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吃紅肉到底會不會致癌?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最新研究,吃紅肉容易致癌?
那麼以後火腿、香腸等加工肉製品甚至新鮮牛羊肉等紅肉是不是都不能吃了呢?其實簡單的想一想,任何東西吃多了都對健康不利一樣,即使是毒素也有一定的累積效應,只有達到一定的量才會對人體有害,更何況紅肉遠沒有那麼「毒」。
對個人而言,因食用加工肉製品而得結腸癌的風險依然較小,但這種風險會隨著食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食用紅肉會不會引起大腸癌?
那麼食用紅肉和大腸癌到底有沒有有聯繫呢?上海居民男性和女性大腸癌的發病率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有理由相信,這一發病率的增長和居民的飲食結構是密切相關的,我們常常把大腸癌說成是富貴病,就是這一道理。研究人員在1982年至1992年的10年間,調查了15萬美國人的飲食習慣。結果發現,吃紅肉最多的一組患直腸癌的幾率,比吃紅肉最少的一組高兩倍,患結腸癌的幾率則高出40%。而吃禽肉和魚肉多的人生病幾率最小。大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癌,如長期喜歡進食紅色的肉,比如牛肉、豬肉、羊肉、動物的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將大大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為人體在消化這些高膽固醇食物時,產生的膽酸的代謝產物和膽固醇的代謝產物增多以及可造成腸腔內厭氧菌增多,這些因素對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人們一直不改變飲食習慣,人體經過5-10年的刺激和發展,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發生癌變,最終形成大腸癌。
因此,對於偏好紅肉的市民,應該逐步逐量地減少紅肉的攝入量,多吃各種新鮮蔬菜,特別是豆角類的蔬菜,加大含鉀高的果膠類水果諸如香蕉的攝入比例,這些都有利於抑制致癌物質在體內的停留和形成,高纖維食物的攝入又能加速腸的運動,減少致癌物對腸壁的損害。飲食習慣的改變將能極大地降低大腸癌的患病風險。另外,早期篩查也將更早更有效地發現癌變,從而為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創造機會。糞便隱血試驗聯合結腸鏡檢查是大腸癌篩查最為有效的一把利器。除了糞便隱血陽性的病人應當進行結腸鏡檢查外,對於普通人群50歲之後每5年應做一次腸鏡檢查。對於有大腸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40歲左右開始接受大腸癌的篩查,平均每3-5年接受1次普查。
烹飪方式很重要!
不管是紅肉白肉,烹調方式不對也容易致癌。尤其是煎炸、燒烤這些高溫烹調的方式極易產生致癌物,而腌肉、香腸等在腌制過程中也會產生致癌物,增加患病風險,建議大家還是選擇燉、蒸等方式烹飪肉類。
有人說,芝士、乳酪等高熱量食物也會增加大腸癌的患病幾率,正確地來講應該是高動物脂肪飲食會增加大腸癌的患病幾率。諸多致癌物質為脂溶性,即可溶解於脂肪中。從飲食中攝入的動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就越大;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後者對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和損害,從而導致細胞惡變的發生。
總的來講,大腸癌的發病與飲食結構和烹飪方法是相關的,我們推薦在攝入人體所必須的動物脂肪的同時,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同時選擇燉、蒸的方法進行烹飪,外加積極地參加大腸癌篩查普查,從而將大腸癌的患病幾率降到最低。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