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根指頭「摸」出疾病徵兆,教你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3根指頭「摸」出疾病徵兆,教你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西醫講究「視觸叩聽」。用手摸在西醫中稱為觸診,它的作用是儀器無法替代的。

觸診適用於很多病症,如淋巴疾病、乳腺炎、心臟震顫、血管(脈搏)等等。

它也並不是一件對於我們遙不可及的事情,人人都能學,脈搏、甲狀腺結節或包塊、乳腺、老年人關節包塊或骨頭變形等都可自行檢查。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學教研室主任、風濕免疫科副主任 汪國生

重慶市腫瘤醫院綜合科主任 王勝強

脈搏自檢

胳膊放平,手心向上,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觸按另一隻手腕內側橈動脈處,計算1分鐘內的搏動次數,可數30秒乘以2得出,心臟病患者應數足1分鐘。

正常成人脈搏為60~100次/分,老人偏慢,女性稍快,兒童較快,3歲兒童多在100次/分以上。

若發現脈搏頻率有快有慢、間隔忽長忽短、強度或強或弱,說明有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下列三種心律失常出現癥狀時,可以通過觸摸脈搏做自查。

心臟早搏:心臟在正常有規律的跳動過程中,突然出現提前的跳動。當早搏頻發或連續發生時,會出現乏力、頭暈、氣短或心絞痛等。

這時摸摸脈搏可發現脈搏跳動有脫漏。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可出現突然心慌、心悸或暈厥,有的表現恐懼不安、多尿等。重者發生低血壓、心力衰竭等。脈搏速率達每分鐘160—220次。

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噁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立即轉復。

心房顫動:出現頭昏、心慌、胸悶、氣短等。摸脈搏出現快慢不一、強弱不等。

甲狀腺自檢

在鏡子前用手指輕壓頸前氣管兩側,用指腹輕輕觸摸,注意以下細節:

甲狀腺大小及形狀:兩側對比以發現有無腫塊;

腫塊大小:良性腫瘤或囊腫的單個結節直徑多在2厘米左右;

腫塊光滑度和軟硬度:單個腫塊、表面光滑、均勻者可能為腺瘤,單個、不光滑、實體感疑為癌腫;

腫塊生長速度:良性腫瘤及囊腫可數月至數年無明顯變化,癌腫增長明顯。

腫塊周圍、頸部若觸摸到質地較硬的淋巴結,應及時就診。

發現異常後不要自行診斷、用藥,應該去正規醫院檢查,以免誤判病情。

摸到的腫塊多是良性

當身上出現一些小包塊或腫塊,你是忽視它還是擔心它是癌,會癌變?實際上,摸到身體有腫塊,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可怕,不是所有腫塊都與癌有關。

身體腫塊可能是以下四種常見淺表腫塊之一:脂肪瘤、淋巴結腫大、各種囊腫、皮膚癌。通過一些觸摸手法,就能粗略判斷出腫塊的好壞。

脂肪瘤

良性

脂肪瘤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組織形成的良性腫瘤,質地柔軟,呈圓形或分葉狀,位於皮下,可推動,且瘤體大小不等,小的如黃豆大,大的如雞蛋大。

脂肪瘤不僅影響外表美觀,而且其長大會壓迫神經造成疼痛,影響機體正常功能。

可在醫生指導下做針吸穿刺細胞學檢查,然後手術切除大一些的腫塊,小的可通過調整飲食習慣,口服藥物,加強鍛煉得以控制。

淋巴結腫大

有良性也有惡性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好哨兵,當細菌從受傷處進入機體時,淋巴細胞會產生淋巴因子和抗體有效殺滅細菌,結果是淋巴結內的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使淋巴結腫大。

一般而言,小孩容易發生急性淋巴結炎,如感冒時頭頸部位的淋巴結會腫大。

除了淋巴結炎,淋巴結腫大還可能是惡性淋巴瘤和其他惡性腫瘤轉移到淋巴結處。

良性的淋巴結腫塊質地偏軟,周圍光滑,可滑動,有炎症時會有疼痛感,

惡性淋巴結腫塊質地偏硬,邊界不清晰,不光滑,早期也不會疼痛,只有壓痛感,位於單側。

如果發現有不痛、硬的、固定且粗糙的淋巴結腫塊應重視。

囊腫

緩慢增長的良性病變

各種囊腫類型中,皮脂腺囊腫最常見,主要由於皮脂腺排泄管受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充滿以致膨脹所形成的瀦留性囊腫。

痤瘡是毛囊發炎形成的囊腫;

腱鞘囊腫可能是打遊戲或老人常抱小孩引起的關節部腱鞘內的囊腫。

雖然各種囊腫都是緩慢增長的良性病變,但也可能影響機體功能或美觀,還是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進行正規治療。

腫塊

警惕皮膚癌

常見的皮膚癌有鱗癌、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還有原位癌、濕疹樣癌、特發性出血性肉瘤等。

臨床上,皮膚鱗癌、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等均可由皮膚結節、丘疹、疣狀物、黑色素痣等破潰發展而來。

如果腿上的腫塊伴有流血、疼痛、發癢或者長時間不癒合,也要警惕是皮膚癌的病兆。

覺得文章不錯?別忘給生命君點個贊

GIF

本期編輯:付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有些病在清晨「蠢蠢欲動」,7種葯一起床就該吃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