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共享」的不是「書店」,而是「書房」

能「共享」的不是「書店」,而是「書房」

文/萬興明 飛芒書房總經理

本文約2600預計8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2017年,作為實體書店界的一大亮點出現的「共享書店」概念,大眾對它的態度也不盡相同。飛芒書房總經理萬興明認為,「共享」和「書店」這倆詞放在一起不太搭。一起來看看他怎麼說。

近年來,實體書店新模式不斷湧現,我也一直在研究和思考這些新模式。傳統書店的本質是什麼?未來新型書店又將是什麼樣子?這些新模式下的實體空間還算不算書店?我認為應該對此劃定一個概念界限。

追根溯源,從書店最原始的定義來看,第一家書店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而誕生的——某人擁有知識產品,而另一個人需要知識產品,所以需要一個空間作為銷售產品的物流中轉站而存在。由此看來,傳統書店的本質應該是知識服務。

共享書店更像是租賃經濟

實體書店的存在,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文化消費需求及文化生活需求。回想小時候讀書的場景,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都是新華書店,因為這裡是滿足我們閱讀需求的場所。縱觀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曆程,新華書店是我們精神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想法和知識都是看不見的,如果想將這些想法和知識傳遞到更多的地方,就需要分裝在紙書中進行出版,「書」即第一層載體。但擁有第一層載體之後,又需要將這本書寄存在某一個店裡,通過「店」這個載體,讓人們遇到這本書。這是對知識的第二次封裝,也是書店得以產生和存在的邏輯。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無論是出版機構還是書店,其實都是在為知識產品提供服務,也是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過去以書為載體的封裝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以前我們賣的是紙質書,當互聯網、智能手機誕生後,知識的內容通路(封裝形式)變得多種多樣,有光碟、在線課程、知識付費等,這些給書店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書店曾經一度陷入「寒冬期」,主要原因在於人們的閱讀需求變了,他們不再滿足於一本紙質書里的知識內容。

過去,因為物質生活貧乏,我們沒有辦法為消費者提供更深度的閱讀服務。除了圖書外,人們沒有更多的奢望,一本書足以滿足讀者的精神需求。但如今物質生活變得豐富,人們不再僅滿足於圖書帶來的知識內容,知識產品的載體和形式更加多種多樣,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紙質書並不會消亡,因為觸摸紙張和通過手機、電腦閱讀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現代社會,人們與互聯網、手機產生更多的交互,體驗經濟這個新概念也隨之誕生。

體驗經濟可以通過更立體的方式增強文化消費,人們通過觸感、聽覺、視覺等,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儘管人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是亘古不變的,但獲取知識的方式變得更為多元,所以,傳統實體書店這種以簡單產品銷售來滿足人們閱讀需求的方式,肯定是要被變革的。

那麼,問題來了——今天的書店應該轉型賣咖啡呢,還是應該繼續把書賣好?當下的眾多新概念書店,就是基於這個背景而湧現的,比如共享書店等。共享經濟是目前大熱的一個概念,大家對此也褒貶不一。馬路上堆放著大量共享單車,方便出行的同時也浪費了城市空間資源。人們開始感覺到,這種「共享」好像存在某種問題。

實際上,國外也在探討這種模式到底能不能稱之為「共享經濟」。其實,從本質來看,共享書店的運營方式更像是租賃經濟。

明明是個租書的地方,怎麼能說是共享圖書呢?從名稱來看,如果被稱作「店」,那麼一定是要賣東西的。如果是賣東西的,何來共享?共享的本質是沒有買賣,或者說是基於大眾的。

共享即共同,是屬於更多人的,但如果以「店」的方式呈現,店主本人即是產品的擁有者。既然存在準確的產品擁有者,且產品的所有權屬於個人,那麼這種模式如果需要付費就是租賃,如果產生交易就是買賣,根本不存在共享。

