有人認為:「力完全是個人天賦的能力,勁則是由氣與精神以及肢體關節之鍛煉,日就月將而獲得的一種作用。」饒有趣味的是,清代的《楊氏太極拳拳譜》曾從傳統醫學角度對勁與力進行了甄別,認為:「勁由於筋,力由於骨」,由於「力出於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壯於皮骨」,而勁與意氣相合,它「走於膜、絡、筋、脈」。因此,「有力能執百斤,是骨節皮毛之外操也」;反之,「以全體之有勁,似不能持幾斤,是精氣之內壯也」。
基於這種認識,民國時期有人推繹道:「所謂力者,天然而成,其效用隨年齡疾病而增減,……所稱勁者則不然。由於多年苦練而成,其效用不因年事疾病而減退。」 正因為勁與力的利弊如此涇渭,所以向愷然的《拳術傳薪錄》提出「力愈大,勁愈小,去拳術功夫愈遠」一說。
事實上,勁與力的關係極為密切,前人往往「勁力」合稱。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勁」的基本概念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幾乎一致認為是經過長期習練後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與武術技法相融的人體力量,應該說力是勁的基礎,勁是力的使用。
TAG:散打王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