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的孝教育思想 帶你領略中國傳統文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的孝教育思想 帶你領略中國傳統文化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但是這句話來自哪裡?「不孝有三」,除了「無後」外,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

這句話來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與弟子們討論舜沒有事先向父母稟告而娶妻的故事時說的。孟子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其意為:不孝的情況有三種,其中以沒有後代的罪過為最大。舜沒有稟告父母就娶妻,為的就是怕沒有後代,所以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也是相當於稟告父母了。

相傳,舜的父親很愚昧,舜如果告訴他娶妻的事,肯定得不到他的同意。不稟告不合禮,沒有後代又是最大的不孝,兩相權衡,舜只好「不告而娶」。君子認為這件事情就算是已經稟告過父母了。孟子所說的三件不孝的事分別是:第一,對父母的過錯「阿意曲從」,使父母陷入「不義」;第二,家境貧困,父母年老,卻不願當官求俸祿,以供養父母;第三,不娶妻子,沒有兒子,斷絕了後代,使得父母死後不能永遠受人供奉。三者之中,沒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

舜的故事在《孟子》一書中被多次提到,在孟子的眼裡舜就是「大孝」的典範。原因在於舜的父母一直對舜不好,舜的父親和繼母不僅偏愛他的弟弟,而且多次陰謀策劃殺害舜。舜不僅沒有怨恨他們,而且對父母的孝還是始終如一。據《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舜的父親是一個冥頑不靈的瞎子,母親死後,父親又娶了一個十分蠻橫的繼母。父親與繼母的兒子叫象,象對舜非常傲慢無禮,他們一直都想殺掉舜,可是不得機會。舜卻對父母畢恭畢敬,對弟弟疼愛有加。舜在20歲的時候就以孝聞名天下了,被堯帝選定為自己的繼承人,堯帝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許配給舜。

有一次,父親讓舜去修理糧倉的屋頂,等舜爬上屋頂的時候,父親撤去梯子,在下面點起了火,企圖燒死舜。舜急中生智,用兩個斗笠做降落傘跳下屋頂,僥倖逃命。還有一次,父親命令舜去挖井,當舜把井挖得很深的時候,父親和弟弟一起從上面往井裡填土,企圖活埋舜,幸虧井下有其他的空隙,舜從空隙里逃了出來。看到舜久久沒有上來,父親和弟弟十分高興,還以為舜已經死了。弟弟高興地說:「這都是我想出來的好主意!兩個嫂嫂歸我了,牛羊糧食歸父母吧!」象來到舜的宮室里彈奏舜的琴,正彈到興頭上的時候,舜推門而入。象驚愕不已,假惺惺地說:「我想哥哥想得厲害啊!」明知道父母和弟弟一直企圖置自己於死地,舜不僅沒有怪罪父母和弟弟,還像以前一樣愛他們。

孟子的弟子桃應一向很喜歡拿一些難題來刁難老師。他聽說舜的故事後,跑來問孟子:「舜是天子,皋陶是法官,如果舜的父親殺了人犯了法,皋陶要怎麼辦才好呢?」孟子回答:「那就把他抓起來。」「那麼,舜不會來阻攔他嗎?」「舜沒有理由來阻止皋陶啊,皋陶的做法可是有理有據的。」「舜會怎麼做呢?」孟子若有所思地說:「舜會像扔掉破草鞋一樣毫不猶豫地扔掉天下,然後偷偷地背著父親逃走,在遠離國家的海邊住下來,一輩子高高興興的,快樂得忘記了天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舜的父親犯了法,皋陶當然會秉公辦事,把舜的父親抓起來。

舜眼看著自己的父親出事,如果坐視不救,就不符合孝道。對舜來說,這是一個「公私不能兩全」的難題。孟子給舜提供了一個能夠公私兩全的辦法:棄官救父,隱居海濱。既不與自己帝王的職責衝突,又能救得父親。當然,這個「公私不能兩全」的難題,只是孟子與其弟子假設出來的,其實是孟子借舜的故事來闡發自己的孝教育思想罷了。

不僅如此,在父母死後很久了,舜還是對父母懷念不已。《孟子》記載,舜經常走到田地里,對著天哭訴,孟子的弟子萬章問,舜為什麼會這樣做,孟子回答說,是因為舜對父母既抱怨又眷戀。他又進一步解釋道,一般人認為,我供養父母的飲食起居,恭敬地盡到做兒子的職責就可以了,要是父母還不喜歡我,那是他們的問題,我沒有任何的責任。但是舜卻不是這樣想的。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又賜給他牛羊、糧食等財產,天下人都仰慕他,最後,堯把帝位都給了他。

可是舜還是覺得自己像走投無路沒有歸宿一樣,因為他不能讓自己的父母順心。天下人的歸附、漂亮的妻子、大量的財富、尊貴的帝位,沒有一樣能夠消除舜的憂愁,只有順了父母的心意,舜才能沒有憂愁。具有最大孝心的人,才能終身眷戀父母,舜到了50歲的時候,還懷念父母,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孟子「言必稱堯舜」,舜被孟子看作是「大孝」的典範,經常拿舜的故事來教育弟子。為了更生動地教育弟子,孟子所稱的堯舜難免有理想化的色彩,這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舜之外,孟子還用曾子侍奉父親的故事來教育弟子。《孟子·離婁上》記載,曾子奉養他的父親曾皙,父親的每頓飯必是有酒有肉,父親吃完飯,曾子收拾餐桌時總會請示父親把剩下的酒肉分給誰吃,父親問有沒有剩餘時,曾子必定會說有。父親吩咐把酒肉送給誰,曾子總是照做。曾皙死後,輪到曾子的兒子曾元侍奉曾子了。每頓飯也必定會有酒有肉。當吃完飯收拾餐桌時,曾元便不再請示父親把剩下的酒肉分給誰。當曾子問還有沒有剩餘時,曾元回答沒有了,其實是想等到吃下一頓飯時,把剩下的呈給父親。孟子通過比較曾子與曾元的行為,告訴弟子們,曾元侍奉父親那只是「口體」上的供養,只滿足了父親的物質所需。而曾子對父親的供養不僅是「口體」上的,更重要的是「心志」上的。對父親心意的順從和滿足才是真正的孝。孟子的這個觀點與孔子所強調的對父母要尊敬的思想是一樣的。

