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略述淞滬抗戰的國際影響

略述淞滬抗戰的國際影響

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主管

GIF

以學術為底色 以思想為旗幟

略述淞滬抗戰的國際影響

周育民 |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本文為2017年12月8日「八·一三抗戰與南京大屠殺內在邏輯座談會」發言稿

文中圖片未經註明均來自網路

八一三淞滬抗戰,是國民政府在全面抗戰爆發後主動開闢的戰場。蔣介石決定開闢淞滬戰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在利用淞滬周圍地區國軍的優勢兵力,給予日軍以沉重打擊;二是迫使日軍改變既定戰略,分兵華東,以緩解華北的軍事壓力;三是在上海這個國際性都會周圍展開戰事,必然觸動歐美各國在華利益,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從而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日戰爭的同情和支持。我想重點談一下在淞滬抗戰期間,圍繞著中日戰爭的國際關係的變化。

七七事變之後,英、美、蘇三國即對遠東國際形勢的巨變展開了積極的互動。早在1935年12月,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倫敦就限制各國海軍競賽召開會議,日本拒絕英美日三國5:5:1比例發展海軍的成約,退出會議,英、美、法三國於1936年3月簽訂《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德國、蘇聯也有意參加這個協定。

7月17日,英蘇海軍協定簽訂,對於軍艦質量的規定與1936年的相同外,英方同意蘇聯所造軍艦用於遠東地區的,不受此條約限制。8月4日,美國與蘇聯簽訂商約。英美兩國在中國全面抗戰後積極迅速地改善與蘇聯的關係,目的主要在於通過擴大蘇日兩國的矛盾和衝突,以緩和蘇聯對於歐洲的壓力,同時為三國協調在遠東的行動進行鋪墊。

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不久,8月21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正式簽字。法國《巴黎日報》評論說:這個條約是「插入日本蠻牛頭頸中的第一支火箭。」9月9日,中蘇雙方軍事代表就蘇聯對華軍事援助進行談判,14日,蘇方即同意援助坦克、高射炮、反坦克炮等一批武器彈藥,並派軍事教官訓練中國軍隊。到10月間,蘇聯的戰機也運到了中國,雖然蘇聯志願航空隊於12月1日才參加南京的空戰,但蘇聯對於中國抗戰支持的決心,是在淞滬抗戰期間確立的。

蘇聯對華的積極援助,不僅出乎道義,還基於兩方面的現實原因,一是日德意三國反共聯盟存在,使蘇聯處於腹背受敵的處境,日本在東北的巨大軍事存在,始終是蘇聯的一大心病。二是中國政府在淞滬抗戰中表現了堅決抵抗日本侵略的決心,符合蘇聯轉移日本在遠東軍事壓力的需要,支持中國抗戰也具有了實際價值。

英美各國對日本在華的侵略不滿,既不願與日本正面衝突,又可大發戰爭財,對日態度游移曖昧。淞滬抗戰爆發以後,直接威脅到列強在華的核心利益和租界,英美各國的輿論逐漸轉移。公共租界工部局在八一三事變當天發表聲明:「在這非常時刻,工部局的責任是採取一切手段儘力保證所轄地區的生命財產,維護和平、秩序和公共租界的良治。」

租界當局的態度和大量僑民的存在,也使歐美各國投鼠忌器,對日本在淞滬地區的軍事行動態度曖昧。以美國為例,淞滬抗戰爆發之初,美國政府在勸告美僑撤退的同時,對日本的批評僅止於破壞和平,駐華公使詹森甚至還接受日方飛機轟炸南京的通知。但隨著戰事的加劇,歐美反對日本的民間輿論日益高漲,歐美各國政府不得不協調立場,於10月6日的國際聯盟大會上一致通過決議,通過援助中國、譴責日本暴行的決議,指責日本違反了其在《九國公約》與《巴黎非戰公約》的義務。同時,美國政府也明確宣布日本為侵略國。

雖然國聯僅止於譴責,美英政府的表態也主要是應付輿論,並未對日本的侵華行動有實質性的干預,但國聯決議卻是整個國際輿論已明確轉向支持中國的一個標誌。當然,在中國全面抗戰最初兩三年內,美英兩國對中國依然是口惠而實不至,相反卻是日本戰略物資的主要供應國。不過,在國際輿論明確轉向的形勢下,美英兩國政府的遠東綏靖政策終究難以持久。

淞滬抗戰期間,德意日三國的同盟關係也發生了微妙變化。德國與日本於1936年11月在柏林簽訂反共協定,目標是共同進攻蘇聯。歐美列強也想禍水東引。日本大舉進攻中國,打亂了德國既定的戰略計劃,德方十分不滿。在11月6日德意簽訂反共協定時,兩國政府同時發表聲明,「在目前中日衝突中,義大利與德國並不援助日本,而守完全中立的態度。」日本既受到國聯的譴責,又為德國所不滿,國際上十分孤立。

為擺脫困境,緩和德日關係,在10月21日,日本外相廣田弘毅向德國駐日大使狄克遜表示,日本願意與中國直接談判,如果德國願意勸說南京政府的話。日本政府認為,如果中國政府對日妥協,歐美的譴責成無本之末,而與德國的同盟關係也可加強,同時亦可使自己擺脫陷入中國長期戰爭的泥淖。德國立即派陶德曼為特使,於11月初向中國提出了日本議和的條件,這已經是淞滬會戰的最後關頭。

11月7日,蔣介石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在國際公約不發生效力,正義公理未能伸張之時,唯有對侵略我國之敵人,堅忍抗戰,貫徹到底。」淞滬會戰結束之後,日軍攻佔南京,日本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迫使中國政府投降的條件,遭到國民政府拒絕,陶德曼的調停陷入失敗。之後,調停活動雖然仍在繼續,但德日兩國在對華戰爭的戰略分歧已經無法彌合。

綜上所述,淞滬會戰的三個月,推動了整個國際關係的巨大變化。從國民政府最初的願望而言,並未爭取到英美國家的直接干預或支持,但是,由於中國軍民在淞滬抗戰中表現出的誓死抗戰的堅強決心和勇氣,使整個國際關係發生了有利於中國的轉變。

首先,中國對日的堅決抗戰,突顯了中蘇兩國在對日問題上的共同利益,贏得了蘇聯的有力支持。

其次,基本確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得道多助格局。日本在華擴大侵略嚴重破壞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淞滬地區的戰事觸動了歐美各國在華的核心利益,使中國戰場成了國際輿論的中心,中國軍民抗戰的正義性和犧牲精神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承認和讚賞,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性、野蠻性遭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

第三,淞滬抗戰持續三個月,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話,日本陷入中國長期戰爭的泥淖已不可避免,德日之間的戰略分歧無法彌合,軸心三國同床異夢,貌合神離,日本在國際上的孤立已不可避免。這些有利於中國抗戰國際環境的變化,是影響中日戰爭結局的長期因素之一。

《探索與爭鳴》人間體

聯絡員小探

xiaotanxiaosuo

轉載 | 合作 | 諮詢 | 建議

長按掃碼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學者的平台

《探索與爭鳴》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版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與爭鳴雜誌 的精彩文章:

人要這樣活著才不像機器:沉浸於微妙的日常

TAG:探索與爭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