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略論軍事家粟裕

略論軍事家粟裕

傑出的軍事家

粟裕作為一位軍事家出現在中國戰爭舞台上,不是偶然的,有其歷史的必然,有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從少年時代起,他受長工阿陀的影響,就有一個樸素的愛憎觀。他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愛勞動人民。他不是說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上。為此,他跟長工阿陀下功夫練舞,有時練得筋疲力盡、腰酸腿痛也不肯休息,甚至連吃飯也忘了。他和長工自製火槍,找一個假目標當壞蛋打,打中了,就比吃飯還要痛快。這就是他決心從武的思想萌芽。有一年家鄉鬧土匪,他的家從鄉下搬到縣城,看到北洋軍閥的軍隊橫行霸道,欺侮老百姓,他恨得咬牙切齒,敢於和同學們聯合起來,同軍閥的部隊斗。手中無武器,他就想長大了要搞支軍隊,把這些軍閥軍隊消滅掉。可見他從武建軍的思想又進了一步。上師範後,於1926年11月經滕久忠同志介紹,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後受共產主義思想的熏陶,思想覺悟大大提高,從而建立了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堅信共產主義在全世界一定會實現。他積极參加學校的進步活動,學校的兩派鬥爭很厲害,共產黨員校長被殺害,進步學生被通緝、被開除,學生們雖然有幾十條槍,終因敵強我弱,寡不敵眾,轟轟烈烈的學潮被鎮壓下去了。這時的粟裕受到更大的鬥爭洗禮,清醒地認識到,沒有一支黨領導的武裝,要和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斗是不行的。他決心投筆從戎。在黨組織的介紹下,他吃了很大的苦頭,起赴武昌,參加了葉挺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師教導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革命戰土,自覺地接受了嚴格的軍事訓練。1927年6月,他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黨員。隨後,又跟隨教導隊積极參加了南昌起義,打響武裝鬥爭的第一槍。南下潮汕,邊走邊打,部隊損失慘重,起義時三萬多人最後只剩下五百多人。以後又跟朱德同志,參加了湘南起義,最後上井岡山和毛澤東會師,正式走上了武裝鬥爭的道路。從上井岡山那天起,他就如饑似渴地學習毛澤東的軍事思想、軍隊建設、武裝鬥爭、根據地建設、戰略戰術、指揮藝術、軍隊政治思想工作等,初步形成了無產階級軍事思想的基礎。在以後和中央失去聯繫的戰鬥歲月中,他能夠獨當一面地堅持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並有所創造和發展。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他的軍事思想更加成熟,在蘇中平原打游擊是很困難的,但他率部勝利地堅持了八年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時期,粟裕的軍事思想、軍事天才、高超的指揮藝術大放光彩.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其指揮藝術的成熟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劉少奇說粟裕指揮的部隊戰績最大,劉伯承元帥稱他為「常勝將軍」,陳毅對他的評價很高,說他打仗「愈出愈奇,愈打愈妙」。粟裕的軍事思想,所以能夠由低級不斷走向局級,成熟那麼快那麼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特別注意總結戰爭的經驗教訓,正確的加以堅持,錯誤的加以改正.並用於指導鬥爭實踐,成了他指導自己行動的準則。所謂「傑出」即超群出眾,不同於一般,高於一般,是優秀中的優秀,代表中的代表。那麼什麼是「傑出』的軍事家呢?標準是什麼呢?用我們通俗的話說,就是會打勝仗。對粟裕來說,還要加個『很」字,很會打勝仗。他文武雙全、多謀善斷,善於勝利,敢於勝利。粟裕是具備這個標準的,用這樣的幾句話來評價他,是恰如其分的,是不過分的。他是我黨我軍難得的軍事家,在我軍高級將領中屈指可數,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可多得。他的軍事思想內容十分豐富,和古今中外的軍事家相比,還要略高一籌。春秋時候的孫武是一個大軍事家.其傑出貢獻主要在理論方面,著有《孫子兵法》。西漢末年韓信大將是馳騁沙場的名將,戰功顯赫,但沒有什麼理論建樹。德國的克勞塞維茨,理論倒是有的,苦有《戰爭論》,卻無什麼戰功。法國的拿破崙倒是有戰功,但沒什麼理論建樹。歷史上這些偉人都不是全才。粟裕則是全才,文武雙全.有勇有謀,雄才大賂,多謀善斷,既注重理論,又注重實踐,而且他注意把實踐上升到理論高度,又去指導實踐,受實踐的檢驗。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循環住復,不斷深化,以至無窮,就顯示出理論指導實踐的強大生命力,就開出了革命戰爭之花,結出了革命戰爭的豐碩之果。粟裕軍事方面的論述是很多的,有《論蘇中七戰七捷》、《軍事文集》、《論蘇中抗戰》,到了晚年,還寫了幾十萬字的《粟裕戰爭回憶錄》。這是他的代表作。讀者都說他這些著作寫得好,是幾十年戰爭經驗的系統總結,是他軍事思想、軍事理論的精瞪,有理論有實踐,不誇大不縮小,實事求是,讀後受益匪淺。他的這些軍事思想、軍事理論,大大豐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理論寶庫。

