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上的坦克」——「厭戰號」戰列艦的傳奇一生
1916年5月31日日德蘭海戰爆發。這場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北海海域爆發的海戰持續了36小時,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港口內,使得後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戰略上影響了戰爭的走向。在這場海戰中,有一艘名為「厭戰」的在戰列艦表現異常英勇。縱觀這艘號稱「海洋上的坦克」的戰列艦的一生,其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大生命力和火力,多次受到創傷最終卻安然無恙,成為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的傳奇戰艦,至今仍是皇家海軍最負盛名的艦隻之一。
被打得團團轉,卻無意間救了同伴
1915年3月,「厭戰」號正式建成服役,並於當年8月駛往斯卡帕灣,準備加入駐泊在那裡的英國皇家海軍大洋艦隊。航行途中,「厭戰」號接受了一系列測試,測試結果令水兵們目瞪口呆。
先是一場持續90分鐘的衝刺測試。「厭戰」號在四具巨大的螺旋槳的推動下,速度達到了驚人的24.5節。要知道它即將面對的對手———德國戰列艦的最大速度只有22節,這意味著無論是追擊還是撤退,面對「厭戰」號,德國人都將處於下風。隨後,「厭戰」號艦上的8門15英寸(381毫米)艦炮進行了實彈射擊測試。水兵們發現,即使遠隔1.5萬英尺(約4500米),「厭戰」號將近2000磅(約900千克)重的巨型炮彈也能非常準確地擊中目標,其威力超出德國戰列艦一倍以上。
不過,這樣一艘強大的戰列艦從服役之初就顯現出前路坎坷的預兆。1915年底,嶄新的「厭戰」號在護航驅逐艦的帶領下誤入輕型艦艇水道,結果擱淺造成艦體外殼損傷,不得不回到剛離開不久的船塢修理。隨後,在12月初的一次訓練中,「厭戰」號與另一艘戰列艦發生擦撞,艦艏受損,再次被送回船塢。
1916年5月31日,「厭戰」號加入畢生第一次也是最重大的一次作戰行動———日德蘭海戰。激戰中,一枚不知從何處飛來的炮彈擊中了「厭戰」號的左舷動力艙,失去控制的「厭戰」號向身旁的另外2艘英國軍艦直撞過去。情急之下,艦長愛德華·菲爾波特茲命令船員猛轉船舵。碰撞最終被避免,但「厭戰」號的船舵因轉動動作過猛而卡住,軍艦不能直線航行只能在原地不斷繞圈。
「厭戰」號怪異的航線很快讓自己完全暴露在德國軍艦的火力之下,艦體連中了13發炮彈。不過「厭戰」號的遭遇卻讓英國另一艘裝甲巡洋艦「武士」號壓力大減。此時「武士」號已身受重傷,只要德國軍艦再給它來上幾枚炮彈就難逃沉沒的厄運。但就在這節骨眼上,德國人盯上了行動不便的「厭戰」號,巡洋艦頓時失去了吸引力。趁此機會,「武士」號終於脫離了戰場,蹣跚地返回了基地。艦上的水兵心裡對「厭戰」號充滿了感激,認為戰列艦的繞圈子行動是故意做出的誘敵之舉。
繞了幾圈後,菲爾波特茲艦長最終重新獲得對軍艦的控制,但此時「厭戰」號已經被打得快喪失作戰能力了,隨後它被命令脫離戰鬥進行維修。路上,「厭戰」號3次遭到德國潛艇的伏擊,但均有驚無險地避過,最終抵達羅塞斯港接受修理。
霉運連連闖禍不斷,二戰變身「海上神狙擊手」
修理完畢重返第五戰列艦分隊的「厭戰」號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幾乎成了「碰碰船」,先是與被它救過一命的「武士」號發生相撞,緊接著又與一艘驅逐艦撞在了一起,搞得其他軍艦見到它恨不得繞著走。好不容易不撞艦了,「厭戰」號又與礁石較上了勁,1917年8月,「厭戰」號在斯卡帕灣錨泊時觸礁。
不過「厭戰」號的霉運連連並不妨礙它成為皇家海軍的「門面」。1918年11月21日,外形威猛的「厭戰」號與其他軍艦一起,在斯卡帕灣接受了德國公海艦隊的投降。它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旅也到此結束。
1934年,「厭戰」號接受了全面的現代化改裝,上層建築被大幅修改,以便容納水上飛機及彈射裝置,武器裝備和動力系統也進行了改裝。這次「改頭換面」的改裝過程整整持續了三年,直到1937年「厭戰」號才得以重回現役,被分配到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分艦隊,不過,它很快又闖出了新禍。