孟子不僅拿孝子舜和曾子的事情教育弟子,還拿不孝的例子作為反面教材來教育弟子。《孟子·離婁下》中記載,孟子的弟子公都子問孟子:「全齊國的人都說匡章是個不孝子,您為什麼還跟他交往,並且還對他挺客氣的?」孟子回答:「世俗所說的不孝有五種情況,一是四肢懶惰,不養父母;二是喝酒賭博,不顧父母;三是視財如命,偏愛老婆孩子,不愛父母;四是放縱自己,到處尋歡作樂,使父母蒙受羞辱;五是逞強鬥狠,危及父母。章子觸犯了以上哪一條了呢?一條也沒有觸犯啊!他被人罵不孝,是因為他對父親求全責備。教人為善,相互責備,本來是朋友之間應該做的,父子之間這樣做就會傷害感情。」根據《戰國策·齊策》記載,匡章是齊國的大將,齊威王時曾大敗秦兵,齊宣王時又曾率兵滅掉燕國。

但是匡章的父親與母親感情不和,匡章曾多次勸阻父親不要苛待母親,父親不聽,還斥責他不孝。有一次,匡章的母親又觸怒了匡章的父親,盛怒之下的父親不由分說地殺了母親,並把屍體埋在馬棚子下面。匡章對父親十分不滿,父子關係因此就弄僵了。孟子在此很感慨:勸父親不要苛待母親,有違父意,視為不孝;反之,眼看著母親被虐殺而不加勸阻,難道這就是孝嗎?正因為匡章的不孝並不是世俗所認為的不孝,而是有他自己不得已的原因,所以孟子不顧忌世俗的非議,與之交朋友,且關係很好。

既然孟子認為父子之間不能求全責備,互相指責,那對子女的教育該怎麼做呢?於是孟子提出了「易子而教」的觀點,即把子女交給別人管教,自己並不親自出馬,為的是儘可能避免因教育帶來的副作用。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也說:「把兒子交給別人來教育,既不損害父子之間的感情,也使兒子接受了教育。」所以朱熹就把自己的兒子交給了當時另一個儒學大師呂祖謙去教育,這種例子在古人中很多。

孔子說過:「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孝思想,認為:「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意思是,養生雖然很重要,但還不如送死那麼重要。與孔子相比,孟子更加強調對父母死後的「厚葬」。

《孟子·公孫丑下》記載了孟子葬母的故事。孟子在齊國做官,母親去世後,孟子回家鄉魯國安葬母親。安葬完母親,返回齊國的路上,在一個叫贏的地方停歇。負責置辦孟母棺木的弟子充虞問孟子,孟母的棺木是不是過於華美了?孟子並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給父母辦喪主要看兩點:一是規格合不合於禮數,二是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財力。只要條件允許,就應儘力往好處辦,這才算是盡了人子的孝心。

除了厚葬外,孟子還強調「三年之喪」。《孟子·滕文公上》記載,滕文公在其父親滕定公去世後,派人去鄒城請問孟子如何辦喪事。孟子引用孔子的「三年之喪」來教育滕文公,滕文公於是決定按照儒家的厚葬和久喪原則來操辦父親的葬禮。但是文武百官聽說後都不同意,理由是,前代君主誰也沒有推行過這樣的辦法,到你身上卻要違反傳統,那可不行。滕文公沒了主意,又派人去請教孟子,孟子堅決地說,這種事情不能求助於別人,關鍵還是在於太子你自己的決定。上級愛好什麼,下級必然對此更加愛好。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風;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風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這件事就看太子你的了。來人回國後,稟告了滕文公,滕文公認為孟子說得對。於是在父親的墳前搭了一個小棚子,滕文公在小棚子里一住就是5個月。他每日以淚洗面,衣食從簡,也不理朝政,來弔喪的文武百官看到太子面容悲戚,哭聲哀傷,紛紛受到感動,於是不再反對太子的決定,反而誇讚他是一個孝子。

孟子提倡厚葬和久喪,對想要縮短喪期的齊宣王進行了挖苦和嘲諷。齊宣王想要把三年喪期縮短為一年,公孫丑替他辯解說,為父母服喪一年,總比一天也不服喪要好吧?孟子說,這就像是有人在扭他哥哥的胳臂,你卻對他說暫且慢慢扭之類的話,能有什麼用呢?

孟子的厚葬和久喪的說法,遭到了當時墨家學派的強烈反對。儒家學派的觀點大多是站在貴族的立場而言的,對於當時那些尚不能解決溫飽問題的貧苦百姓而言,是根本不可想像,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今天的我們在學習古代聖賢的思想時,切不能斷章取義、生搬硬套。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樣才能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學識和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傳統工藝 的精彩文章:

金庸先生小說中最感人的情節是哪個?

TAG:中國傳統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