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太宗雖有搶班奪權之嫌,遭史家詬病,但仍是有作為的皇帝!

宋太宗雖有搶班奪權之嫌,遭史家詬病,但仍是有作為的皇帝!

唐朝滅亡之後,沙陀人李克用建立後唐。到末帝李從珂繼位時,大將石敬瑭舉兵叛變,並向契丹求援。契丹麾軍南下,一舉擊敗唐軍,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石敬瑭認契丹主遼太宗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為中原人民所不齒。石敬瑭滅唐後,建立後晉,並於公元938年將燕雲十六州拱手獻給契丹。在此之前,燕雲十六州一直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燕雲十六州是指幽、(今北京)薊、(今薊縣)瀛、(今懷來)莫、(今任丘)涿、(今涿縣)檀、(今密雲)順、(今順義)新、(今涿鹿)媯、(今懷來)儒(今延慶)武(今宣化)蔚、(今蔚縣)雲、(今大同)應、(今應縣)寰、(今朔縣東北)朔,(今朔縣)大致在現在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的北部,地域廣大,是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此地一失,中原門戶洞開。十餘年後,遼太宗耶律德光終於找借口大舉南侵,一直攻到黃河岸邊。公元947年正月,耶律德光在開封舉行登基儀式,完全用漢族皇帝的禮儀接受百官朝賀,表明自己已是全國的皇帝,稱國號為大遼,改元大同,取大一統之意。但是,耶律德光雖然佔領了黃河以北的土地,卻沒有取得人心。被佔領地區義軍蜂起,漢族降將也紛紛反水,耶律德光眼看占腳不住,不敢久立於在危牆之下,四月初一便盡載府庫珍寶,率軍北還。他在路途上偶得重疾,死在欒城。在中原開封府的龍庭上,耶律德光只不過做了三個月的大遼皇帝,但影響深遠。華北平原廣袤無垠的沃野,開封城至尊至上的龍庭,給草原驕子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和念想。因此,飲馬黃河、佔領河北地盤,就成了他們追求的目標。耶律德光歸途中看到戰火後的滿目瘡痍,又聞義軍如火如荼,對近臣說:「我此次南行有三個過失,使天下叛我。一是放縱兵士掠芻粟,二是刮民錢財,三是沒有及早派遣諸節度(指降臣)回本鎮。」我們相信,耶律德光的這三條經驗之談,肯定為後來的蕭燕燕,乃至後世蒙古、滿族的南侵者所熟讀。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王朝北方的屏障,也是祖先留下的土地,雄才大略之主念念不忘將其收歸版圖。公元959年,遼穆宗耶律璟遊獵失政、殘暴誤國。後周世宗柴榮抓住機會,率軍北征,水陸並進,勢如破竹,接連收復瀛、莫、寧三州,以及益津關(河北霸縣)、瓦橋關(涿縣南)、淤口關三關,後不幸病重班師,壯志未酬,英年早逝。宋太祖趙匡胤借陳橋兵變登基為帝之後,高瞻遠矚、老謀深算,制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他集中力量,依次對西南、嶺南的割據勢力及強大的南唐用兵,卻對契丹示以友好,並派孫全興與其簽訂了友好條約。景宗耶律賢登基時,宋庭還派使者遠赴上京祝賀。但趙匡胤念念不忘收復燕雲十六州。這位崇尚節儉的大宋開國皇帝,連衣服洗得發白了都不肯換件新的,卻在內府庫儲藏了大量財富。他曾密對近臣說:「石敬瑭割讓幽薊以賄賂契丹,使一方百姓陷於外境,朕甚憫之。朕打算等到庫藏滿三十五萬時,就派使者與契丹談判,若能歸還我土地、人民,就把這些金帛全部做為贖金送給契丹;如若不可,朕將散盡金帛,招募勇士,以武力攻取幽薊諸州。」到了公元976年,江南富庶之地盡皆平定,財源滾滾而來,但趙匡胤卻遭遇「燭影斧聲」之變,與世長辭,把堆積如山的金帛和深沉的夙願,一併留給了他的後任。