在1938年1月的一場防空實彈演練中,「厭戰」號上的炮手鬼使神差地用高射炮向馬爾他首都瓦萊塔開火,一串炮彈呼嘯著落在了瓦萊塔市區郊外的靶場上。正在那裡訓練的英軍約克郡步兵團的士兵著實被從天而降的炮彈嚇了一跳,所幸沒有人員因此傷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厭戰」號開始變得神勇起來。它先是帶領大批皇家海軍艦隻攻擊8艘被圍困在挪威奧福克峽灣的德國驅逐艦。「厭戰」號上搭載的「劍魚」式水上飛機在戰鬥中擊沉了德軍的U-64潛艇,成為二戰期間第一架擊沉潛艇的飛機。最終,「厭戰」號與同伴們在幾乎毫無損失的情況下將8艘已彈盡糧絕的德國驅逐艦全部消滅。
在挪威大顯神威後,「厭戰」號重新返回地中海,駐泊在埃及亞歷山大港,負責監視義大利海軍的動向。1940年7月9日,盟軍一支艦隊在卡拉布里亞半島斯蒂洛角附近與義大利軍艦遭遇。前者裝備的主炮在射程上不及後者,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時任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安德魯·坎寧安上將得到情報後,急調「厭戰」號出戰。「厭戰」號戰列艦在24千米外一炮命中義大利海軍戰列艦「儒勒·愷撒」號。創下海戰歷史上艦船在移動中對移動目標實施射擊的最遠命中紀錄,「厭戰」號因此獲譽「海上神狙擊手」之艦。
遇到「剋星」制導炸彈,屢修屢戰
在地中海作戰期間,雖然「厭戰」號一直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但也數次受傷,不得不於1941年離開亞歷山大港口前往美國,在普捷峽灣海軍船塢進行修理,此後一直駐泊在那裡直到「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對德、日宣戰後,「厭戰」號奉命前往印度洋加入皇家海軍遠東艦隊,與「可懼」號航母和「不撓」號航母一起,成為遠東艦隊的快速打擊部隊。不過可能是因為水土不服,「厭戰」號在印度洋的戰績並不理想,英國海軍部於1943年將它再次調往地中海。
1943年9月,「厭戰」號在支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作戰時遭遇了意料不到的「剋星」———納粹德國的早期制導炸彈FX-1400。在義大利薩萊諾登陸作戰時,「厭戰」號的重炮對德軍陣地實施的火力壓制大大減輕了登陸部隊的壓力,但德國空軍很快做出了反應。
9月16日,德國戰機使用最新製造的FX-1400制導炸彈對「厭戰」號發起攻擊,「厭戰」號兩次被擊中,其中一發炸彈擊中了戰列艦的煙囪並在甲板上造成重大破壞,船殼上也留下一個大洞。「厭戰」號的外形在一瞬間大變,從儀錶堂堂的戰列艦一下子變成千瘡百孔的一堆殘骸,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趕來救援的美國海軍拖船試圖將它拖拽到馬爾他,但整個路程非常艱難。在經過墨西拿水道時,「厭戰」號發生橫向側滑甚至扯斷了全部拖索,險些沉入水中。不過最終還是到達馬爾他,經緊急修補後「厭戰」號被拖往直布羅陀,然後回到英國本土接受大修。
1944年6月6日,尚未完全修復的「厭戰」號重新投入戰鬥參加諾曼底登陸,用艦炮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和掩護。在這場戰鬥中,「厭戰」號的主炮因發射了太多的炮彈而損耗過度,不得不再次返回英國換裝主炮。返回的途中「厭戰」號觸發了一枚磁性水雷導致被炸損嚴重,但最後它仍然成功地返回英國。在羅塞斯港,「厭戰」號只接受了簡單維修便重回炮擊陣位。11月1日,盟軍發起針對瓦爾赫倫島的島嶼登陸戰,「厭戰」號再次用炮火支援登陸部隊,這也是它最後一次發射主炮。
瓦爾赫倫島戰役後,隨著歐洲戰事推向內陸,「厭戰」號逐漸不再為戰爭奔波,1945年2月「厭戰」號被劃為C級預備艦,隨著戰爭的結束,有人提議將「厭戰」號保存在博物館,就像納爾遜勛爵的旗艦「勝利」號那樣,但這一提議最終未能實現,1947年「厭戰」號被賣給了拆船商。
在駛往拆船廠的路上,這艘從日德蘭海戰中生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戰功的傳奇戰艦遭遇颱風受損,不久後又掙斷錨鏈,擱淺在了普魯士灣。自此,「厭戰」號似乎再也不願前行,先後幾批拖船嘗試將它拖走不僅未能成功,反而因用力過猛而導致各種事故。最後人們不得在原地將「厭戰」號陸續拆毀,這艘拒絕屈服的戰列艦終於迎來命運的終結。
環球軍事微信發布
總 策 劃:顏 軍
責任編輯:何玲玲
視覺設計:扈 碩
環球軍事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TAG:環球軍事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