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街六巷七十二拐頭子,壽縣的小巷子竟如此趣味多多!

三街六巷七十二拐頭子,壽縣的小巷子竟如此趣味多多!

資訊?美食?健康?旅遊?推廣?互動

古城不大,巷子卻不少,狀元巷,箭道巷,將爺巷,過驛巷,一人巷,三尺巷……很多很多。每一條小巷都是歷史的扉頁,透析著古城的樸拙與純真,塑造了小城的一路豐盈。小巷悠長,寬窄不一,拐來拐去沒有盡頭。小巷條條又是相通的,三街六巷七十二拐頭子,縱橫交錯,任你怎麼穿梭,總能走的出去。

古城的巷口,都會擺滿了小吃攤,似乎已成了它的一道地理特色。壽縣牛肉湯,丁家餛飩,豆腐腦,小刀面,經過了這麼多年,它還是根深蒂固地佔據著那道巷口。老闆始終不變,彷彿時光未曾走遠。

每一條小巷都是人口密集。人最多的時候是孩子們上學或放學的時候,靠近學校的小巷便開始擁堵熱鬧起來,汽車聲,喧鬧聲,叫賣聲,還有銀鈴般的笑聲從耳際掠過。路過此巷,你不得不停下來,跟隨著接孩子放學的大軍一起慢慢地流動。

梅雨季節,連續一夜的暴雨後,小巷就會溢水。打著雨傘走過小巷,你得小心翼翼淌水而過。別以為這是戴望舒的《雨巷》,你也絕對不會遇到結著愁怨的丁香姑娘。遇到的有可能是在雨中悠哉散步的老人,你別小瞧他們,他們個個博古通今,滿腹經文。他們對壽縣的文化,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有研究。偶爾還會有一閃而過的車輛,稍不注意就會濺你一身的泥水。

小巷裡,一棟棟古建築宛如一盤棋子,布置在古城的經緯上。從高處看,一壟壟高矮不齊的屋瓦,訴說著小巷的滄桑。瓦片上生長著一簇簇紫色的花草,偶爾傳來一陣鳥鳴,就有了呢喃燕語的溫馨。不時也會有京胡伴著老人們鏗鏘有力的京腔傳來,琴聲悠悠,一縷縷飄蕩在小巷中。

在東街大寺巷,寺廟古老而莊嚴,兩顆銀杏樹蔽日遮天,掩蓋著這千年古剎,一些香客的進進出出,伴隨著一張陣悠揚的誦經聲和木魚敲打的聲音,步入此巷,一步仿若千年!沿著小巷走下去,沿路邊老牆上攀滿了青藤,巷院里的老樹枝從牆上延伸開來,幽幽的香氣徐徐飄出。個子高的人走過,總會擔心被院子里伸出的枝丫碰了頭。

小巷的盡頭,有一片菜地。種菜的都是些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認真地給菜澆水翻土,表情慈祥而堅毅。堅守著古城最後一寸凈土!

走過小巷。走著走著,銀杏葉子綠了又黃;走著走著,你就會愛上這塊土地。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壽縣人 的精彩文章:

壽縣人,你以為這兩天氣溫回暖,搞事的天氣就此收手了?最新天氣預報速度看!

TAG:壽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