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導下,栗裕運用他的戰略思想和革命戰爭這個舞台,演出了很多驚天動地、有聲有色、威武雄壯、震驚中外的話劇。演得太出色了!特別是到了解放戰爭,他大顯身手,打出了許多惡仗、硬仗、勝仗,戰功赫赫,戰果累累。組織大兵團作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是粟裕的拿手好戲。實施戰略偵察的蘇中戰役,一舉殲敵5萬多人;華野、三野剛合併時指揮的宿北戰役殲敵2萬多人,示形於魯南、決勝於魯中的萊蕪戰役,一下子殲敵5萬多人;虎口拔牙的孟良崗戰役,殲敵3萬多人;斗膽直陳的強東戰役,殲敵9萬多人;圍城打援的濟南戰役,殲敵10萬多人;由小淮海發展為大推海的淮海戰役,指揮華野16個縱隊,殲敵44萬多人。所有這些戰役,打得乾淨利落,多痛快、多漂亮啊!粟裕為什麼能在解放戰爭中指揮部隊累計殲敵200多萬,對革命戰爭作出重大貢獻呢?就粟裕主觀因素來說是多方面的,但還是他的殲滅思想在起主導作用。每一戰役的發起,他首先著眼於徹底乾淨全部消滅之,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滑頭仗,不打擊潰仗,不打消耗仗,不打則已,打則必勝,創貫徹毛澤東十大軍事原則的典範。栗裕的殲滅戰思想是從毛澤東那裡學來的,在並岡山時期,就注意跟毛澤東學習。飛澤東形象地說過.對敵來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斷一個少個,說的就是要打殲滅戰,不要打消耗戰。粟裕對這一作戰原則,領會特別深刻、貫徹特別堅決.運用特別靈活,哪有不打勝仗的道理!粟裕認為,擊潰仕、消耗戰,得不償失,不如不打,非殲滅戰不能解決問題,別無他法可想、他路可走,只有殲滅戰,才能看出敵我力量的明顯消長,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給各野戰軍規定的殲敵數字非常具體,一野殲敵多少,二野殲敵多少,三野殲敵多少,四野殲敵多少,華北野戰軍殲敵多少,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你整旅、整師、整軍地去消滅敵人。毛澤東一直著眼於各野戰軍打殲滅戰來看敵我力量的對比消長,而且抓得很緊,抓住不放。

了不起在戰略家

粟裕從戰略方面提出了許多奸的建議。從這個意義上說.稱他是了不起的戰略家,是當之無愧的。粟裕成為戰略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有個形成發展的過程。是中國革命戰爭造就了這位英雄,也是這位英雄和眾多將帥一起,協助毛主席造就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但從許多戰功看,從高超的指揮藝術看,從提出的許多戰略建議看,粟裕是帥才。粟裕在回憶錄中就這樣說過,在他上井岡山以後的長期戰鬥生涯中,沒有機會進學校專門學習革命理論,他的學習道路就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他跟隨毛主席、朱德學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體會,是戰爭有它自己的規律,克敵制勝的辦法必須依據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和從戰爭的內在規律去找,這些道理使他終身受益。他說,他在中央紅軍經歷的一個重要體會是,從領導層的幾次爭論中.從正反兩個方面,逐步加深了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長期性和中國革命戰爭規律的理解,逐步加深了對積極防淘和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的理解。他感覺到作為軍事指揮員應該懂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個指揮員對戰略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頭腦,才能運籌自如地指揮作戰。在以後的長期戰鬥生涯中,他對於儘可能地去了解和學習戰略問題格外重視。可以看出,從這時起,粟裕就為他的戰略思想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還經常學習《孫子兵法》、《思格斯的軍事辯證法》、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和《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的戰略思想。