宋太宗趙光義雖然有殺兄篡位、搶班奪權之嫌,屢遭史家質疑、詬病,卻也不失為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公元979年,他親率大軍征服契丹的屬國北漢,之後乘餘威移師幽州,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地區。趙光義太心急了,想畢其功於一役。他不顧餉匱兵疲,不聽部下勸諫,與遼軍在高梁河展開激戰,結果一敗塗地。後來在雁門關、瓦橋關等地,宋遼各有勝負,但宋軍元氣大傷,朝內鴿派勢力抬頭,要求媾和之聲鵲起,於是兩國之間很是消停了一陣子。守土有責是歷代皇帝的基本信條,開疆拓土才能展現一代雄主的豐功偉業。作為堂堂大宋皇帝,趙光義始終放不下燕雲十六州這份牽掛,何況還有高粱河之敗的奇恥大辱未雪。公元986年,也就是遼太后蕭燕燕攝政的第四個年頭,宋知雄州開封賀令圖等大臣上言:「契丹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請乘其隙以取幽州。」遼太宗聞言,覺得機會難得,又燃起勃勃雄心,詔議親征。但高粱河險些被擒的一幕記憶猶新,太宗不免心有餘悸,經大臣勸解,決定不再御駕親征,而出動三十萬大軍,兵分東、中、西三路,車轔轔、馬蕭蕭,踏上北征之途。這三路是:東路曹彬、米信出雄州,中路田重進出飛狐,西路潘美、楊業出雁門。曹彬等人都是平定四方、久經戰陣的大將,兵甲精良,糧草充裕,又有皇上坐鎮後方,難道還打不過幼子寡母當政的遼國嗎?太宗信心足足,將帥雄心勃勃。宋朝上下,包括北征大將曹彬等人,顯然輕視了遼主這位年輕的寡母蕭燕燕。輕敵歷來是兵家之大忌。何況,被輕視的這位女子還是個軍事天才。蕭燕燕早就預料到宋、遼之間難免一戰。她在做皇后初理國政時,就設立了群牧使司,專管養馬,繁育出大批戰馬。後來,她又派耶律斜軫往攻女真,消除了北方隱患,並繳獲了二十萬匹良馬,實力大增。稱制主政之始,蕭燕燕委派耶律休哥總理對宋軍事,勸農桑,修武備,更休法,讓士兵輪換休整,養精蓄銳。當偵知宋國有北征之意後,遼國派出大批間諜,散布謠言,說什麼國內空虛,邊帥無謀云云,以誘宋軍輕敵冒進。宋軍北征後,初戰順利,曹彬率東路大軍急速攻取新城、固安,直下涿州;中路田重進攻克飛狐,拿下靈州、蔚州;西路寰州、朔州和應州三城接連投降潘美、楊業。針對宋軍的輕敵,蕭燕燕將計就計,你說我幼子寡母膽怯畏敵,我就乾脆做給你看。眼見宋軍攻城掠地,席捲而來,她並不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著急四處派兵去救援,而是趁機收縮戰線,避其銳勢,驕其心志,以待戰機,密切注視著戰局的進展。此時,坐鎮開封的宋太宗,日見捷報頻傳,還以為契丹幼子寡母果真好對付呢!大軍出發之前,宋太宗趙光義授計說:「潘美可先趨雲州,曹彬等率十萬人馬,聲稱進取幽州,行軍途中不可貪利爭進,應持重緩行。敵人聽說我軍到來,必然都去救范陽,無暇顧及山後,那時再行攻殺,可望成功。」應該說,這位大宋皇帝頗具戰略頭腦,預先設下了一步好棋。但蕭燕燕好像揣摩透了趙光義的心思,針對其部署,調兵遣將,精心部署。她派耶律斜軫帶兵去抵擋中路和西路宋軍,阻止其向山後(太行山北端的四州)包抄遼軍;讓耶律休哥以少量兵力對付曹彬,繼續示弱,誘敵深入。耶律休哥不與曹彬正面交戰,卻派出精銳騎兵襲擊敵後,斷其糧道。此時的蕭燕燕,則帶領幼主祭告廟陵山川,親率大軍駐紮在駝羅口,居中策應,以靜制動,以逸待勞,捕捉戰機。