所以,「共享」和「書店」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就不搭。

新型閱讀空間的未來構想

飛芒書房日前接手了一個實體空間,也曾考慮是否將其做成一家書店,但是後來我們發現,有很多問題需要深度探討。所以,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將這個空間定義為——「共享書房」。

飛芒書房打造的「共享書房」

我們認為,從命名起就不能出現「店」這個概念。作為新形式的閱讀服務空間,共享書房需要與書店做出區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產生銷售。在共享書房裡,我們所有的書都不賣。只要不產生銷售,這裡就不是書店。我們不收租賃費,所有的書免費提供給大家閱讀。

那麼,我們的書從哪裡來?如果我們出資買,那只是偷換了概念,而且我們也無法承擔這麼大的支出。所以,我們邀請身邊的閱讀達人、讀書會、閱讀推廣組織到我們的共享書房,為他們提供書架,展示他們自己讀過的、覺得品質非常好的書,將這些圖書放到這個空間里,共享給來到空間的人免費閱讀。

圖書的來源,可以理解為由大家捐贈而來。他們可以每個月推薦一本書,寫上推薦理由及讀後感;來到共享書房的人不僅可以看到圖書是由誰推薦的,還可以通過App跟閱讀這本書的更多人交流,實現共享閱讀。我們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滿足更多人的讀書需求。

買書是為了什麼?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讀書,但很多讀者買回去的書一本都沒有讀。如果產業鏈是這樣,出版業就成了泡沫產業。因為賣出去的所有商品根本沒起到作用。這跟商家造出了很多共享單車,卻堆在路上沒人騎,是一個道理。實際上,這是對資源的極度浪費,很多書最後都只能堆在庫房。

我曾經見過一個朋友搬家賣書,大量的書連塑封都沒拆。作為一個曾經的出版人,我覺得非常痛心。出版業的經濟效益很好,好像是產生了消費,實際上並沒有產生任何有助於閱讀的作用。如果是這樣,那麼這些書全都沒有價值。真正的共享應該是共享閱讀體驗、共享閱讀知識、共享思維和思考、共享知識成果。讀者花錢買了一本書,讀完後獲得了需要的知識,這本書也就完成了它的載體使命,不妨將這些書放在公共空間里,讓更多的人去閱讀它。

所以新形式下的書店,應該為讀者提供更多的閱讀服務,留有更多的座位、房間。在這個空間中並不需要提供更多的書,相反需要精選。如果讀者喜歡其中的哪本書,完全可以通過App到京東、噹噹、亞馬遜這些電商平台去買,沒有必要放棄網上6折的價格,而在店內全價進行購買。讀者可以在共享書房裡得到的應該是閱讀感受,並且可以通過網路將這些閱讀感受傳播出去,從而跟其他讀者形成互動交流,這才是閱讀的本質。

那麼,這樣的共享空間如何盈利?其實,在這裡注重的是服務,可以會員制的形式收取相應的服務費。這筆錢並不是讀書所需要的錢,而是支付給空間的場地費、空間服務人員的服務費。會員可以在共享空間享受很多延展服務,比如按時收費的、安靜獨立的房間,搭配咖啡、茶、音樂、鮮花、精美的書籤,以及可以做筆記的本子等。

未來,商業化要走的方向是讓人們得到更多的服務。所以,在這個空間里我們還會進行更深度的服務設計,比如將圖書作者請到現場,與讀者面對面,通過幾堂課來講這本書。這類升級課程可以是另一個盈利點。在共享空間里,讀者可以一個人讀書,也可以與作者面對面交流。以某本書作為起點進入,打通線下和線上的交互,進行深度探索。我們想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立體的、多元的知識服務系統。

所以在我看來,未來新型的閱讀空間應該是服務重於商品的,而非當下只看重商品和消費的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出版商務周報 的精彩文章:

實體書店大數據分析報告來了!哪些社和哪些書最受市場歡迎?

TAG:出版商務周報 |