粟裕不僅注意學習,尤其注重運用。土力紅軍長征後,他堅持了南方的三年游擊戰爭。這時完全同黨中央失去聯繫,怎麼辦?如何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求得生存和發展?這就要把學到的戰略思想運用於指導當前鬥爭實踐,吸取北上抗日先遣隊失敗的教訓.適時地進行了由正規戰向游擊戰的戰略轉變,部隊化整為零,在浙西南站穩了腳跟,創造了浙西南、浙南遊擊根據地,打破了敵人對挺進師的多次「圍剿」,保留了一批紅軍骨幹,成了組建新四軍的一支重要力量。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粟裕的戰略思想又向前發展了、運用得更加自如了。從山地游擊戰轉到蘇中平原打游擊,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同,他能夠從蘇中的實際情況出發.採取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有時化整為零,有時化零為整,游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和頑固派、日本人斗,創建了蘇中鞏固的根據地,狀大了新四軍一師.主力部隊發展到四五萬人,成為一支攻必克守必勝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粟裕作為一個戰略家,有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在井岡山時期、三年游擊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他始終是站在局部,但從戰略的高度去看全局。他總是把局部同全局有機結合起來。在局部可行而全局告急的時候,他也要做好部屬的工作,犧牲局部去服從全局。1947年7月分兵,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當時也還可以創造戰機,打一些勝仗,但為了很快減輕劉、鄧挺進大別山後的壓力,栗裕立即遵照毛澤東今,率部挺進魯西南,配合劉、鄧的行動。進到魯西南後,雖打了沙土集戰役,但沒有根本改變戰場的敵我態勢,整個中原戰場,敵我雙方仍形成拉鋸狀態,顯得很被動。為了改變這個局面,是粟裕這位戰略家在關鍍時刻和緊急關頭,從戰略的高度去考慮問題,深思熟慮,不顧個人得失,斗膽直陳,向毛主席、中央軍委提出了三個縱隊暫不要下江南的建議,要求留在中原.與劉、鄧和陳、謝兩支大軍一道,集中兵力尋機打大殲滅戰。作為一位戰略家,沒有積極的殲敵思想,沒有徹底的無私情神,患得患失局部和個人的利益,是提不出這個好的建議的。毛主席以偉大戰略家的氣魄,高瞻遠矚,寬大胸懷,審時度勢,聽取了粟裕的彙報.欣然採納了粟裕的建議。粟裕在毛澤東面前立下了軍令狀,決心回部隊後組織好下一個戰役。最後不負眾望,精心組織了豫東戰役,一舉殲敵9萬多人,開創了解放戰爭以來全國戰場上殲敵最多的光輝範例。這一戰役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轉折點。也只有此時,中原戰場才改變了被動局面,戰場的主動權才逐步轉入到我軍手中,才有1948年9月圍城打援的濟南戰役、11月同國民黨軍決戰的淮海戰役.才有1949年4月百萬雄師的渡江戰役,才有既要攻克又不要打爛的上海戰役,才有以後的全國解放。仗越打越大,殲滅敵人越來越多。毛澤東對栗裕的戰略思想、軍事才能、指揮藝術備加欣賞,採納了粟裕從戰略方面提出的很多建議,並因此加以信任重用.要把三野司令員、政委的重擔都交他承擔,只是由於粟裕本人的謙虛而沒有接受罷了。

廉政在楷模

栗裕是廉政的楷模。在黨中央號台反腐倡廉的今天,我們黨正需要像粟裕這樣千千萬萬的廉政者,有了他們的模範作用,加上我們黨的工作,糾正腐敗之風就不難丁。粟裕是軍事家、戰略家,是不是只考慮軍事,就不考慮政治、不考慮經濟呢?不是,全國解放後,工作重點轉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了,他始終把勤儉建國、勤儉建軍的方針放在首要位置考慮。他特別注意從本身做起.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大家從心眼裡欽佩他,注意向他學習。他廉政方面的事例很多。上世紀50年代實行供給制,就連每月拿到公家去報銷的伙食費,他還要親自過目審查,公私分得非常清楚。栗裕功勞這麼大.但他從不居功自傲,不以此作為資本向黨伸手要這要那。為什麼他該享受的不享受,為什麼這樣苛求自己呢?他多次說過,你們要從政治上關心我,不要從生活上過多地關心我,我們是共產黨人,是全心全意、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應法吃苦在先,享受在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然稱得上什麼共產黨人?在栗裕看來.多花公家一分錢就是一種犯罪行為。所以,栗裕的個人生活是非常簡樸的.他對自己要求是這樣。對家屬、對孩子、對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是這樣要求的。粟裕事事、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堪稱全國人民的楷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寒門博士之死——就在我身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