曹彬果然上當了。他率軍佔領涿州十日後,因缺糧退回雄州。他的部將聽說李重進、潘美兩路進展神速,求功心切,紛紛要求北進。曹彬無法掌控大軍,只好攜帶五十日糧草,再次進軍涿州。這時,蕭燕燕已率大軍悄然來到涿州以東五十里處。但她仍然沒有進擊,而是命耶律休哥輕兵薄敵,切戰且退。曹彬大軍經過四天四夜,才重新佔領涿州。時值天氣炎熱,軍士疲憊,糧草不繼,曹彬只得再次放棄涿州,下令退兵。這一下就亂套了。整個大軍行伍不整,士氣低迷,發兵時的昂揚鬥志都消滅光了。直到這一刻,蕭燕燕才認為消滅敵人的最佳時機來臨。她驅動生力大軍如獵豹捕食一般,撲向疲憊不堪的宋軍。此時的蕭燕燕策馬揚威,馳騁軍前,方顯一代女傑的英武和豪邁。她的行動大大鼓舞了遼軍將士,全軍一鼓作氣,在沙河大敗宋師,擊斃數萬人,「沙河為之不流,棄戈甲若丘陵」。蕭燕燕這一仗,從謀划到取勝,不亞於歷史上任何一次有名的戰役,但卻沒有聽到多少稱許,這裡也就不分析其原因了。沙河一戰,蕭燕燕大敗北宋名將曹彬,令朝野大為震驚。太宗趙光義懊喪之極,下令召還曹彬東路軍。受東路軍敗績的牽連,中、西兩路也紛紛敗退。這期間,後世熟知的楊家將的壯烈故事發生了。當初遼太宗趙光義在高粱河戰敗之後,楊繼業父子曾在雁門關大敗遼軍,殺死遼國駙馬蕭多啰,生擒都指揮使李重海,令遼軍聞名喪膽,稱之為「楊無敵」,威震雁門關。在這次戰役中,楊繼業父子為掩護百姓南遷,被遼軍圍困在陳家溝,因沒有得到潘美的接應,全軍覆沒。楊繼業死戰不得突圍,身負幾十處創傷,力盡被擒,絕食三日而死。蕭燕燕命將楊繼業的頭顱傳示三軍,以壯軍威,然後將其隆重安葬,並下令在古北口為楊繼業修建祠堂,四時祭祀不絕,對這位視死如歸、軍人氣質卓絕的將軍表示由衷的敬佩。如果說大將曹彬的慘敗引起了滿朝震驚的話,楊繼業的戰死則使宋軍失魂喪膽,一蹶不振。蕭燕燕一戰扭轉了宋遼戰局。此後多年,宋軍只是疲於防守,再無反攻之力,這就是楊六郎苦守三關的歷史背景。而遼軍則來去如風,幾次闖到三關以南掠食一番,凱旋而歸,其中也有蕭燕燕的身影。看到這裡我們會發現,像蕭燕燕這樣,既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又能披掛上陣,親冒矢石、馳騁疆場者,不要說在為數眾多的太后之中絕無僅有,即使和歷代頂尖名將相比,她也毫不遜色。人們對女名人、女明星的性事活動津津樂道,成為精神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對於母儀天下的皇太后,更是關注有加,總是搜腸刮肚地拼湊材料,添油加醋,極盡嘲笑污衊之能事。君不見,男性皇帝們可以坐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連有點勢、有些錢的男士也不乏三妻四妾,世人對此並無閑言微詞,只有羨慕的份;而武則天堂堂一國之主,不過多養了幾位面首解悶兒,就被罵了個狗血噴頭,連人家頗為可觀的執政業績也被掩蓋了。還有個清朝的孝庄皇太后,接連扶持順治、康熙兩個小皇帝坐穩江山,開創了繁榮強盛的大清帝國,可謂功德蓋世。可是,人們對這些並不太關心,而是熱衷於挖掘她和小叔子多爾袞之間的男女關係,爆料刺激感官的緋聞。古人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說的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一個生活問題,一個性的問題。也可以上綱上線,說是民生問題和人類繁衍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和五代十國有兩段歷史驚人的相似,喜歡歷史的你可曾注意?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